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社问题是俄国民粹派的理论核心。跨越好本主义阶段,以现有的农村公社为基础,直接实现社会主义,是“村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俄国民粹派“村社社会主义”的设想尽管有理论上的局限性.但单就对俄国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探索上来讲,是极富创见的。事实上,其“健全而宝贵的内核”对马克思晚年的思想.特别是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的形成也是产生了积极影响的.  相似文献   

2.
印度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村社制度的长期存在。印度的村社制度,也和在其他国家一样,是在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向私有制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农村组织形式。印度的特点在于它的长期存在,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至今在大部分农村还顽强地残留着。但它并不是没有发生变化,马克思说过:“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小小的公社身上带着种姓划分和奴隶制度的标记。”不仅如此,印度村社的内部结构也不同于一般说的农村公社,并且已产生了封建的剥削关系,因此它成为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3.
西欧公社和俄国村社同属于原始公社的"最后阶段或最后时期",但两者的命运和前途却不同:前者在资本主义兴起时期消亡了,后者却在全国范围内保存至今。有人认为俄国村社注定要"自然地死亡"或人为地消灭它,马克思则作出消灭俄国村社不是"前进",而是"后退"的论断。认为可以通过俄国革命挽救村社,使其获得新生而成为俄国社会复兴因素和社会主义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在俄国社会发展问题上,民粹派将俄国农村公社理想化、俄国农民神圣化、少数知识分子的作用绝对化,企图使俄国不经过生产力的累积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恩格斯则认为,俄国必须以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先决条件,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二者论争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农村公社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分歧实际上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两种思想体系的对立。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指出,彼·特卡乔夫认为俄国没有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因而更容易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证明"他还需要学一学关于社会主义的初步知识";不排除俄国农村公社有转变成高级形式的公有制组织的可能性,但是它的前提是西欧在俄国农村公社彻底解体以前就胜利地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向俄国农民提供支持和帮助,以利于农村公社转变为高级形式的公有制组织。俄国革命即将来临,它对俄国以及欧洲各国的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简单地为俄国农村公社设定一种前途 ,而是认为两种可能性并存 ,俄国农村公社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如俄国国内革命 ,农村公社在全国较大的范围内存在 ,与世界资本主义的联系 ,当代资本主义正处于崩溃的边缘等。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些具体条件的重视程度不同 ,马克思比较强调内部条件 ,认为农村公社将主要是社会主义前途 ,而恩格斯比较重视外部条件 ,认为农村公社的资本主义前途可能性要更大一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农村公社问题上的不同意见是正常的 ,体现了马克思在社会发展理论上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许多学者都承认西周曾经存在过公社,至于是什么性质的公社,则众说不一,有的曰“农村公社”,有的甚或更具体地指为印度的村社和日尔曼人中的“马尔克”。然而,仔细研究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所论列的农村公社的主要特征,便会发现,它与中国西周公社的情况完全大相径庭。马克思说:“‘农业公社’是最早的没有血统关系的自由人的社会联合。”这同按血缘宗法关系组织在一起的西周公社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社作为不以血缘关系为主的自由人的村落共同体,自产生以来,均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形态中。农村公社为平地村社与山地村社。通过对居住在中国西南山区的独龙、景颇等民族山地村社的演变的研究,揭示山地村社与平地村社的差异以及给文明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非常重视对农村公社的研究.他们把农村公社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研究它有利于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更为重要的,对农村公社的研究还与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密切相关.农村公社是以地域结合起来的从公有向私有过渡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普遍存在于古代许多地区和国家中.某些社会发展较慢的地方,如印度、阿尔及利亚、墨西哥等国,氏族部落和公社——卡斯特制度,一直延续到近代.即使是在资本主义巳发展起来的欧洲,特别是俄国、德国,在十九世纪中叶,仍保存具有农村公社特征的乡村自治和土地使用.农村公社的原始公有制,其成员具有朴素的平等民主思想,自发地倾向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天然同盟者.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分析印度农村公社的基础上,驳斥了印度只有经过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破坏才能向前发展的观点,暗示出印度的另一条复兴之路.马克思在  相似文献   

10.
俄国村社传统与法律文化--1917年前列宁法律思想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社制度是俄国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风俗习惯是其法律最主要的渊源,土地公有定期重分、连环保、集中居住、村社民主、身份等级制、中央集权是其最主要的法律特征.农民与土地分合运动规律反映了俄国这个半亚西亚国家村社法律文化.列宁早期关于村社制度的法律思想,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