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平崛起”的提出,体现了现代化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和平和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是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设想。而“和平崛起”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决定了不适合将其作为国家战略,而应该将其作为我国国家目标。  相似文献   

2.
"和平崛起"已经成为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战略选择.崛起的实质是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平是发展的方式,和平的发展方式实质上是科学的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和平崛起就是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崛起的指导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中国政府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的国家战略选择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和平崛起意味在突破一国崛起往往伴随国际社会动荡与冲突的传统范式。和平崛起实现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必须有足够的战略设计和战略储备。和平崛起要求崛起国有更强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更强的军事威慑力和更强的国际协调力来化解国际矛盾与危机,实现本国国家利益与战略需求。和平崛起实际上给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思想方法、路径设计以及各个相关层面进行足够的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和平崛起”已经正式成为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国家战略。它是中华民族的需求,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根据当前国际局势发展的大背景,详细分析中国在国际上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同时阐述目前中国实施和平崛起战略所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和挑战,最终提出中国正确实施和平崛起战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并不只是局限于单一的国际地位提升的外部维度,它的开始、发展和延续是在内政和外交两个维度上契合展开的。就其具体展开过程而言,它主要包括在中国国内的"和平发展"和在国际的"安全崛起",这样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就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延续而言,中国和平崛起正面临着良好机遇,这得益于国际社会的结构机遇以及中国自身的单元特性和能力的配合。  相似文献   

6.
控制世界的核心在于控制市场与资源。连接世界市场和资源流动过程的是海洋。海洋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国家间政治利益争夺的集中地,21世纪的海洋开发与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焦点之一。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越来越多。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也面临与多个国家的海洋权益和岛屿、岛礁争端,其中,中韩苏岩礁争端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问题。这些海洋争端在吸引世界眼球的同时,也引起了大国的介入。同时,与中国有海洋争端的国家也出现了联合的趋势,但不管是大国介入还是相关国家的联合,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都是巨大的挑战。在此以中韩苏岩礁争端为视角简要分析了海洋争端与中国和平崛起,认为海洋争端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7.
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提出“和平崛起”理论 ,确定了在“和平崛起”中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发展战略 ,丰富和发展了国家形象学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 ,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和平崛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和平崛起”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劲松 《理论界》2006,(4):63-64
关于“和平崛起”的概念,是一个尚未理清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的界定原则。即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和结构性原则。其次,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含义,主要包括“和平崛起”的理念、目标和原则等三个方面。最后概述了对“和平崛起”的理解,提出“和平崛起”是关于国际关系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为分析视角,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和合文化的内涵。认为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内敛型国家,现在选择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实现崛起的终极目标。文章对“中国军事威胁论”进行驳斥,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0.
以建构主义视角看待中国的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凌 《学术探索》2004,(9):32-34
尽管全球化时代对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多重的挑战,但更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机会,以建构主义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则可以发现,中国为了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需要在经济、安全、文化领域采取相应的方略,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竞争内容与方式均有深刻改变,综合国力成为大国较量的主战场。本文基于从物质实力与文化价值观传播两个角度研究美国国家竞争战略的现状,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中对比了中美两个大国的"权势"变化,分析了美国针对中国崛起在军事、政治外交与媒体舆论方面的行动应对。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角度出发,主张在继续强化中国物质实力的基础上,从"文化创新"与"可持续输出"两个角度实施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  相似文献   

12.
张永胜 《理论界》2005,(2):39-40
有些人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有误解,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对"和平崛起"的涵义缺乏理解.中国的"和平崛起"本意是和平发展,它包括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防力量的适度发展,祖国统一的实现及外交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国际形势对我国和平崛起有着较为有利的因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我国和平崛起的前提条件;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为我国实现和平崛起提供了重要契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平崛起因为是内驱的,因而具有和平性质.但对世界情势的客观分析说明,文事者必有武备,以武备而行文事,以强大的国防建设而为和平崛起的强有力保障,是和平崛起的重要内涵,也是和平崛起的内在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文事与武备——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在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平崛起因为是内驱的,因而具有和平性质。但对世界情势的客观分析说明,文事者必有武备,以武备而行文事,以强大的国防建设而为和平崛起的强有力保障,是和平崛起的重要内涵,也是和平崛起的内在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国家论述力:中国和平崛起的精神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论述力是一个执政党治理国家、振兴民族的思想支柱,也是保持其创造力与先进性的法理根据。中国共产党所宣示并践行的国家论述力植根于对人民利益的绝对拥护,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得益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继承和中国化实践,凸现于对世界格局的务实审视,发展于对执政规律的深刻反思,其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论述力体系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创造力。中国和平崛起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国家论述力是和平崛起所必需的软实力,是“中国模式”拓展更加广阔的国际空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张磊 《理论界》2004,(6):326-327
"和平崛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顺应世界潮流做出的理性判断和战略选择.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是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它倡导和平,强调独立自主,科学发展,突显了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发展和稳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条道路重视与各种类型国家关系的全面和谐与合作,注重国防而不穷兵黩武,将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独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战略选择,这既是对过去发展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我国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其他各项战略必须适应“和平崛起”目标,不仅要有助于推动中国实现崛起,更要有助于确保中国以和平方式实现崛起。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战略,大幅提升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有效宣传“和平崛起”的战略意愿,牢固树立“和平形象”,增强世界各国对我们的认同感,最大限度减少崛起中的冲突和摩擦。  相似文献   

19.
易奔 《阴山学刊》2005,18(2):70-73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崛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所谓“崛起”本身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它既包括一国自身历史与现实的纵向比较,也包括同时期与他国的横向比较,一国崛起有程度和性质之分,中国和平崛起不会走向霸权,崛起的性质是渐进的、和平的。和平崛起的内涵就是在和平的前提下通过竞争实现崛起,中国和平崛起在外交方面应有以“和”为中心理念;以竞争多赢、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大国关系、睦邻友好、经济外交和合作宽容、着眼长远为战略要义等内涵。  相似文献   

20.
李秀潭 《学术研究》2004,3(9):58-65
中国探索“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已有半个多世纪 ,我们寻求这条道路几经曲折 ,我们坚持这条道路义无反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强调要把改革开放推进到新水平 ,实质上就是决心把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进行到底。“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总结 ,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理论意义。本文从实践依据、时代依据、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四个层面对这条道路进行了初步的解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