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是巨大的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命题,一个论断。但是,从我们现在看到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稿看,他们并没有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样的话。马克思只是讲过,生产力里面包括科学,或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科学在多么大的程度上转化为生产力,以及科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为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完全正确的,英明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任何科学命题一样,在它刚被提出来的时候会面临这样的任务,即为诞生于客观存在的理论萌芽提供可靠的证据,特别是当来自实践的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说,当这个命题所揭示的事物本质或规律暴露程度较高时,理论证明的紧迫性就显得特别突出。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从严格的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排除在承认命题真理性的前提下和在某种理论暗示下所作的“应该如何”或“必须如何”的价值判断,代之以客观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臧玉英,马志生马克思曾把科学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实践,越来越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学发现,都使人们对世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魏巍(一)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在一九七八年三月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市场供求关系的发展、生产力系统的动态演变、国际性知识产权原则和国际竞争的深入发展等方面,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科学技术理论的重要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一重要原理的理解和实践,尚有许多不全面、不科学、不正确的地方。因此,全面、准确、正确地阐述和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近来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重视。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否也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第一生产力关系如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科学与经济基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我们这里发表管敏政同志的文章,其目的是引起大家对这些理论问题的注意和讨论,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充分肯定和一再重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于1988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和论断。这是他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而得出来的新结论。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而且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毫无疑问,它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当我国理论界,特别是哲学界在积极探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意义时,我觉得,与此有关的,我们还应当从另一个角度对我国哲学理论的发展如何进行必要的反思。反思之一,对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其意义的研究重视程度如何纵观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史,虽然把科学技术真正地广泛地应用到生产中还不足三百年,但由此引起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巨大变革都震憾着整个世界,并由此对科学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如果说在上一个世纪,真正地重视刚刚兴起的科学技术并  相似文献   

11.
在前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成了“冬天的扇子”,特别是实行厂长负责制之后,思想政治工作只好“让路”,只能成为“配角”。这些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妨碍着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正在日益强烈地经受着新科学技术浪潮的涌动与冲击。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空间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已经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新科技群。这个高新科技群的涌动和冲击,必将是赋予人类社会生产力质变的狂飙时代。其威力所至,也必将对所有国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发生深刻而强烈的影响。为此,自目前起,世界各国都无一例外地面临着它的严竣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党及时作出了正确而明智的选择,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公正的确切的评价,其意义重大而深远。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在总结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新经验的时候,进一步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的提法,要比“也是生产力”,“潜在形态的生产力”的提法,无疑在认识的深度上前进了一大步,是对科学技术应有地位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3.
口吐莲花,能化干戈为玉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现代的观点,在古代,口才则是第一生产力。也可能你不赞成这个观点,但有人一定赞成,这个人就是韩长儒。韩长儒事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权力被大幅度削减,唯有梁孝王是个例外。再加上和汉景帝是亲兄弟,又深受窦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讲:“我们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面对的一个充满矛盾的激烈竞争的世界.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会被动挨打.”而综合国力的实质,也就是综合科学技术的合力问题.就是综合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协调的总体功能越强大,综合国力的发展速度也就越快,也就越强大,竞争能力也就越强.否则,综合科技不能优化组合,相互对立,相互割裂,相互脱节,形不成有机整体的合力,发展速度就慢,就会被动挨打.这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问题.我们中国的科学技术现状,在世界地位并不比别国差,我们的科学技术力量、人数并不比美国、日本少,外国能办到的,中国也能办到,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现在的问题,就是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发展速度问题.这就是不能满足单项成果的成绩上,要把集体这个力量发挥出来,就是综合科学技术力量的整体协调发展问题.也就是科学技术综合经营体制结构产业化问题.这样把多种学科的综合力量,组织起来,协调发展,形成强大的有机结合的总体功能,就能事半功倍,加快综合科技力量的发展速度,保证综合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科学技术的流动和耦合科学技术做为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因素有如下特点:第一,它借助语言和文字等物质手段取得独立的形式,可以储存和积累并超越时空地点进行传递和交流。第二,它以信息的形态输入劳动系统,通过物化的途径对生产要素进行渗透和改造,实现对劳动过程的控制。第三,它具有共享生、无限性和增殖性,一旦掌握和应用了科学技术就可以产生生产力的放大效应,并用来为全人类服务。以上特点说明:第一,科学技术做为一种信息形态,是依靠信息的流动和传递产生作用的,作用大小取决于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第二,科学技术是通过一定的中介手段对劳动过程的要素进行渗透和改造发挥作用的,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物化和转化的途径和速度。把前者概括为科学技术的流动,把后者概括为科学技术的耦合,解决了科学技  相似文献   

16.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喜悦的心情迎来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这为我们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统一全党思想,教育干部和人民,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最有力的武器;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和挫折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刘守和一、生产力的两种形态及其中的社会科学随着实验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已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转入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独立的因素。因此,科学技术的存中呈现两种基本形态,即知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知识形...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今日世界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科技成果全方位地迅速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因此,在我国经济建设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今天,探讨科学技术向直接的生产力转化的机理,无疑是一个十分迫切而意义深远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最早提出者,是在联邦德国和美国很有影响的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哈贝马斯。他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论者之一。 哈氏生于1929年,著有《理论与实践》(1963年)、《认识与人的兴趣》(1968年)、《技术与科学是意识形态》(1968年)、《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问题》(1973年)等书。他继承了本学派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生产力”的观点,于1968年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命题。这一命题概括了当代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