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人口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文化”,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属于“人口”范围内的“文化”。什么是人口文化? 我们认为反映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便是人口文化的内涵。人口文化与人类文化不同( 人类文化即指一般的文化) ,人口文化比人类文化反映的内容要窄得多,它包含在人类文化之中,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必须进而搞清人口文化的外延,即应当把人口文化表述为若干类文化现象,一是人口数量文化,二是人口素质文化,三是人口结构文化,四是人口边缘文化。一定的人口文化,归根结蒂也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中国人口文化发展有其鲜明的历史特点。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发展社会主义人口文化的历史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相似文献   

2.
人口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是 ,人口数量大 ,增长快 ,不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也使经济和社会发展背上沉重的包袱。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控制人口数量 ,更要注重提高人口素质 ,实现人口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庄明 《天府新论》2004,(Z2):206-207
人口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是,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不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也使经济和社会发展背上沉重的包袱.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控制人口数量,更要注重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浙江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若干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浙江人口发展与浙江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以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这五个发展要素为对象,着重研究了浙江人口数量、结构、素质、布局与“两个率先”若干重大关系,提出了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的浙江人口发展战略构想,认为人口发展需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研究人口变动需注意线性和非线性因素,迁移人口不断增长是区域经济活力和繁荣的重要表现,环境容量与人口容量具有动态性和可变性,浙江承载人口的关键因素取决于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 助推“两型湖南”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即促进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它是人口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理想状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推动湖南科学发展。本文结合湖南人口发展现状和省情实际,从人口数量、素质、分布、结构、计生国策和人口管理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湖南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举措。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是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最终目标是通过"人口发展均衡型"建设的支撑,使得湖南"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这艘航船在科学发展的航道行使得更稳、更顺、更快。  相似文献   

6.
人口承载容量的分析必须建立在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模型体系的基础上,必须考虑本区域的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等众多影响因素。研究的区域是开放的,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子的输入输出关系。重庆市GDP在未来10年时间里,如果始终保持每年5%的增长,并且始终保持低生育水平,在2020年可达到小康水平,其小康承载容量为3333.52万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人口转变过程和快速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同步的,人口转变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加速了人口转变过程的实现。从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山西的经济人口密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但山西的实际人口要大于经济人口容量,人口压力较大,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人口总量已超负荷。因此,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提高经济适度人口容量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发展中应注重提高人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该地区的环境、资源、生态条件所能负载的人口数量。环境、资源、生态条件的这种负载能力,又和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方式的性质密切相关。由于环境、资源、生态条件,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相应地有一个不同的质和量的界限;个体的人和总体的人口、社会,在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又总是要和一定的质和量的生活资料相结合,要消耗一定的质和量的物质。因此,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可能出现三种情况:生产多于消费;生产和消费相抵;生产不敷消费,即没有积累,经济停滞甚至不断恶化。这就表明,客观上存在着一个人口容量,它只不过是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量而已。  相似文献   

9.
体育人口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产物,体育人口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当代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体育大国的标准不能只看奥运会上的金牌总数,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个国家的体育人口数量。我国虽是人口大国,但在体育人口方面却没有鲜明的优势。纠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观念和体制的影响,本文就影响社区体育人口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方向作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
明代前期,明政府通过采取各项恢复经济、安定社会的政策措施,人口逐渐得到增长。至中期,在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下,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至后期,人口数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约在1.48亿人左右。从人口密度的变化看,总的布局是:东南地区是全国人口最密集区,中原及北方部分地区人口快速增长,由东南向西南、西北延伸,人口密度逐渐降低。其原因:自然条件、历史延续、各种灾害、战争和移民运动的交互影响和综合作用,是明代人口分布格局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出现局部性不断演变、人口再分布随不同时期而不断进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最高层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都能持续发展。然而,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其途径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校正经济发展目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开采和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减少和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瑞飞 《南方论刊》2013,(10):83-85
人口计生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是衡量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计生工作,切实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必须加强全员人口信息化建设。通过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监测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之间的动态平衡,掌握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加强均衡发展预测预警分析,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人口控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是中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人口控制应该改变某些“以数为本”的倾向 ,确立“以人为本”的最高准则。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二是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适度的人口数量和增长率 ,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人口现代化迫在眉睫。人口现代化的内容包括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 ,人口素质的现代化 ,人口社会结构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分析之方便和统计口径上的一致 ,本文所指的青藏高原包括青海、西藏全境及四川阿坝与甘孜州、甘肃之甘南州、云南之迪庆州等相互毗连的地区。这与严格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不尽相同。(一 )人口特征人口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困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为人口的数量规模、增长速度、结构特点、素质状况等都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效果 ,影响着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1、人口数量。青藏高原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 ,人口规模较小、增长速度快 ,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导致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压力较大。该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 2…  相似文献   

15.
中国控制人口在过去30多年取得了全球最令人瞩目的成就,计划生育政策帮助中国少生了4亿人口,延迟4年达到13亿人口大关,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黄金时期,促进了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但是,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其生命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发展显现的主要矛盾是改善人口结构而非简单的强制控制人口数量。未来人口政策的走向需要兼顾超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安全、劳动力供给的人口效应、农村贫困老龄化等三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素对西宁市人口容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环境因素已成为城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从限制人类活动的环境因素与人口容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依据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西宁市合理的人口容量以及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丁焕峰 《学术论坛》2001,(3):113-116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县(市)域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及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问题和我国县(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县(市)域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流动和国家生育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我国中西部开发的思路创新和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与自然、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青海人口与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很弱 ,有些不相协调和矛盾问题。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继续贯彻落实“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加强生态保护和治理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加强经济建设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 ;加强社会发展 ,特别要加大农牧区社会发展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9.
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加快了资源消耗的速度。在综述人口承载力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计算方法上有很大的突破。而国内人口承载力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其中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有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方法和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方法。相对人口承载力一般要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来研究。适度人口测算常运用生态平衡的生态足迹模型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口控制与环境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控制是消解人口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环境伦理课题。人口控制就是把人口数量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 ,同时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人类要有效地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就要对传统生育观念进行伦理反思与批判 ,正确认识人口控制的环境道德义务与责任 ,自觉遵守人口控制的环境伦理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原则 ;生育自由与生育控制相统一的原则 ;优生优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