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2005—2006财年GDP增长率为9%,2004—2005财年GDP增长率为7.5%。印度唯一一次GDP增长率超过10%的年份是1988-1989财年,GDP增长率为10.5%。与中国的GDP高增长率相比,印度还稍显逊色。在经济总体实力上,印度不如中国。但在发展证券市场上,特别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印度证券市场已经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正>莫迪的胜利此前就已经被许多分析家所预料。一方面,这位三任古吉拉特首席部长有着印度政坛地方实力派人物无人可比的傲人政绩。他的邦10年来一直执印度各邦工业化进程的牛耳,经济增长率、居民收入增加水平、招商引资能力等等都让其他各邦难望项背,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路绝尘。莫迪被很多印度选民看成是"不可思议的印度"这一国大党提出的口号的真正实践者。而另一方面,莫迪的竞争对手实在是不堪一击,根本无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美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符合奥肯定律,即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存在着反方向关系。但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中存在另一种情况,即失业率对经济增长状况不敏感。本文将对比中美两种情况探讨中国就业弹性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立群 《决策》2010,(12):70-72
从三大需求预测,2011年GDP增长率有低于8%的可能,较2010年降低2个多百分点。若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基于我国强大的发展潜力,GDP增长率可能回升到9%左右。  相似文献   

5.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长期对立和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领土、资源、宗教、政治、经济、军事等,但毫无疑问,宗教矛盾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由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对立,使两国间的边界成为冲突频发的"文化断层线"。为何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宗教矛盾如此之深,并成为频繁引发印巴冲突的一根导火索,本文拟对其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杨其静 《领导文萃》2014,(17):68-71
正不存在基于经济增长业绩的锦标赛当前最流行的说法是,在中国地方官员之间存在基于经济增长率的锦标赛或者标尺赛。不过,我们认为这肯定不符合中国现实情况。首先,各种相关文件反复强调中国选拔干部的第一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意味着,若某位干部被认为有德有才,则他并不需要经济增长业绩就可获得晋升,甚至破格提升。  相似文献   

7.
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新加坡的贸易总和占"一带一路"65国贸易总量的一半以上。厘清这4个贸易大国的贸易特征及其贸易关系,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互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最新的基于《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2012)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数据,基于近10年90多类、5299种分类商品,比较分析了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新加坡货物进出口增长、出口结构及产品的比较优势,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叶海林 《领导文萃》2014,(16):34-36
莫迪的胜利此前就已经被许多分析家所预料。一方面,这位三任古吉拉特首席部长有着印度政坛地方实力派人物无人可比的傲人政绩。他的邦10年来一直执印度各邦工业化进程的牛耳,经济增长率、居民收入增加水平、招商引资能力等等都让其他各邦难望项背,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路绝尘。莫迪被很多印度选民看成是“不可思议的印度”这一国大党提出的口号的真正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运用MSVAR模型分析1952年~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应用bootstrap仿真实验检验模型系数的显著性,利用状态相依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简化解释MSVAR模型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捕捉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状态转换的时点,可以明确地确定两种状态,即国内或者国际环境不稳定,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状态1;国内和国际环境稳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状态2。进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存在动态非线性关系,在国内和国际环境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稳定状态下,进、出口增长率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较长期的正效应;在国内和国际环境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不稳定状态下,进、出口增长率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负影响,并且具有比稳定状态时冲击影响更大、延续期短的特征。进出口贸易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0.
企业知识联盟是企业为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战略组织模式。区域产业集聚是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有组织的市场”。区域产业集聚下的企业知识联盟在成员组成、学习愿景、创新机制方面都有其特性和研究的特殊意义,区域产业集聚的企业成员之间存在着寄生、共生和竞争的产业生态关系,知识联盟对不同关系类型的企业在经济利润、知识存量和企业能力方面具有不同的效应,在区域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分析联盟效应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投资者与融资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利益博弈关系,在系统分析新农村建设中投资者愿景的基础上,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优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融资环境必须尊重投资者愿景,重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环境,努力提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发现,高雄市的愿景大致符合欧盟委员会所提出的"都市结构""交通运输""生态能源"及"社会经济"等永续城市行动框架面向,然而,在实施步骤上,高雄市所提出的提高再生能源使用、奖励节能政策、发展低碳运输系统、倡导资源再利用观念、鼓励绿色产品生产使用以及设置绿色专用区域等仅较符合"生态循环"与"交通运输"之准则,却甚少提及强化经济发展质量、文化认同与社会多样性、合宜密度发展与周边环境整合发展等"经济社会"与"都市结构"之准则,较为可惜。本研究建议,要推动城市的永续发展,除了环境与经济外,唯有同时将"经济社会"与"都市结构"等方面准则纳入实施步骤中,其推行相关的政策措施、节能减碳观念与绿色环境塑造才能有所成效,真正朝永续城市发展迈进。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印度,居民住房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印度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各种途径为建筑住房筹集大量资金。第二,为农村贫民和其他经济地位脆弱的阶层如城市贫民窟居民、码头工人和种植园工人等提供由政府补贴的住房。第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0,(17):11-11
现在发展中国家不仅拥有经济的高增长率.而且成为经济管理创新的摇篮。英国《经济学人》4月17日指出.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新兴市场转移。中国经济年增长率都超过10%.印度超过8%.这些数据暗示有些改变正在发生。新兴市场国家在创新领域的崛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两难悖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环境规制强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代际交替模型(OLG),将环境规制、健康人力资本及生产性资本纳入分析框架,指出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健康人力资本和生产性资本投资的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当环境规制强度较低时,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当环境规制强度过高时,则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存在一个最优环境规制强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7-2015年30个省级的面板数据,通过广义矩估计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在我国存在这种显著的"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五年,美国经济将会继续上行到2.4%,欧元区的增长也会继续上行到1.3%,但新兴经济体在未来五年的增长率有可能从4.6%下降到4.3%。那么,我们就需要对这一组数据预测非常警觉。在这两个趋势之间会不会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呢?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县域经济的增长差异非常大;结合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从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地理位置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业发展水平与县域人均GDP增长率之间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财政支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工业化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正作用;城镇化发展能对缩小县域经济差异作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本文开展1980—2009年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研究。随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对政策能够产生一定指导作用,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方法也逐渐被应用到发展中国家尤其亚洲的一些国家。在新加坡、韩国、印度、泰国和台湾等,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研究中,主要有三种情况出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反之亦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无Granger因果关系。但对于一些国家来说,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结论甚至完全相反。中国能源经济之间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近年来才受到关注,文献数量不多。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迅速增长,能源消费紧张,北京市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9.
李艺芹 《经营管理者》2012,(5):38-39,35
为了解决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印度从"三五"计划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的区域经济政策来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50多年过去了,印度贫困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有效的发展,贫困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同样是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印度在区域经济政策上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方面带来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彭伟 《经营管理者》2014,(25):201-202
正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易纲就观察到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持续高于真实GN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和。面对这一"中国货币增长之谜"。易纲给出了自己的解答:研究表明中国在1979-1984年经济快速货币化,在此期间,农业部门实行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的迅速增长都产生了对货币的额外需求。因此,大部分"超额货币"是被新的货币化经济吸收了,所以在此期间的通货膨胀比较缓和(易纲,1991)。而后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