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的力量源泉。它不仅具有民族传统,而且还要具有时代特征。要牢记基本国情,认清事实形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利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以举办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和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主权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改革开放观念教育、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抢占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对新时期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要以青少年为重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爱国主义教育要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相互促进,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相互结合;要作为系统工程,在全党全社会共同行动、形成合力等等.这些思想理论对于进一步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种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的道德意识,它不属于私德文化,已经跳出了以私人、家庭乃至乡邻为中心的道德关系,因此,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可以归之于公德范畴.现代爱国主义体现为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道德要求.这样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现代社会的公德要求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深入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教育、国家主权教育、改革开放观念教育、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时代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还要充分利用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具有凝聚人心的力量,有利于维护民族尊严,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课堂是高校开展爱国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强化政治理论研究,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贴合实际,发挥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设政治素养高的人才队伍,构建完整教育体系,实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和以"三贴近"为工作原则的转变,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落细,切实培植学生爱国信念.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深刻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从两个基本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究竟什么是爱国主义?对大学生,特别是民族院校大学生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文拟说明: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热爱态度,包含着个体对祖国的认识、情感、行动三种基本成分。爱国主义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重要内容,须注意理论的先导性。对民族院校学生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求系统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并重。  相似文献   

9.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同学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 ,结合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心理特点、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来进行教育 ,是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对民族地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取得实效具有重大意义,重视民族地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的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浓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是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要坚持用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加强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基本内核包括:"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是统一的;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学习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要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则是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斗志。对于许多学校来说,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于弘扬民族精神,而激发学生民族斗志,恰恰是爱国主义教育中被忽视了的内容,所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切实加强弘扬民族精神和激发民族斗志这两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一个万古常新的话题。爱国主义教育是关系民族兴衰,国力强弱的大事,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注意合适内容题材的挖掘,而且要重视途径与方式的探讨,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应该注意方式的取舍和途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如共产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等等,而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则最为重要。所谓爱国主义,列宁说得最精辟:“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历史证明,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动力。因此,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本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赵紫阳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的特点是“文以载道”,“道”包罗万象,其中包涵了丰富的、深刻的爱国主义因素。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人民和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具有为争取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这就是通过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我们中华民族不仅以勤劳勇敢富有创造力著称于世,而且是酷爱和平自由、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优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要振兴教育,必须赋予爱国主义新的内涵。本文提出爱国主义应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为核心;以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基础;以宏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灵魂。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反复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对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和要求而言,意味着既要对民族国家有情感认同,同时也要奉行互信互谅互鉴的文明观;既要遵循国内道德、政治、法律交往准则,形成理性意识与责任担当,同时也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既要把爱国主义视为民族精神的核心进行提倡,并在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中寻求自我发展,也要在多元意识形态的碰撞中获取国际认同,在全球交流与历史传承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使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它不仅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具有指导意义,对深化和拓展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与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国主义与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 ,价值观的形成是爱国主义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又包含了对国家、民族的价值判断与评价 ,而爱国主义则是价值观在国家、民族立场上的最高表现 ,是对国家、民族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在价值观中居于重要的位置。因此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 ,必须与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 ,并把握价值观形成的基本特点 ,进行教育目标、教育途径与教育基础设施等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爱国主义教育 ,使之成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教育结构探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爱国主义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任何国家任何制度下都受到重视,就是因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能够促进民族国家及个体发展的强大功能,而这些功能的产生则取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构。爱国主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内容结构和过程结构等三个方面。对爱国主义教育结构进行综合考察,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立体透视,能够更好地揭示并彰显其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一部颇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材──评《山东近代爱国人物》黎民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是一面鼓舞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用各种方式和方法对本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前我国正在以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