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苏人口职业结构变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蕾  陈吉磊 《西北人口》2010,31(5):67-70,76
人口职业结构变迁既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及其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结构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迁可以通过人口职业结构的变迁表现出来。本文力图通过1978-2009年江苏地区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对江苏省人口职业结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认为: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积极推动了江苏省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又为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源。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对主观评测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钧鹏 《西北人口》2011,32(3):68-73
基于2006年的问卷调查,本文对安徽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与其退休前职业层级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干部与专业人士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其他职业,而农民的生活质量最差。中国的农村老龄人口处在经济转轨与人口转轨的双向运动中,这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在婚姻市场渗透下,中西部农村家庭继替具有市场参与性特征:婚姻市场竞争过程形塑出以竞争力为指标的婚姻梯队序列,在优势梯队实现的家庭继替具有向上社会流动的特征,梯队末端则呈现为底层沦陷;农村男性青年在婚姻梯队序列所处的位置取决于其家庭的资源积聚方式、能力和分配方式。调查发现末端梯队集中分布于农业剩余稀薄村庄,其内在机理是农业剩余稀薄通过形塑家庭劳动力的不合理配置与以年轻人为主体的资源积聚方式和向家庭日常生活基本需要进行倾斜的资源分配方式削弱了男性青年的婚姻市场竞争力,其现象表征是扎堆分布的光棍。  相似文献   

4.
张国英 《南方人口》2009,24(1):49-57
本文通过对人口普查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了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职业结构时空变迁的趋势,研究发现,广东省职业结构变迁的特点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区域发展差异有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东省职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家庭养老需求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张力及其弥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一方面,老年人的特征和人性本能共同决定了人们对家庭养老需求十分强烈;另一方面,家庭结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两者之间的张力造就了当前中国社会所特有的家庭养老困境。如何弥合二者之间的张力需要建构家庭和社会联动性的居家养老模式,应发挥各方优势,整合资源,破解家庭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与辽宁人口职业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普、四普和五普资料的整理,分析了辽宁人口职业结构变迁与广东、浙江两省以及全国总体变迁趋势的差异,发现辽宁人口职业结构变迁是一个农林牧渔业人员所占比例上升和工业在业人口所占比例下降两种趋势并存的局面,这两种趋势表明单位制国有大中型企业高度集中的辽宁处于一种复杂的职业结构和社会结构,这种职业结构变迁过程的形成,不仅仅是经济因素的影响,原有体制因素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转轨时期移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移民问题是俄罗斯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苏联国内向国外移民的倾向日益增强。俄罗斯大多数移民外流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物质生活条件。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选择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快速与国际劳动力市场接轨,俄罗斯成为世界上一个主要的劳动力资源进口国。对于移民迁入国来说,移民的增加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对于俄罗斯来说,其正面影响是外来移民的迁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某些经济部门和某些地区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但与此同时,外来移民的流入也引起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引进俄罗斯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在很多高科技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人才及科技优势。吉林省与俄罗斯有着良好的智力资源合作关系。探讨吉林省与俄罗斯的人才及科技合作,对于推进吉林省的产业技术升级、农业发展以及科教进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在引进俄罗斯智力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管理体制、引进方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与有关的调查资料,中国的家庭变迁,无论从其类型或规模来看,都显示出大的联合家庭解体,主干家庭与核心家庭增加。这一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反映家庭权力结构的变更,这对老年人的家庭主宰地位无疑是个冲击。目前全国大多数的老年人仍与儿孙们生活在一起,并  相似文献   

10.
从资源开发的角度看,人口资源具有三种形态,而且,因其内在的关联构成了一个塔式结构,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思路 ,一经提出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在介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内涵的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开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提出了我国开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外的研究与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颖 《西北人口》2010,31(2):61-66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并非中国所特有的现象.国际上很多国家都曾经经历过或现今仍然面临着这一难题。本文选取欧、美、日以及印度等典型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这些国家大学生就业上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所积累的成型的经验。这无疑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政策指向的确定、教育体系的改进、就业指导的完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We use life history data covering households in 13 European countries to analyse residential moves past the age of 50. We observe four types of moves: renting to owning, owning to renting, trading up or trading down for homeowners. We find that in the younger group (aged 50–64), trading up and purchase decisions prevail; in the older group (65+), trading down and selling are more common. Overall, moves are rare, particularly in countries characterised by high transaction costs. Most moves are driven by changes in household composition (divorce, widowhood, nest leaving by children), but economic factors play a role: low-income households who are house-rich and cash-poor are more likely to sell their home late in life.  相似文献   

14.
人口快速老龄化使老年长期护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国外老年长期护理产业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发现需求旺盛和生活形态变迁正刺激老年长期护理产业发展及有助于拉动就业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美国、日本的发展进程表现出当前老年长期护理产业陷入了人力资源短缺、护理成本高和质量差等困境。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通过构建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运用灵活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建立多元化照护服务体系等,快速发展和完善老年长期护理产业,在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需要的同时,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开辟劳动力市场和拉动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欧盟的老龄人口养护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立平  孙颖 《西北人口》2010,31(5):15-18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欧盟存在北欧模式、大陆欧洲模式、地中海模式和东欧模式等多种老龄人口养护模式。因为发放老年人口家庭养护补贴资金的方式不同,欧盟形成了不同的家庭养护劳动市场;欧盟各成员国的正规护理劳动力在技能、职业培训和职业资质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差异。与此同时,欧盟的老龄人口养护出现了老龄人口养护从机构护理向家庭护理转移,老龄人口居家养护市场化和老年人口养护行业社会地位与收入均相对低下等态势。本文旨在论述、评估了这些模式的异同及演变趋势,以期为中国老龄人口的养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人口转变完成了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依据 1 998年我国人口一些重要指标所达到的水平 ,并通过与发达国家同类指标达到相同或相近水平时间的比较 ,判定我国人口转变过程在 2 0世纪末已经结束 ,人口增长从低增长走向零增长和人口结构性变动成为调节人口增长势态的主要因素这两个后人口转变时期人口变动的基本特征在我国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use the modified orphanhood method to analyse mortality differences by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Italy. This technique permits the indirect estimation of adult mortality from survey-based information on parents' survival in developed populations and helps to overcome several limitations of conventional studies on mortality differences by social class. We estimate a time series of life tables by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and analyse the differences in life expectancy by socio-economic status along with their changes between 1980-84, 1985-89, and 1990-94. Whereas mortalit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ighest social class and the ot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groups increased among men, they decreased among women. We speculate about the reasons for these sex-specific trends and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indirect estimation techniques to the population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8.
The overtime changes of life satisfaction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topic in happiness studies. Unfortunately, most of prior research is confined to Wester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 few studies focused on the case of China yet fail to reach a general agreement. This research aims to synthesize multiple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samples implemented in China by standardizing the happiness scor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datasets yields more observation points and grounds the analysis in much larger samples, which helps to represent a country as vast as China.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Chinese people has been experiencing a marked decline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spite of tremendous economic and societal progress.  相似文献   

19.
梁颖  高文力  谢芳 《西北人口》2014,(3):10-16,22
随着金砖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人力资源、城市化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日益显著,并成为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本文通过从这两个方面比较分析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指出中国若想在金砖国家中保持绝对优势,在今后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须大力提高人口素质,积累人力资本,促进人口数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另一方面,须促进城市化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避免“过度城市化陷阱”。  相似文献   

20.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特点,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最终在西部地区。中国可持续发展要以西部大开发为依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根据西部实际、结合我国国情,借鉴他国区域开发经验,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