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指派博弈的动态联盟供应链优化调整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动态联盟供应链优化调整问题,在三边指派博弈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多边情形下 指派博弈的多层供应链优化调整方案的求解模型,并证实了该求解模型中合作博弈核心的存 在性. 研究表明:联盟核心企业在内部成员企业意愿支付的基础上指导其合理的安排生产合作 关系,可以使联盟的整体收益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供应链联盟的知识整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核心能力理论的发展说明通过跨企业知识整合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对供应链联盟知识整合的结构框架和特征进行分析,阐述通过专业整合和系统整合把个人知识整合为跨企业结构化知识的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产品交易、资产属性和路径依赖性等对供应链联盟知识整合的影响。最后本文对丰田公司的供应链联盟———协丰会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动态联盟企业运营的关键是掌握核心能力.针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复杂性,提出了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识别联盟企业的核心能力,用理想点模型来评价企业核心能力,并用一个实例来说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为联盟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与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Volterra模型的供应链联盟伙伴企业合作竞争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翔芝  王旭  王振锋 《管理工程学报》2010,24(1):134-137,133
为了研究供应链联盟中伙伴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借鉴共生理论。分别就主体均势和主体非均势供应链联盟伙伴企业之间合作竞争关系建立了Volterra模型,通过求解,讨论了合作竞争的均衡解的存在及均衡条件,揭示了供应链联盟伙伴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的动态共生本质。研究结果表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影响均衡值的大小;在主体非均势供应链联盟中,劣势企业在合作竞争中相对被动,对合作溢出的吸收能力较弱;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合作竞争能力决定在联盟中的合作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个由制造商、网络零售商和平台企业组成的平台供应链,本文构建了一个非合作模型和三种合作策略(制造商与网络零售商合作、制造商与平台企业合作、网络零售商与平台企业合作)下的非合作模型,探讨不同合作策略对各成员企业线上分销策略以及整个平台供应链利润的影响,同时基于均分剩余值分配机制,研究了不同合作策略下的联盟稳定性。结果表明:(1) 在合作动机方面,制造商总会选择合作策略,与供应链中的另外两个成员形成联盟,但网络零售商和平台企业只有在较低的佣金比率下才会形成联盟。(2) 从联盟稳定性方面,制造商与网络零售商的联盟在较低的佣金比率下稳定;制造商与平台企业的联盟在中等的佣金比率下稳定;佣金比率过高时,每个成员都不会形成联盟。(3) 从供应链系统利润来看,制造商和平台企业合作下的线上分销策略最优。  相似文献   

6.
顾客基于理性预期决定购买时机的策略行为造成供应链决策困难,影响到供应链利润。针对单生产商、单零售商组成、具有高支付意愿与低支付意愿两类顾客的供应链,利用均衡分析方法和理性预期理论建立了考虑缺货损失下高支付意愿顾客分别为策略型顾客与短视型顾客时供应链的分散式决策二层规划模型和集中式决策模型,对该四种模型进行了求解与对比分析、以及数值仿真和敏感性分析,算例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结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高WTP顾客为策略型顾客时,集中式供应链与分散式供应链相比,其订货量高、但零售价低,故利润反而较低;高支付意愿顾客为策略型顾客时分散式供应链和集中式供应链的利润小于高支付意愿顾客为短视型顾客下的情形;四种供应链模式下的订货量随单位缺货损失的增加而增加,但供应链的利润降低。限量销售、回购剩余产品、提高顾客心目中的产品价值等策略可有效降低顾客策略行为对供应链的影响。本文将促进基于顾客策略行为的供应链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供应链联盟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合作模式,就是在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需求日益个性化的环境下,由供应链上的独立企业在贡献各自优势领域的基础上为实现某些共同利益目标而组成的联盟。供应链联盟成员在联盟中贡献自己的核心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当下气候变暖的背景中有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者对低碳产品有特殊偏好的情境,研究上游企业主导的供应链在面对具有低碳产品偏好的市场消费者时,上下游企业的减排投资行为与策略。依照Stackelberg博弈模型,构建上下游企业采用不同的行为策略的支付矩阵。进而,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中双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得到上下游企业减排投资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当需要较大的投资或者下游企业分担减排成本意愿较强时,由处于主导地位的上游企业实施投资减排是稳定的;当需要较小的减排投资或者下游企业分担减排成本意愿较弱时,上下游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中必然会有一个企业实施减排。最后,指出了减排投资系数和下游企业分担投资成本比例的不同对演化博弈稳定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企业在低碳供应链演进过程中传统供应链渠道与低碳供应链渠道并存的问题,以煤电企业供应链低碳化演进为例,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种渠道的演进博弈关系,描述企业在不同渠道下各自收益。博弈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低碳供应链演进路径与两种渠道的博弈支付矩阵相关,双方都对供应链进行低碳化演进时,收益越大,企业低碳供应链演进的意愿就越强烈;当一方采取低碳而另一方非低碳策略时整个企业系统处于鞍点状态,收益减少;当双方都采取非低碳策略时收益最低,整个企业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企业低碳供应链演进的意愿减少。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实施低碳供应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3层供应链VMI集成的短期效果与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S-F-R型3层供应链的VMI集成策略,并将DONG等的单层VMI模型扩展到S-F-R型3层供应链(2级VMI)上,分析了S-F-R型3层供应链VMI集成在短期内的实施效果。此外,进一步讨论了S-F-R型3层供应链的VMI联盟博弈核心的存在性,从而证实了各方均可接受的收益分配方案是存在的,并且供应链各方所结成的VMI联盟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驱动的制销供应链联盟安全信号传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产品安全性能对消费者的影响入手,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对供应链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制销联盟安全信号传递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类制销联盟采取积极的安全信号传递策略,发出强度令b类制销联盟难以模仿的信号,市场会出现理想的分离均衡,使产品在安全责任上差异化,从而增强g类产品的竞争力。结论对供应链各成员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产品的安全性能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入手,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对消费者驱动的制销供应链安全责任决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类制销联盟较好地履行安全责任,能提高消费者对g类产品的支付意愿,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这将对g类制销联盟进一步较好地履行安全责任产生激励驱动;若g类制销联盟未能较好地履行安全责任,消费者会用抵制购买(这种抵制行为会造成g类制销联盟的利润损失)的惩罚方式来驱动其较好地履行安全责任。g类制销联盟的最优决策是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较好地履行安全责任。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供应链各成员的决策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制销供应链安全责任的消费者驱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产品的安全性能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入手,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对消费者驱动的制销供应链安全责任决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类制销联盟较好地履行安全责任,能提高消费者对g类产品的支付意愿,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这将对g类制销联盟进一步较好地履行安全责任产生激励驱动;若g类制销联盟未能较好地履行安全责任,消费者会用抵制购买(这种抵制行为会造成g类制销联盟的利润损失)的惩罚方式来驱动其较好地履行安全责任.g类制销联盟的最优决策是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较好地履行安全责任.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供应链各成员的决策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动态联盟企业的利益分配博弈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研究供需链上相邻两个企业之间的交易情况对动态联盟的利润分配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实际上是通过内部供应链上的交易过程得以实现。讨论了成员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与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原料消耗率与对上游产品价格的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论证了讨价还价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不足,指出协商博弈是价格博弈的最佳策略,但是它往往缺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对供应链管理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实施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利润分配的制销供应链联盟安全责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产品的安全性能对消费者的影响入手,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对制销供应链联盟的利润分配模型及其履行安全责任的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厂商可以通过对分配因子的选择,确定产品的批发价,从而实现利润的分配;供应链上游g类厂商能否较好地履行安全责任,并将履行安全责任的信息通过g类制销联盟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经安全责任差异化产品,进而影响消费者偏好,是实现上游厂商、中游分销商和下游消费者帕累托最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联盟策略下风险规避型闭环供应链的决策问题。考虑到产品需求和废旧产品回收的不确定性及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特性,在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及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三种情形下,分别构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与不联盟时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获得了六个博弈模型下的均衡解,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下产品定价、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价格和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期望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的情形下,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增加能够缓解双重边际效应,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正相关,而在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的情形下,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负相关;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有利,而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不利;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结构不对等时最优价格决策之间的关系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有关;供应链期望收益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下最大,制造商期望收益在制造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零售商期望收益在零售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  相似文献   

18.
航运供应链上的船公司提高企业品牌价值需要付出大量的投资成本,因此将会更加关注供应链上利润分配的公平。本文以单个船公司和单个货代公司构成的两级航运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论分析船公司的公平关切行为和品牌投入意愿对航运供应链上各方利润的影响,探讨决策者非理性条件下航运供应链的合作模式和协调机制。研究表明:1)船公司的公平关切提高了其在供应链上利润分配占比,但降低了整个航运供应链的利润和效率;2)随着品牌投入意愿的提高,船公司的公平关切对航运供应链上各方决策的负作用就越明显;3)"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式契约能够消除公平关切的负作用,达到航运供应链纵向联盟的最优收益和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制造商质量缺陷导致消费者效用损失,并使零售商承受产品责任的情形下,本文考虑了如何设计质量激励策略,以提升制造商产品质量水平。基于此,本文构建以零售商为核心的供应链博弈模型,考虑了事前质量成本分担策略和事后收益分享策略,及相应的零售商决策和纳什讨价还价决策两种模式,研究了供应链运作策略差异,揭示了如何设计更加有效的质量激励策略。研究表明,相对于分散化决策,质量激励策略促进了产品质量和供应链企业及系统业绩的提升,且事前质量成本分担策略比事后收益分享策略的效果要强;在不同决策模式下,零售商决策下的产品质量、市场需求和零售商利润相对较高,而纳什讨价还价决策下的制造商利润和供应链系统利润相对较高。这揭示,较低的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导致了相对较高的供应链系统利润;从供应链系统角度看,纳什讨价还价决策下的事前质量成本分担策略是最有效率的。此外,数值分析结果发现,责任成本提高了实施质量成本分担策略的动机,但降低了实施收益分享策略的动机;分担较多的质量成本,并不意味着较高的产品质量和供应链利润;要求供应链下游核心企业承担责任成本,并不会对产品质量和供应链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企业经营国际化的条件下,如何在物流管理中建立战略伙伴,形成联盟,这是现代企业经营者面临的新课题。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问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这对物资采购供应部门来说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生产企业、供应商、中间商、用户、二级厂矿等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