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儒家参与精神:一元化伦理价值判断(论纲)孙抱弘(一)一般认为,儒家以道德责任感为基础的参天地之化育的参与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弘扬这种精神,对于激发当代中国青年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笔者以为正如对西方文化不宜全盘接受一样,...  相似文献   

2.
日本人的心底里有一些不以时代风云变幻而转移的中国观,主要来源于对古代中国的浪漫思索。如三国逐鹿的文韬武略、梁山水泊的英雄好汉、强汉盛唐的绝顶辉煌、丝绸之路的幽思古情,等等。人们常说,日本人了解中国,远比中国人了解日本更加透彻。  相似文献   

3.
夫妻共同财产制是一个法律上的表述,并不足以反映中国的现实生活。同居共财制才是社会生活的现实。实际上中国从古代到现代都是同居共财,同居共财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古代,而是存在于中国当代。比如当今的企业家方太集团董事长就有著名的口袋论,他认为钱要放在一个口袋里,夫人和儿子与自己共同居住在一起,所以夫人和儿子是同一口袋。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艺美学百余年学术历经了几代学人的辛勤耕耘,改革开放之初,由胡经之提出及周来祥、杜书瀛、童庆炳、朱立元、曾繁仁等当代文艺美学六大家共同实践,提出了多系列的原创性文艺美学理论思想,促成了新时期文艺美学的学科确立。本文从审美活动论和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围绕胡经之体验论文艺美学、周来祥和谐论文艺美学、杜书瀛价值论文艺美学、童庆炳阐释论文艺美学、朱立元意象论文艺美学和曾繁仁经验论文艺美学等,探讨六大家文艺美学理论的体系性和原创性,以阐明我国当代文艺美学作为学科正是在六大家的理论建构中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5.
李海丰  于天红 《现代交际》2011,(11):220+219-220,219
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科学的、正确的生命观,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生命的价值。要需要明确生命观的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观教育,同时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校园环境,促使他们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洲 《现代妇女》2014,(9):80-81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也是学界最关注的话题,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越发的凸显其重要性。正确认识深化改革,科学地把握其内涵外延,确立正确的原则、立场,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全面深化改革,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旨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来审视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谢赫的"六法论"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气韵生动"在"六法论"中处于首位,全面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美学思想的基础。本文从对"气韵生动"的认识,通过"气"、"韵"、"生动"之间的关系,来谈"气韵生动"内在的美学思想,突出了"气韵生动"美学观念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60多亿人,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说了多少句话,其中有几句话能成为人类思想的精华,有几句话能够对当代或者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当前学术界里的一个焦点,也是科学论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而科学论中存在的社会建构主义与逻辑科学主义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也使得人们对其研究角度走向了科学实践的道路,并使得一种具有很强的历史责任观、科学观得以体现。本文就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论两者的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全面发展观、联系观和发展观、矛盾观、实践观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翟成鹏  孟凡东 《现代交际》2023,(7):106-114+124
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华民族”一词,并根据当时社会局势和国内环境的变化界定和完善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内涵。梁启超“中华民族”概念的初步形成,经历了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从古代“夷夏观”分野到近代“种族观”再到近代“民族观”,从近代“民族观”到“近代中华”再到“中国民族”,从“天下合群”到“大民族主义”再到“中华民族”,这一过程实现了中华民族内涵的现代转型。从古代概念内涵到近代西学概念学习,再从吸收近代西方概念到近代中国概念转换,最后完全形成中国化概念内涵的自我超越。梁启超“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启示我们,要坚决反对防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全面构建和谐的世界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12.
边关 《现代交际》2010,(5):94-94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过程是与时俱进的,是在不断地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想解决如今面临的新闻实践和理论上的问题,就要结合中国当代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当代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实践工作的指导理论,也是新闻党报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论纲黄薇一、探源校园文化,确切地说,就是指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以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气候与氛围。当代的学院与社会相互流通与趋同,校园文化在整体开放的状态中萌发了自己独特的亚文化,并独树一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当代中国高校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以当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为背景,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影响。首先,对后现代文化思潮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特征做出界定与辨析。其次.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后现代取向的形成动因和表现形态进行揭示。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分别从文化冲突论和文化生态学两个不同视域展开学理层面的分析。最后,对构建21世纪中国青年新文化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5.
1“洗心革面”,与晦暗和色素的较量正式开始 四月的阳光越来越强烈,是全面启动美白的时候了。度度最新上市的LA MER美白海洋酵素精华和兰蔻全新的美白修护精华,让肌肤立即展现那种晶莹剔透的自然纯白之美。  相似文献   

16.
《女诫》被视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第一部系统的有关女性教育的经典著作,虽有封建糟粕的戕害女性的思想,但其中也有很多积极合理的对女性起正面引导和劝诫作用的精神内质,并不能将其全盘否定。当今社会,因女性特质教育的缺失而导致的女子德行的扭曲和堕落,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整个社会精神文明以及教育改革的反思。传统女性观的重新提倡并不是一种迂腐的倒退,而是以传统女教精华为养料,推动当今女德教育和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的助推器。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女诫》女德思想,从而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以期为当代女性教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西方政治制度很多都是基于对人性假设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先哲提出不同的人性的观点来为政治制度出谋划策,但是笔者认为古代先哲们研究中国人性观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人性在政客的手中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近现代学者又往往容易忽视人性论基础性作用。笔者想通过自己粗浅的理解,重新设计一种渐变的人性观,为中国制度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民生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在民生建设目标、建设主体、建设途径、建设保障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吸收和借鉴了孙中山民生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将民生思想发展得更为完善和丰富。  相似文献   

19.
朱建营 《职业时空》2007,3(1):58-59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地理学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课程,却在职业教育中被忽视,这对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全面发展带来严重损害。如何使地理教学在职业教育中摆脱困境,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目前地理教学面临的困境21世纪是一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新世纪,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21世纪议程》旨在从整体上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中学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是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为主线,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协调论”的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物理学”这个问题,人们众说纷纭、大约40年前,人们对于“物理学在中国有没有它的历史”尚处在朦胧的认识之中。科学史家虽然知道罗盘、地磁偏角、声学中“三分损益法”以及《墨经》和《梦溪笔谈》中都有物理知识,但对于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却很少有人去做深入的研究;物理学在中国古代究竟有多少内容?有哪些文献记载?都无人说得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