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试图通过对《月牙儿》中的月牙儿与《嘉莉妹妹》中的嘉莉之比较,来分析两个被异化的女性形象之间的异同,分析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嘉莉妹妹》描述了主人公嘉莉从农村出来到城市谋生,最后成为名演员的故事。在小说中同时出现的还有几位女性,赫斯特沃太太、杰西卡和敏妮,她们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中的一些女性代表。本文通过对以上几位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的分析,研究各阶层女性在20世纪时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
《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长篇小说,是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德莱塞的作品。小说描述了农村少女嘉莉从社会的底层一跃成为百老汇明星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它描写了当时消费文化冲击下,个人自身欲望的不断膨胀所导致的心理变化以及观念、追求的随之转变。本文着重从嘉莉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盛行的消费主义文化角度解析嘉莉及女性的消费主义特点,并讨论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香溪 《现代交际》2010,(7):47-47,46
德莱塞是美国最重要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的创作思想。本文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出发,透析主人公嘉莉由追求物质到追求事业又到追求精神的自我实现过程,解读作者的自然主义创作思想——环境和本能对人的影响和人生成败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5.
《职业》2014,(19):19-19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SGHoldings运输公司将开始提供完全由女性员工担任的搬家服务。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此举能够为独居的女性提供方便。考虑到近年来日本独居的女性人数增加,满足她们的搬家等需求成为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女性客户再也不用为了收快递而专门化妆。  相似文献   

6.
张怡 《现代交际》2011,(12):100-100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密契尔的《飘》分别描写了英美两个既具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女人——简,郝思嘉。这两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女性形象已扎根在人们心目中,并激励着历代人不甘平庸、力主开拓,执著追求自我价值,尤其对现代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女性更有借鉴价值。简的形象告诉人们,女人是可以在排除世俗门第的传统观念下获得真爱的;郝思嘉的精神启迪人们,女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在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的,甚至此男人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刘羽荣 《现代交际》2014,(12):80-80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成功塑造了一个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并且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既定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世界,宣扬了女性的反抗意识和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8.
《白鹿原》作为二十世纪后期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代变迁的雄奇史诗,在描绘了一幅中国农村斑斓多彩的长幅画卷的同时,也塑造了众多极具命运特色的女性形象。然而不论她们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或者生活经历,在生命尽头等待她们的终究是不幸。本文以吴仙草、田小娥、白灵三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在传统文化下女性人性被扭曲、生命遭到迫害的悲剧,继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展示女性主体性追求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莹  杨萍 《现代交际》2012,(6):77+76
天花藏主人著的《玉娇梨》以其"一见钟情""小人拨乱""及第团圆"的结构模式,给明末写实风格盛行的婚恋题材领域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尤其是红玉与卢梦梨两位佳人,展现了封建社会桎梏下适婚女性自我意识的萌芽,进而对婚姻自主的追求和自主的掌控力。  相似文献   

10.
德莱赛是美国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嘉莉妹妹》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通过对德莱赛的介绍和《嘉莉妹妹》里人物形象的分析,向人们展示了德莱赛本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他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长期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但其中的女性角色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尽管近年来已有学者对《西游记》中的女性角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主要从整体形象上进行说明,没有深入的进行分析。本文尝试对《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分为妖、佛、世俗女性这三个类别。由于妖的数量较多,又将妖分为妖女与妖妇两类。  相似文献   

12.
吴美洋 《现代交际》2014,(10):70-70
《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与《爱情故事》中的詹妮,展现了美国女性在战争与和平的不同的生存状态下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她们坚贞不移的爱情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她们的爱情也成为了女性们所追求的理想爱情。  相似文献   

13.
由日本著名女评论家、日本女性学研究会原理事长富士谷笃子主编、张萍翻译的《女性学入门》,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著作,它阐述了女性学研究的起源、女性学的概念、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介绍了日本、美国、法国、伊斯兰各国和中国妇女的历史与现状,并且从精神自立与经济自立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现代女性自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斜阳》是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经典之作,以当时战后初期日本的混乱为背景。小说主要塑造了母亲、和子两位女性形象。"日本最后一位贵族"的母亲不仅是没落贵族的代表,也是精神贵族的代表。而女儿和子则是通过她的"道德革命"向这个黑暗的社会勇敢反抗。通过对母亲、和子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太宰治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从电影《三重夏娃》到《黑天鹅》,再到王全安导言《月蚀》与今天张末的《28岁未成年》,"一个身体,两个灵魂"的"双生花"叙事方式是近年来的电影叙事现象之一。"双生花"叙事则将女性成长中的疼痛通过"一个身体,双重身份"的叙事方式展现。《黑天鹅》的故事原型是女性成长的"蜕变"主题,《28岁未成年》中"小凉夏"的角色设定亦在17岁即将成年节点上,两部影片均为"双生花"叙事的典型文本,在结构、角色设定、细节描写等均存在互文亦存相异处,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佟振保与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作为情妇的"红玫瑰"娇蕊,以及妻子"白玫瑰"烟鹂,她们都在振保身上倾注了大量感情,在恋情中卑微妥协,甘愿牺牲,而振保爱自己更胜他人,最终还是负了这两个女人,三人为爱身陷囹圄,不得善终。小说生动地呈现了新旧交替时期人们的生活情感和婚姻状态,对这两位女性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大量着墨,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再现了女性在男权意识统治的社会下生活的困境,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本文就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谈谈其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描绘了三十几位女性形象。本文以娜塔莎和海伦两个迥然不同的贵族妇女形象为典型范例,从她们对待爱情及两性关系的态度、家庭社会责任等方面,论述托尔斯泰笔下女性形象的最终宿命,借此来审视托尔斯泰女性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潇晖 《现代妇女》2014,(11):62-63
阎真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写的是一个叫柳依依的知识女性和几个男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乍一听好像是艳俗的言情小说,其实不然,《因为女人》是一部关注知识女性生存困境的小说,读前部分的时候也许有些普通校园爱情小说的感觉,但是越往后读,心头便越沉重。其实《因为女人》是一部很严肃的作品,阎真想透过柳依依这个知识女性形象揭露出当今知识女性在生存的困境,也就是爱情和婚姻的问题,他也试图为知识女性在寻找一个生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正领英中国发布了一份《女性形象认知与家庭事业观调查》,对不同年龄人群进行深入调查,发现目前的年轻女性,特别是"95后"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颠覆特别明显。"95后"们认为独立和才华更让自己闪光,更喜欢"经济独立""特立独行""巾帼不让须眉"等标签。她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更加明显,愿意在工作中投入时间和精力,展现出女性强劲的职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石文典 《现代妇女》2010,(10):50-51
本文分析了张海钟教授的两部女性心理学著作《精神分析学派与女性心理学的发展》和《现代女性心理学导论》的独特学术价值,著作的突出特点是系统论述女性心理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女性心理学本土化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农村女性心理研究的方向,评价了当前流行的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