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郑小蓉 《社会工作》2008,(22):51-52
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其服务领域相当广泛,灾害援救和灾后重建是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领域之一。社会工作运用专业方法对灾民进行科学的需求评估,确保灾民作为灾区重建的主体性地位;针对庞大的社会救助资源,社会工作合理统筹、整合资源,充当计划执行的协调者角色;针对灾区社会结构的破坏,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重建社会结构,重塑灾民场域。  相似文献   

2.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国社会工作首次亮相救灾和灾后重建,多家社工机构和专家深入灾区,运用社会工作特有的方法对灾民进行救援和干预,成为众多参与抗震救灾队伍中的一支特殊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灾后1年时间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投身灾区一线,有媒体评价:  相似文献   

3.
蒋艳 《社会工作》2009,(1):23-24
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工们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社工们发挥着整合灾区环境资源、评估灾民需求、挖掘灾民潜能等专业功能,激发了灾区同胞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后,民政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四川省民政厅、部分灾区对口援建省市民政部门、灾区各级政府以及各类社会工作行业管理机构、多种社会服务组织积极整合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在我国开创了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先河,有力推动了灾区社会工  相似文献   

5.
刘芳 《社会工作》2011,(11):8-10
汶川地震后,民政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四川省民政厅、部分灾区对口援建省市民政部门、灾区各级政府以及各类社会工作行业管理机构、多种社会服务组织积极整合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在我国开创了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先河,有力推动了灾区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与实务开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地震灾区社会工作、社会资本及经济发展之间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架构。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要素是社会资本;根源于人们基本的生存、发展和社交需求,社会工作有助于地震灾区增进相互信任,增进社会资本,恢复社会秩序,进而促进灾区经济增长。地震灾区社会秩序的重建,应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社会工作服务为切入点,营造个人、社工机构、企业与政府之间高度信任的环境,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复兴经济。为此,需要整合灾区福利资源,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体系中明确社会工作的地位、角色、权利,并搭建社会工作交流平台;同时,以政府和公益慈善机构通过社会捐赠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主,加大社区重建的经费投入,保障地震灾区社会工作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7.
廖鸿冰 《社会工作》2011,(18):41-45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外生性社会工作组织与社会工作者出于职业使命与伦理良知,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在四川灾区集体亮相,显示了社会工作专业在灾后恢复重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政府主导的灾后重建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键在于从内部挖潜。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通过嵌入四川理县灾后重建,在向内生性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探索了一条从外生性嵌入到内生性根植的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道路,为当前汶川地震后社会工作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工老师、学生和专业社工正组成一个个志愿团队活跃在汶川5.12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中,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与知识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实践了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伦理,并对灾害援助问题进行了思考。重庆师范大学刘斌志老师对地震救援人员的身心辅导的策略进行了阐述,让人耳目一新;上海商学院陈蓓丽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回答了社工如何在灾区调动资源和如何挖掘社会工作的独特价值和精神。  相似文献   

9.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理念在社会重建的实践中得到了较大发展,集中展示了我国人民对社会建设的渴望和良好预见。本文拟围绕灾后社会重建,结合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在地震灾区理县所参与的建构式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了以社区重建为平台,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理念,以灾区伤亡家庭、党政干部、青少年、残疾人等四种人群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会重建的路径和模式,以期对于灾区目前的社会重建能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理念在社会重建的实践中得到了较大发展,集中展示了我国人民对社会建设的渴望和良好预见。本文拟围绕灾后社会重建,结合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在地震灾区理县所参与的建构式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了以社区重建为平台,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理念,以灾区伤亡家庭、党政干部、青少年、残疾人等四种人群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会重建的路径和模式,以期对于灾区目前的社会重建能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日本3.11大地震后,各种专业组织、社会福利组织致力于灾后重建的社会工作,有力佐证了日本护理保险制度中的护理管理在震灾救援中的巨大威力。针对震灾的社会工作,需要注重以个人援助为主的护理管理,与以地域社会为主的网络相结合。在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上,需要社会工作把医疗和团队结合起来,通过加深相互之间的配合,建立在灾害医疗援助小组(DMAT)或日本医师会灾害医疗团队(JMAT)进行治疗后开展生活援助的机制。在社会工作中导入与灾害医疗援助小组同样的体系,平时就要培养好应对震灾的社会工作者。注重培养社会工作者应用现存的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动员、调动灾区以外地区的社会资源的能力。重建受灾者的社区,非常有必要保持并进一步强化以往的居民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区域综合援助中心,配有保健师、社会福利士(社会工作者)、主任护理经理。以区域综合援助中心为主来开展灾区和灾区以外地区的社会工作者互相合作的"区域综合照顾"。在生活圈里重建各种组织机构的网络,社会工作者在各自的生活圈内,以地区的需求为基础,制定解决这些需求的计划,动员灾区居民参加,力求实现正式和非正式组织、机构的组织化,并在各种组织、机构的合作下进行实施推广,为社区复苏提供援助,促进地域社会中的各种组织的网络建设,从而形成地区的组织化。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东北关东地区3.11大地震导致的灾难救援问题引发了日本学者对社会福利的关注。文章在考察大地震后灾区受灾者的心情、想法的基础上,从中国中央政府的应对措施、对口支援、临时住房、援助的差距、政府工作与志愿行动等方面梳理了中国四川地震救援的经验,指出日本社会结构正面临着三种危机的考验。第一,超老龄社会与少子化、人口减少社会的人口构造危机;第二,通货紧缩、经济萧条、日元升值、股票下跌等经济危机;第三,大地震、海啸、核电站事故带来的环境能量危机。日本可以参考和借鉴中国的经验开展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受灾者的生活重建是重建的首要任务。在中央政府、地方自治体常设危机管理组织;明确灾害应对的程序;制定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强化受灾者援助的政策手段;完善医疗、福利、护理服务;发展区域产业和开创就业;提供住房保障;着手能够对抗灾害的坚固的地域社会与街区建设。  相似文献   

13.
汪浩 《社会工作》2008,(14):36-37
社会救助站是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对外救助服务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然而,当前救助管理站由于自身和社会的因素,普遍存在着专业性不高、服务层次低、救助功能未充分发挥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价值理念基础上的专业方法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区学校的恢复重建是眼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学校社工的专业优势能够为灾区学校提供有品质的服务,促进灾后学校重建与发展。灾后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确保项目的服务品质,对于促进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文章以参与直接服务的经验,以被援助学校的工作实务为个案,探索有效介入灾后希望学校开展学校社工志愿服务和确保服务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姚振强 《社会工作》2009,(12):19-21
“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信念强凋个人发展重于个人被动的需求,它植根于人的自由、平等以及人格的尊严、个人的存在价值等西方传统文化要素;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助人理念本质上缺乏基于普遍的人的尊严和个体独立人格的观念,助人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给与者与受助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恩赐和被动接受的心理定势,他们之间缺乏真实的平等。在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进程中,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对社会工作价值信念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诸如价值观选择的困惑、信念与现实的困境以及文化认同的矛盾。针对社会工作的文化背景问题,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应在文化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选择以及自我意识的训练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笔者在汶川县映秀小学20天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为基础,对学校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的介入进行探索。以社工方法协助学校复课为契机,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几方面展开工作,促使他们从沉浸悲痛的困境中走出来,逐渐恢复正常生活;映秀小学于2008年8月27日正式复课。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e sexual abuse of children by persons who work with them -institutional abuse - is a focus of major concern among policymakers, practitioners and the public. Despite this, knowledgeabout it remains limited. This paper presents findings froma study of institutional abuse cases referred to social servicedepartments or the police in eight local authority areas. Whilesuch cases were relatively uncommon and constituted a smallproportion of all child protection referrals, some involvedlarge numbers of victims and abusers. Institutional abuse casesin the present study shared som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majorityof (intrafamilial) abuse cases, but there were also importantdifferences, such as the proportion of male victims and theextent to which abuses used techniques of targeting and entrapment.Contrary to media representations, the institutional abuse reportedhere was not just a problem of children's homes, social workor the public sector, but occurred in a wide variety of settingsand sectors and was perpetrated by a range of occupational groups.If all children are to be protected, then policy and practicemeasures to prevent abuse need to be directed towards a muchwider range of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8.
The independent review of children's social care (2022) has proposed a radical reset of England's children's services, shifting a remote, assessment heavy system towards one that works alongside communities to help prevent statutory interventions. However, notions around the harnessing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o deliver Early Help are often underpinned by assumptions regarding the voluntary, community and social enterprise (VCSE) sector and the ease with which such organization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preventative strategies. This paper reports findings from embedded research within a unitary authority in Southwest England during remodelling of its Early Help service to work more collaboratively with local VCSE organizations. The study generated data from ethnographic observation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with 95 participants, including local parents, service providers, VCSE organizations and Council leaders. The findings illustrate that families value the compassionate, responsive and flexible support available within many VCSE settings. However, differences in practice cultures, regulatory pressures on statutory providers, the need to (re)build trust in communities and sensitivities around power-sharing and resourcing meant negotiating VCSE sector integration was fraught with complexities. Few studies have gained such privileged access to a Local Authority's remodelling of Early Help services, and this paper has significant insights for the debates surrounding the independent review of children's social care (2022) and its recommendation to bring services ‘closer to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