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迈进2011年,政府对楼市的调控一波又一波,力度看似有增无减。而相对应的是楼市交易量和价格的不断探底,房企们可谓风声鹤唳。面对这种持续打压,正经历着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开发商们,该如何保证自身资金链的安全?记者采访发现,开发商们在销售传统的商品之外,正通过深耕产品线而各寻出路。  相似文献   

2.
从深圳,南京的连夜排队买房,到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翻倍,近期楼市回暖的迹象愈发明显。“下行”的楼市大趋势,在持续近一年后悄然转变。  相似文献   

3.
阳光下的阴谋大约从1999年开始,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楼市开始“阳光明媚”,消费者似乎突然沐浴在“阳光”之中,许多房地产老板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项目取名为“阳光××”。地产开发商不但有建造居所的功能,似乎还有向市民播撒阳光的魔力。房地产市场果真有如此阳光吗?事实是,“黑夜有多黑,我就有多黑”。笔者作为一个多年涉足深圳及国内房地产市场研究和咨询的半个“圈内”人,今天终於想与消费者说一说在那些高楼大厦下的“阴影”和阳光绿地上的“阴谋”。之所以有这个勇气,不过是想找个机会帮中小投资者说几句真话,说到底也是出於…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价的猛烈攀升与社会普通阶层人士的购买力形成巨大矛盾,“小产权”房突破价格限制应运而生。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严禁小产权房进入房地产市场,但其往往以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等名义迅速发展起来。解决小产权房的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全局利益和长远目标考虑,以制度创新的办法,既利用有形之手,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调节机制,以求稀缺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合理配置,促进土地利用效率和国民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小产权”一词是针对“大产权”而命名的,具有国家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的商品房叫大产权,而具有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的非商品房称为小产权.现行法律规定,小产权房的流转只有通过将小产权房依法卖给国家,再由国家进行房屋买卖,才是合法的.但从全国来说,这种没有合法产权的小产权房数量十分可观,且没有得到确权,使得社会中有大量的财富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也使这些产权悬而未决无法正常地流转,因此如何合理地解决小产权房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农民利益的保护、城乡均衡发展和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34个大中城市2014-2015年的季度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研究了公积金贷款新政对住房市场销售量价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整体上看,公积金贷款新政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楼市“去库存”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进一步看,首套房和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新政对房价影响均不显著,但对楼市“去库存”均有显著推动作用,且针对首套房的公积金贷款新政对楼市“去库存”的推动作用更大。由此认为,公积金贷款新政能在“稳房价”的同时促进楼市“去库存”,且公积金政策如果加大对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的首套住房政策支持,既可以扩大公积金新政“去库存”的效果,也是改善现有公积金政策“公平性”问题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北京:查禁"小产权房" 2007年6月26日,中国三大门户网站都在头条显著位置,报道了这样一条来自<中华工商时报>的新闻: 今天,在国土资源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国"土地日"大型宣传咨询活动上,北京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安家盛对此回应,北京已下了死命令,从对所谓"小产权"房的局部市场调查,扩大到对全市全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调查,对涉及非法开发"小产权"的开发商作停工停售处理.  相似文献   

8.
短短的8个月时间中央政府出台了三轮的楼市调控政策,一轮比一轮严厉,地方政府也祭出楼市杀手锏。2010年4月17日中央政府出台“国十条”调控楼市,之后楼市进入了几个月沉寂;直到7、8月份楼市又出现上涨的苗头时,中央政府在国庆节前夕(2010年9月29日)又果断地祭出五道金牌,  相似文献   

9.
眼下,受供应量大幅增加、价格略低等利好影响,以至于紧跟汉口之后的武昌楼市,风头正悄悄盖过汉口。即使是老汉口。对到武昌去买房也已习以为常。刚刚公布的"武房指数"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江南的武昌、洪山、青山三个区新房供应量为8781套,占全市总供应量的53.4%,首次超过包括江岸、江汉、矫口三区的汉口地区。更受市民关注的,是价格优势。一季度,武昌区商品住房价格虽与江汉、江岸区房价不相上下,但洪山区以3608元/平方米的均价,对不少工薪阶层颇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小产权房屋日渐增多并受到购房者青睐的背后,是因为土地制度而产生的房地产价格扭曲小产权别墅强制拆除背后,是青龙头村村民既丢房子,又失土地的现实这是一个位于北京市西南郊区的小村子,下起雨来,村里的土路就会泥泞不堪。2007年3月27日,北京市政府强行拆去了这里的85栋小产权别墅,另有59栋别墅被没收。  相似文献   

11.
自国家宏观调控以来,住宅成交日益萎缩,价格开始松动,房地产行业中股权并购、转行事情频发,在库存量大、资金回笼慢等压力下,房企面临降价临界点,楼市拐点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认识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最初在自然法哲学家那里,市民社会是作为与自然状态对立而与政治国家等同的概念;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发展成同政治国家对立但从本质上依附于政治国家的概念;而马克思则把市民社会看成是独立于政治国家并决定政治国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8,(24):33-33
也许有人会问:有两套或两套以上房子的人,养老是没有问题的,只有一套房子的怎么办?其实,有一套房子也一样能够以房养老。为此,笔者还提供了有别于“倒按揭”的五种以房养老方案。方案一:可以采取“卖房”办法筹措补充养老金,但不是卖给外人,而是把房子卖给自己的子女。也就是说,老人可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子女。老人每月可从子女那儿得到一笔退休金补助,而子女也可以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下父母的房子,这将更加增进老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降价促销,10%,20%,甚至40%……楼市冷空气从它的中心区上海向大江南北扩散。谁都知道楼市拐点要来,但房价下跌无论从速度还是深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市场的预期。成交萎缩,市场萧条,逼得房企走投无路,而楼市调控至今,银根紧缩,信贷信托等融资渠道被堵,许多房企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的边缘,甚至出现了“绿城集团即将破产”的;  相似文献   

15.
陈怡 《今日南国》2010,(17):56-58
钱穆对侄子的影响 无锡梅林的东面,有一个叫七房桥的村落。它因钱氏祖先在这里建造了七座大宅,并有一桥将啸傲泾两侧的七房骈连而得名。1912年10月9日,钱伟长就出生在这里。按照乡间习惯,长子出世,照例由父亲取名。但其父钱声一谦让着非要弟弟钱穆给儿子起名。钱穆为此颇动了一番脑筋,最后取了个学名“伟长”。钱伟长5岁时,钱穆已经结婚。  相似文献   

16.
太古房主与克林顿 香港数十层的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其楼(房)价也高的惊人。目前,在中产阶级集中的太古城一带,一套50余平方米的“中套”房房价高达300万—400万港币;富人居住的半山区的房价更高。难怪当地有文章称,香港太古房主个个是百万富翁,其资产已超过美国总统克林顿。 香港楼价虽高,但不同区域不同位置的价格差别很大,因此对于月收入在8000—10000港币的广大工薪阶层来说,买自己的房子并非可望而不可及,但一家人必须为此而过上不少年的紧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中青年夫妇干脆租房生活,图个花钱自在。在香港,租用一个“中套”房的月租  相似文献   

17.
石韵 《华人时刊》2005,(12):11-13
“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句形象的广告语正日渐成为众多都市青年奉行的生活准则。城 市中出现了“负翁”一族,靠向银行举债,提前过上了有房有车的幸福生活。然而,他们的生活,真的 如想象中的那么“风光无限”吗? “举债生活”愈演愈烈 刚刚毕业1年多的小陈现在和几个同事住在一起,各人占据一室。由于大家都有了女朋友,而 且也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但这样一来,一套房子里住了三四“家”,“总是不大方便。”小陈选择了  相似文献   

18.
周进 《社区》2005,(14):61-61
笔者到二手楼市中看楼选房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对5种情况的二手房应谨慎选择,即使要选择这套房子,以下方法也可以作为杀价的筹码:一、“天井梯”式住宅楼。所谓“天井梯”即是在城市中一些较旧式的住宅楼,这些楼宇围合着楼梯而建,楼梯间顶部可以看到天空,形成了类似于井口的格局,这种房子的问题在于大多把厨房窗口开在“楼梯井”中,每天晚上下班回家时,家家户户正热火朝天地炒菜,而所有厨房的味道都排出聚集到楼梯里,饭菜飘香固然有生活气息,但辣椒、油烟却常把回家在路上的人熏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二、非框架结构楼宇。买二手房肯定面临要重…  相似文献   

19.
中低收入者对住房有强烈的需求,但对居高不下的价格却只能望房兴叹,这种住宅市场中的无效需求造成了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而此假象又加快了住宅价格的上涨。住房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老百姓买不起房已从经济问题演变成为社会问题。现针对商品房价格上涨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房屋梯级供应可以起到平衡供求关系,抑制房地产价格异常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就在不久前结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发出了2012年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的声音。这让不少人对未来的楼市益发悲观,提出了楼市“寒冬论”。不过,却也有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认为,目前已悄然放宽的金融政策,也许将是未来楼市的转机。那么,未来的楼市是究竞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