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在祝允明的古文观中,明道、宗经与抒发性情的文学思想相提并重,师古与师心的观点也同时相提;他提倡行文时当“文被质”,同时又注重文质相协;平揽十代之文而于唐后之文又极其呵斥;在文风方面,他追求典雅敦厚的风格,而实际创作则又多有激扬刚猛之言。  相似文献   

2.
3.
所谓民众观,是指对民众的认识、看法和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着重探讨蒋介石的民众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内容和实践状况。由认识到民众的积极作用,到着眼于对民众的改造和教育。不同时期蒋介石的民众观是不同的。总之,蒋介石的民众观是矛盾的,它承继了儒家思想的君民观,有其理性的一面,但又是专制的而非民主的,且带有浓厚的党性色彩。  相似文献   

4.
费孝通的美国观在战后自由主义者中颇具代表性,彰显出鲜明的二重性特征,即对美国文化的认同推崇与对其民主及对华政策的反感批判.这反映了他对美国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在五四运动至大革命失败这段时间,他直接或间接的领导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起初阶段,陈独秀对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全面和深化的过程。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工人运动遭到一系列的挫折,而陈独秀对工人运动的信心和前途一度产生动摇和怀疑。在工人运动处于蓬勃发展或者遭受挫折的不同时期,陈独秀工人运动思想也随之发生转变。陈独秀工人运动思想的形成和变化发展,一方面受到他自身个人因素和当时革命运动形势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共产国际的领导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孔教问题再度成为思想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坚决主张孔教非宗教论,并以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为缘由,提出"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的主张,对孔教运动大加鞭挞,反对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对孔教的认识和批判不是立足于文化意义,而是立足于政治层面上。经过近九十年的风雨变幻,对陈氏的孔教观念重新加以反思和检视,无疑会带给我们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对旧戏的态度经历了三个时期 :大力批判期、提倡改良期、竭力弘扬期。其中贯串着民众立场这条线 ,本文分别对以此为线的这三个时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民生生态观,是他在深入考察中华传统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生态意识因素和借鉴西方生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民生性是贯穿孙中山的民生生态观的一根主线.孙中山的民生生态观具有二重性,既包含了许多积极可贵的因素,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深挖其正确内核,剖析其不足,对当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方传说艺术化、审美化地反映了独具历史底蕴的民众生存观。这种生存观主要通过对理想的自然生存空间的追求和政治生存环境的探索两个层面来体现。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爆发后几年,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五四作出了初步的解说。他们极力凸显其政治意义,赞扬五四政治运动中“直接行动”的精神,昭示了马克思主义者把五四视作一场“革命运动”的萌芽和共产党人五四激进革命话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和担任五届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为中共安徽早期组织的创建和肇始作出了重要贡献.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安徽建党提供了理论武装,培养革命骨干为安徽建党储备了干部资源,领导中共中央为安徽建党提供了组织保障.陈独秀影响了一大批安徽先进分子信仰马克思主义、为安徽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党的骨干力量,以及领导创建了安徽第一个城市党支部、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第一个省级党的领导机构.因此,陈独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也是中共安徽地方早期组织的发轫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伟大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中共的对台政策几经嬗变,形成当今的格局.其政策主线是谋求大陆与台湾的统一.建国初期,中共试图以武力解放台湾,即通过战争方式谋求中国的统一.其后,中共对台政策从单一的武力解放变成武力解放与和平解放两种方式并存,争取和平解放.并以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再后,中共放弃解放台湾的提法,不再要求台湾放弃资本主义制度,在谋求海峡两岸统一的方式上,立足于和平方式.除非出现台湾独立或外国势力将台湾分裂出去等事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是一门专门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自身发展壮大规律的学科,建党以来党的建设的学科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民主革命时期对党的建设学科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建设学科的逐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学科的日益完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学科步入独立化发展新阶段.党的建设学科发展为党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它继承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立足中国实际,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解决了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机统一,创新了党的领导和建设理论;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的丰公开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创刊后就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介绍共产党的知识,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广泛报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编译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建立情况,在建党过程中作了广泛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精神被动到精神主动的伟大转变。在理论维度上,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主动特质、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关于精神主动的理论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主动的重要论述,为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的伟大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构筑。在历史维度上,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掌握精神主动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进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接续探索,不断推进人民精神主动水平的提升。在现实维度上,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精神状态的彻底转变,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建设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凝聚起空前团结统一的中国力量。在未来维度上,中国人民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对于更高水平精神主动的接续探索,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入推进为前提,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基础,以坚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为支撑,以坚持开放视野为保证。  相似文献   

17.
浅析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对湖南建党建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和森是系统传播列宁建党学说的先驱者之一。他对湖南建党建团的重要影响表现在催生创始人、准备骨干和提供基本原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立党之本,党的先进性内涵丰富,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决定党的命运和前途的根本性问题,是党长期执政为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党的历史方位的三大转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第一大转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的第二大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从领导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的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而使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党"的第三大转变。科学把握党在各个时期所处的历史方位,对于我们认识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稳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这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大决策.在党的"三大"前后,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作为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积极探索者,与国民党建立党内合作的决策者和在统一战线中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行者,为这次大会取得成功并推进中国革命事业作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