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的新政策新措施,明确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展望2009,围绕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热点,从中央到地方传递出的"更大力度改善民生"信号给人们带来更多温暖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9,(7):28-29
2008年末.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的新政策新措施.明确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2009年各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教育、医疗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热点.都传递出了“更大力度改善民生”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6.9%,25年来首次低于7%。经济增速下降导致各级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进而会影响到民生投入增长和民生改善。与此同时,经济增速下降对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面对这一形势,201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以"经济下行背景下的民生关切"为主题,继续开展民生满意度电话调查、民生关切点入户调查、民生客观指数编制,及相关专题研究工作。综合来看,城乡居民对各领域的民生满意度基本稳定,对政府服务满意度继续提高,对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按照中央"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总要求,荣昌县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面推进民生事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实办好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切实做到把实事办在点上、  相似文献   

5.
201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以"经济企稳背景下的民生发展"为主题,继续在全国开展近5.1万份样本的民生满意度电话调查、在安徽等8个代表性省份开展近1万份样本的民生关切点入户调查、编制31个省份的年度民生指数以及就业等相关专题研究工作。电话调查和入户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企稳,民生改革措施力度加大,民生投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民生整体满意度普遍上升,对12个民生领域的满意度均呈上升态势。城乡居民民生关切主要集中在收入、医疗、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领域,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依然存在不同诉求。民生指数测算结果表明,过去5年31个省份民生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不同民生领域和不同区域的改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建议积极回应经济企稳时期的民生关切和民生诉求,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夯实民生之本;坚持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壮大民生之源;坚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民生之基。  相似文献   

6.
<正>大至一国,小至一县,发展的主体是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解决好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得实惠,并不意味着会自然而然地赢得民心。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既要抓好民生工程,又要抓好民心工程。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民生政策越来越好,民生投入越来越大,民众受益越来越多。但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并未因物质的丰富、民生的改善而拉近,反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反复强调要扩内需、保增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力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的目标,是否意味着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可以暂时放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呢?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生调查2018综合研究报告——新时代的民生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作为民生工作重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各领域民生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民生满意度总体不断提高。从"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各年度的调查结果看,2013~2017年,城乡居民对于生活整体满意情况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一般"的比例均保持在90%左右的高位;对未来的信心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2016年及2017年连续上升,2017年对未来"很有信心"、"比较有信心"和"一般"的比例达到90%。同时,城乡居民对民生各领域的满意度总体不断改善。其中,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和居住地环境的满意度得分提高较快;就业、住房、社区公共服务、司法公正、交通等满意度得分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保障、政府服务、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满意度得分稳中有升。特别是,随着食品安全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民生短板得到切实加强。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民生关切和诉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2017年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家庭生活的关切点中,排第一的是收入水平,选择比例为29.2%,较2016年上升0.9个百分点;其次是医疗服务,选择比例为12.2%,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住房和养老并列排在第三位。对于社会环境的关切点中,排前两位的仍然是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尽管2017年城乡居民对这两个领域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治理仍然是城乡居民的强烈诉求;改进交通出行位列第三。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养老保障、政府服务等领域,广大群众都有一些具体的关切和诉求。从民生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各省份不同方面民生指标改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居民生活指标区域之间的差距继续缩小,但缩小的幅度在降低;公共服务方面不少指标没有延续均等化趋势,发达地区改善得更多;公共安全方面,部分东部沿海地区改善更加明显;生活环境方面,东部沿海和东北部分省份的改善程度较其他地区更加显著。在新时代,需要在科学把握城乡居民民生满意度、民生关切点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积极回应具体民生诉求,着力解决民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民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2,(37):28-31
十六大以来这十年“中国发展进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坚持民生优先”,中央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发展成果初步实现了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力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开创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标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投人民生资金累计达到33.8亿元,年均增长35%,远超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70%。  相似文献   

11.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哈尔滨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民生投资情况的回顾和总结,找到民生投资增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民生投资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县级政权处于城乡接合部,属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体,其履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职责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和城镇居民能否享受到党的十七大安排的"民生盛宴".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让民生政策落地、办好民生实事是树立群众观点、落实群众路线、实现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梁平县运用"三不评估三不实施"方法,以实际行动和具体事实,对保障民生的智慧与能力、改善民生的水平与效能做出了满意回答。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2,(10):26-27
两会期间,对外公布的《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合计1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  相似文献   

15.
课题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民生工作得到改善,但省份间的民生水平差距较大并有扩大的趋势。电话调查和入户调查结果表明,半数以上城乡居民对当前生活"很满意"或"非常满意",7成以上对未来"很有信心"或"较有信心"。分领域看,城乡居民对社会治安、社会保障、教育的满意度较高,对就业、收入、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较低,多数居民认为过去1年政府在治理腐败方面有改善。调查还表明,约有10%的居民对生活不满,主要集中在低学历居民、低收入家庭、非正规就业者、无房户等群体,其改善住房状况,提升就业质量,加强社会保障的意愿较为强烈。各级政府应积极回应城乡居民关切,加强重点领域的民生工作,尤其是要切实保障和改善不满意群体的民生工作。  相似文献   

16.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07年以来,合肥市始终坚持"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的发展理念,奋笔疾书合肥民生事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增加民生投入,夯实工作基础,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又好又快实施,民生年年有改善,百姓处处得实惠,在构建和谐合肥建设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正>改善民生,是十七大提出的一项伟大战略目标,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兴邦的基本方略。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民生的确是一种境界。改善民生是一种人本境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质上是"民生如天"的人本境  相似文献   

18.
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再一次将解决民生问题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每逢岁末年初推出一批惠民工程、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已成为各级政府彰显民生的"规定动作"。  相似文献   

19.
改善民生、造福百姓是各级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近年来,我们姜堰市坚持"民生以富民为先,富民以创业为先"的理念,持之以恒造舆论、搭平台、抓服务,使全市创业家庭数与总户数的比例从2003年的1∶14提高到2006年  相似文献   

20.
李先广 《决策探索》2014,(14):35-36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镇化的发展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社会快速变革、民生加快改善的重要内驱力和新的引擎。因此,研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民生改善之路,对于促进我国民生的改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