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循环经济的实践过程看,发展循环经济将日益凸显人的类存在物本质:其思维方式使人日益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其生产方式使人日益成为"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其生活方式使人日益表现为"自由的"活动存在物.从循环经济的发展结果看,循环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所必需的客观条件:循环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物,因而也是全面地追求和创造理想世界的存在物。人不但按照效用原则一功利尺度、客观原则一真理尺度和社会原则一善性尺度去建构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自己的对象世界,而且总是满怀深情地按照美的尺度去全面地建构自己的实践活动和塑造属人的理想世界。(一)按照美的规律、美的尺度、美的理想去进行实践活动和塑造对象世界,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基本标志之一,也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生产”活动的一个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中提出了“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著名论断。他指出: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  相似文献   

4.
从人学视角看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哲学开辟了一条真正经验式的、以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为鲜明旨趣的全新存在论致思路径,拒斥了任何脱离存在物的具体特性、存在方式和抽象谈论"存在"问题的形而上学企图,从而既超越了传统哲学家的形而上学实体论,也超越了海德格尔等现代欧陆哲学家的形而上学存在论.他的这一存在论革命,反映在人学现上就是:以关于人的三个规定性(自然存在物、对象性存在物、群体存在物)的人类学具体分析为逻辑起点,深入到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经验分析,发现了人的两种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既是活动中的存在物,也是关系中的存在物,进而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实现了人学的根本转换.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自由观的再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  人是从动物界进化、分离、提升出来的 ,但人一经完成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分离、提升的过程 ,使人作为人存在时 ,便不能再还原为自然界中的人了。这正如物质世界的运动 ,较高的运动形式是从较低的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 ,较低的运动形式是较高的运动形式的基础 ,但不能将较高的运动形式还原为较低的运动形式。人作为人存在时 ,尽管在人身上动物性自然特征仍然依稀可见 ,但人已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 ,而是双重的存在物 ,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 ,同时也是一种族类的存在物。人作为一种族类存在物 ,其特性与本质较之纯粹的自然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原则。人既是感性的存在物,也是理性的存在物。因此,单纯以情感欲望或道德理性作为价值的标准都是片面的,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7.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逻辑起点和主要对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一种自然存在物;其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性;再者,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一种精神存在物;此外,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 同时也是实践存在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开放的人;最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具体的历史存在物.  相似文献   

8.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根源于人的本性,是构成人的各方面的质素、成分。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物,人同时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人的素质的提高包括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各个方面,但决定人的素质的根本是人的思维认识能力和精神创造力。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人学不仅是以人为研究主体的哲学,而且是以人为研究客体(对象)的哲学。人不是任何一种片面的存在物,而是一种全面的存在物。换句话说,人是生命的、文化的或社会的存在物。但人学却在关注人的社会或文化等等的属性时,忽略了人的自然生命的属性,或者将这种属性交付给有关人的自然科学的研究。而哲学以及人文科学的研究则忘却了人的自然生命的属性。从而,灰色的理论变得更加灰色了。“生命人学”的提出就是要对抗这一理论现实  相似文献   

10.
<正> 人是来自于自然界的高等动物.但对于文明时代的一切人来说,与其说他们生活在一个自在的天然世界的“怀抱”中,倒不如说生活在一个由他们自己塑造过的越来越人化着的感性世界里.人类在世代相继的辛勤劳作中,既立足于天然的物质世界,又不断地为自已塑造着这个有别于天然世界的属人的、感性的对象世界.当然,人类在现实地创造着这个人为化的感性的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也同时,现实地创造和完善着人自身.离开了实践创造活动.既没有这个直面于人的现实的感性世界,也不会有作为文明人的人.现实的人,就是实际活动着的人,是不断实践创造着的存在物.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文化学视角来看,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创造着的存在物。人不但创造着一个有别于天然世界的人为化的感性世界,而且也创造着作为人的人。那么,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根据何在呢?以往,人们在论及这一问题时,一般只从人——主体本身方面去回答。这当然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根据,显然在于人自身。但是,由此而忽视或无视实践活动的客体性根据,也是片面和有害的。我认为,实践的客体性根据,实质上就是实践活动的本体论根据;探讨实践的客体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多次提到,作为“类存在”的人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能动的存在物,而且还是受动的存在物。“受动的”(leidend)这个术语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理论。费尔巴哈对这个术语的解释为马克思全面阐释人的本质以及人类本质力量的全面实现提供了理论根据。费尔巴哈认为,当人感觉到自己是个体的、有限的和感性的存在物时,他实际上所感到的是自身的周围环  相似文献   

13.
李友钟 《理论界》2014,(9):84-87
共生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共生体现在细胞内共生、个体内共生、种群内共生、生物圈共生、地球共生。共生是物种产生的重要源泉,共生也是物种进化的重要机制。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自然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与非人类存在物之间、人类社会内部也是共生关系。本文梳理了自然界共生的类型,并由人的自然属性的共生性出发,论证了人与非人类存在物以及人类社会的共生性。  相似文献   

14.
人改造对象和自我的本质力量,根本性的不是人的体能而是人的智能。创造对象世界的实践过程不过是人的智能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实践只是人的智能的显化、表现和确证。正如马克思所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6页)从这个创造世界的实践论思维方式看:人的智能是因、是源、是本质,是潜在的本质力量,而实践是果、是流、是现象,是显化出来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曾结合当时的工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工业实践的结果与人的心理智能的关系:“我们看到,工业的…  相似文献   

15.
“老实说,人是什么?”海德格尔认为,一切存在物之为存在物,其价值是完全相等的。并没有理由把所有存在物之任何个别,包括人,拈出来给予特别崇高的位置。比起他的要征服自然的前辈来,海德格尔显然聪明了许多,他把人们从与自然相对立的陷阱中解救出来。然而,同庄禅“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观和理想人格本体相比,这位西方哲人未免太冷静,也太伤感了些。在这个宇宙和人的本体认识上,庄与禅是共通的,禅可以说是发展了的庄学。  相似文献   

16.
人的本质及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以及认识、思维的主体与周围的世界发生联系,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又是内在统一的体现于人的活动中。因此,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本质便是以劳动为基础,在人的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人的各种属性的综合  相似文献   

17.
"类"是费尔巴哈的哲学术语,具有种类、共同属性、群体以及人的本质等多重含义。费尔巴哈使用这一哲学术语,比较完整地揭示了人的属性。马克思在早期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中,引用了"类"这一概念,但在"人是类存在物"这一表述中,赋予了"类"以新的内涵,即生产活动。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论述,"人是类存在物"只是一个阶段性结论。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的生态视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传统人文视野的局限,人类将生态环境中其它的存在物拒于人文关怀的门外,而以利用自然物创造实用价值为基本目标。这种单向度的发展使生态状况日趋恶化,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人文精神在现今阶段的发展就是要开拓人文关怀的视野,确立共同体的意识,让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存在物都享受到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的人学理论,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人学革命。马克思的人的存在论包含四个维度: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人的起点,自然赋予人生命,给予人生产生命存在的材料;人以自然界为对象开展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本质以存在的形式展现出来,确证了人作为对象性实践存在物;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人的精神生产越来越具有相对独立性,人成为精神生产、传播、承载的主体和载体即有意识的精神存在物;人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不断突破"受动"(自然和自身种的限制)追求自由,进而"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解基础上的个体与类斗争的真正解决即人的解放,确证了人作为普遍的自由的类存在物。  相似文献   

20.
关于什么是人性的问题,马克民有一段比较直接的论述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马克思的人性论实际上是一种需要论,马克思的哲学实际上是一种科学的人性论或科学的人本主义哲学。每个人的人性首先取愉于他直接或间接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发生的交往关系。每一个人都是历史和理想的存在物,理想是对比现实更好的未来的向往,正因为有这种向往,人们才会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