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波普尔哲学的后现代性挖掘,是在后现代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前提下,以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经历的社会—历史、文化和后现代的转向为着眼点,运用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循环"的方法整体把握他的理论体系,以检视出与后现代具有的"家族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在波普尔的哲学体系中能够得到体现,只是体现程度有所不同,更确切地说体现为秉承真理客观性并追求真理,以及对形而上学提出限定性反驳的一种调和的反对本质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科学的出现,引发了对后现代科学的哲学思考,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值得关注。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理论渊源是认识论中的整体论和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理论。后现代科学哲学具有反对同一性、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否认真理的存在;摒弃形而上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近三百年来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大体可分为现代、当代和后现代三个阶段,前两阶段属于广义的现代阶段、现代哲学(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特征是突出镜相说的认识论和本质与现象二元化等级制的本体论、当代哲学(19世纪中叶至本世纪60年代)分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人文主义思潮推出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科学主义思潮推出图象说的语言哲学。后现代哲学(本世纪60年代至今)以解构主义为代表,从语言观出发.批判理性中心论,否定语言符号代表它之外的存在的观点,否定所有现当代哲学。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科学哲学》是山西大学郭贵春教授的最新力作 ,是作者多年来持续地研究西方科学哲学和科学实在论的又一成果 ,该书除序言外共有六章。第一章 :后现代趋向的本质 ;第二章 :后现代理论的演变 ;第三章 :后现代性与科学实在论 ;第四章 :后现代性与测量 ;第五章 :后现代性与哲学的选择 ;第六章 :后现代性与方法论传统。该书所论述的主要内容是 :1.揭示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及其本质 ,这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和主旨。该书对“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性”做了深刻理解和界定 ,进而创造性地提出“后现代科学哲学”和“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论述了“真理一元论”和“真理多元论”是两种对立的真理观。全文共分三个部分:一、从对真理的“元”和真理本性的分析中,论述了“真理一元论”和“真理多元论”的对立,即是列宁指出的关于“有无客观真理”和“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这两个问题的对立;二、分析了我国的“真理多元论”与西欧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主张的“真理是多元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三、对“真理多元论”者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了剖析和评判,指出他们是由否定客观真理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的客观性;由否定绝对真理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的绝对性,从而使自己置于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完全对立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从后结构主义与诠释学的交融中探讨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哲学诠释学新学派的社会科学观,不仅是诠释学哲学化所导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的表现,也是哲学后现代转向或哲学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结果,更是哲学诠释学自身开放性的体现.论文通过对“重演”与“差异”概念的讨论揭示激进诠释学解构社会科学传统形而上学基础之目的;通过阐释“在流动中生活”的激进诠释学观点,勾勒“更加激进”“更加冷酷”的诠释学全面解构社会科学的始基、范式、主体、对象及真理等相关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前,法哲学思想界对法哲学的学科性质歧见很大,有着各不相同的“法哲学”观。法哲学是关于法(律)现象的抽象本质和存在根据的学说,其实质就是法的形而上学,其他的诸种“法哲学”观均有悖于这种法哲学的一般本质,都是一种非哲学的“法哲学”观,不足称之为法哲学。  相似文献   

8.
在《论哲学“三态”》提出原生态哲学(即智慧哲学)、对立哲学(即形而上学哲学)、和谐哲学三种理论形态的基础上,对哲学“三态”作进一步的探讨与阐述,主要包括关于“轴心时代”产生的文化根基及其历史性发展,西方形而上学哲学和中国和谐哲学的形成及其核心理念与基本特征,以及中西文化哲学的根本差异。西方哲学的本质是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本质是天人合一。西方哲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分割”与“对立”,是树立斗争的哲学;而中国哲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整体的“统一”与“和谐”,是对立统一的哲学。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思想以对存在的独特运思而展开,在这种对存在的追问中,海德格尔认为传统的哲学———形而上学终结了。形而上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哲学的终结,哲学不会结束。传统的哲学一直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任务,传统哲学的真理观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符合论”。追问存在与真理是海德格尔的双重任务,但海德格尔追问的方式与传统哲学根本不同,对真理的追问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哲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波普尔的实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实在论的含义比较模糊,但实在能通过真理、可检验性等概念在语义学中得到严格的规定。波普尔并没有很好地理解塔尔斯基的真理定义和语义学方法,他的第三世界理论建立在一些语义学概念的误用之上。实际上,从波普尔确认的哲学前提出发,语义学要求他应该是“内部实在论”者,而形而上学实在论却是他所信奉的先验教条。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身份——哲学的非哲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史上,从柏拉图起,“哲学”一词就意味着召唤人们追求超感性的实在而疏离现实的感性世界,“哲学”成了“形而上学”的同义语。柏拉图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中世纪的基督教形而上学和近代哲学创始人笛卡尔的主体性形而上学(主体性哲学)都不过是柏拉图主义的变种。但是,同此种意义的哲学之发展相伴随的,是对形而上学的不断批评的历史:从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起到近代哲学家休谟以至康德、黑格尔,都对这种旧形而上学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批评。黑格尔所提出的现象学观念“关心事情本身”和“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的著名命题,使他成了以反传统形而上学为主要特征的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代现象学的先驱。海德格尔以时间为存在的本质,宣告了崇尚超感性世界的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哲学”的终结,强调今后的“思之事”(与旧的“哲学之事”相对立)应是崇奉时间之内的现实有限性,而又注重“有限的超越”。哲学从此由疏离人生的超感性的天国下到了具有诗意的人世,西方现当代哲学正以不同形式实现着传统意义的哲学之非哲学化,亦即哲学的现实化,哲学在其他非哲学的人生活动如科学、道德、审美等活动中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哲学的仙女,作为对人生各种凡俗活动的理性反思和追问之学,既来自人生,又高于人生。哲学永远在仙凡之间翱翔。  相似文献   

12.
形而上学的终结与古希腊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形而上学的终结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认为苏格拉底从“如何”向“是什么”的问题转变,导致了以假定为基础的柏拉图理念哲学,从而使形而上学在形成之初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西方现代哲学家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所谓形而上学的终结,批判和否定了柏拉图的理念哲学,表现出与前苏格拉底哲学的呼应。但形而上学的终结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古希腊哲学的开端,而是企图克服形而上学的困境,并由此展示出一种新的哲学。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至少有三个渊源:后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科学观。后现代科学观具有六大特征:反基础、反本质、反表象、反理性、反价值中立和“怎么都行”。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既要汲取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有益元素,也要警惕它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反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哲学理论缺少哲学根基和逻辑合理性,以此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掌控权来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根基。反马克思主义者把哲学等同于形而上学这是造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错误评价的重要原因,从形而上学的视域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不科学的。评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否为哲学理论要从哲学的本质特性来思考,划清形而上学和哲学界限是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基础。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是否符合哲学特质,只有从哲学性质出发来对问题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保证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核心,是马克思所实现的"划时代的哲学变革"。这一哲学变革并非简单地否定本体论,并非简单地将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为无根基的实证科学。而是从传统形而上学中拯救出本体论,并赋予其新的内涵。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以社会存在的客观性颠倒了传统形而上学,并将客观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相结合,消解了一切历史唯心主义,实现了对人之现实生存的本体论关照;同时又将本体论与辩证法相结合,赋予了本体以社会历史性,进而通过社会存在的改造与变革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历史唯物主义使哲学真正具有了科学性,实现了真理与价值、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即真正历史科学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波普尔政治哲学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社会制度和社会进程必须依照个人及其关系和行为的无意识结果来阐释.他企图以这种方法论去取代、吞噬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方法论整体主义.但是,个人主义方法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方法论论证模式,在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抗中已经出现逻辑上的混乱,因而使自身置于不能自拔的困境之中.波普尔方法论个人主义陷入困境的全部症结在于其原子式个人主义的哲学根基,原子式个人主义暴露了沉沦于现代形而上学建制的自由主义理念的弊病和根本缺陷.马克思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宣告了波普尔政治哲学方法论的终结.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两大后现代性的特征,即拒斥形而上学和辩证批判的方法。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关注人类现实生活,主张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但并不反对主体的存在;它立足社会实践,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建立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但并不是建立一个主客不分的混沌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 2 0世纪的各种后现代理论中 ,德里达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后现代思想家 ,他对传统哲学的在场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所做的强有力批判以启示录的语调宣告了哲学的终结。那么 ,哲学终结之后 ,哲学家何为 ?哲学终结之后 ,哲学写作与哲学阅读还有可能吗 ?本文试图就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谈一下“终结”之后的哲学或者说“后哲学”的写作与阅读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维特根斯坦和马克思都从各自的角度和方法深度解构并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但维特根斯坦仅仅诉诸逻辑与语言分析,终归难逃形而上学的“樊笼”,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哲学;而马克思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的阶级基础,使哲学成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全面超越了近代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阶级偏见与局限性.从价值论层面看,西方哲学危机其实是现实危机的表现,一味从逻辑与语言层面去消除哲学危机的企图,只不过是“精神贵族”自娱自乐的游戏而已,难以“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20.
哲学在今天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其关键是要突破传统形而上学的致思进路,开辟哲学非形而上学的新进路.这一新的进路就是要转向现实生活世界,以现实思想作为哲学反思的对象,以对现实思想的批判与建构为目的.如此一来,哲学才能重新获得自己的现实功能和意义:一是通过思想批判而防止思想的僵化,推动思想的变革,保持思想的活力;二是与科学一道构成一种超越利益主体立场的真理向度,从而为现代民主制度提供一种必要的补充;三是突显和张扬生活之为生活的反思特性和创造本质,从而有助于维护与促进人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