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白在20世纪90年代的写作具有抗拒淹没的革命性意义。这种革命性意义在于她以女性个人化的写作姿态,颠覆了男性写作传统中确立的女性美标准、女性故事的主题和情节模式,她对女性之躯的大胆书写,更是对男性写作地有力反抗。  相似文献   

2.
尽管曼斯菲尔德不愿自我标榜为女权主义者,但她的作品中却呈现出深刻的女权主义思想。借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评析曼斯菲尔德的女性写作,指出曼斯菲尔德是在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体验方式,用女性话语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性别视角下的疾病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清-五四以来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女性疾病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国家和阶级特征,现代文学中男性笔下的女性疾病也只是他们进行各种想象的工具和载体,因此,"他者"书写下的女性疾病是符号化和功能化的.女性疾病的自我书写是经验化的,它是对男性赋予女性经验的一种反抗和颠覆.当女性在她们的创作中以主动的方式言说疾病时,疾病就不再是一种社会、文化强加到她们身上并且要摆脱的命运,而是她们不得不领受的生命处境.  相似文献   

4.
林芬  李乐平 《南方论刊》2015,(2):94-95,84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变革,孕育了一代作家。庐隐作为新式女性,常以感伤哀婉的抒情笔调,抒写觉醒的知识女性在社会奋斗、爱情追求途中的种种坎坷与不幸。她举起悲哀的旗帜,向着丑恶社会发出自己的呐喊,于悲苦中不忘询问人生出路,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庐隐对"五四"时期女性生存困境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发掘出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困厄和悲哀,但她并非为悲哀而写悲哀的作家。相反,她是通过描写悲哀,寻求精神力量来抗争悲哀,以泪眼探寻生命真谛。她利用"悲哀"意识来唤醒沉溺于现实的人们,鼓励人们正视现实,鞭策人们转变观念,指导人们勇于反抗,积极倡导个性解放与自由。  相似文献   

5.
《占卜者》:女性的自然回归之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加拿大当代经典小说<占卜者>,对女主人公莫拉格与自然和男性的复杂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莫拉格的一生就是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依恋自然、逃离城市、反抗男权、回归自然直至融入自然的过程.小说体现了女性和自然问密切的精神联系以及对男权价值等级观念的反抗,蕴涵着浓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民俗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中歧视和压迫女性的内容却影响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步伐。以山西太原农村为例,梳理当代农村女性从出生到去世各个阶段在民俗文化中的弱势地位及影响,分析其原因既有由于风俗和生理,使婚姻对女性的牵制力大于男性,男性基于自卑心理之上的强权需求;又有父权制社会下的封建强权风俗一直在压制女性,而女性则缺乏自觉意识和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女性追求自由平等、人格独立;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追求经济独立,确定社会主体地位方面探索“五四”新女性在五四思想文化背景中从觉醒到反抗到无路可走的心路历程,对“五四”妇女解放运动进行反思与探索,以期揭示女性意识的彰显和遮蔽,再现“五四”背景中女性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文化转型时期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鲍令晖是一位富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女诗人.她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出发,以女性的视角审视爱情婚姻,所创作的爱情诗具有女性感受的独特性、认识生活的深刻性和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在男性占有绝对话语权的时代环境下,她的爱情诗在对爱情婚姻的认识和理解上与男性社会具有某些不同,从而真实地传达了女性内心的呼声.相较而言,在性别意识上她的爱情诗更能代表女性,并以其思想情志的深刻、丰富和独特超越了某些男性诗人的作品,而达到了那个时代思想观念的前沿.  相似文献   

9.
黄伟珍 《理论界》2009,(4):168-169
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荆棘鸟》中的玛丽&#183;卡森的“妖魔”化的形象充满了悖论,一方面她用毕生的精力坚定不移地解构了父权传统中给女性定义的“天使”形象,试图以此颠覆男性话语权,然而她这种反抗在很大程度上无视女性自身的特点,无视两性的差异,不过是以“他”者身份闯入男性主流领域,不但不利于女性话语主体性的建构,反而不自觉地充当男性话语权的实施者。继而不可避免地否认了女性作为主体存在的可能性,甚至巩固了以男性主流话语的单一性和排他性。  相似文献   

10.
1883年英国桂冠诗人阿尔弗莱德·丁尼生发表叙事诗《夏洛特姑娘》,该诗折射了维多利亚时代男性心中的理想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禁锢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困境,以及试图挣脱男性神话的女性的欲望与挣扎,失败与毁灭。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独特视角探讨诗中夏洛特姑娘的幽居形象,以及深入了解受困于重重社会道德伦理樊篱中的维多利亚社会中产阶级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性别角色、女性意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