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中的中国刑事司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秉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1):1-8
中国现阶段强调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这一政策要求刑事司法秉承保障人权、和谐司法的理念,遵循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和正当程序原则,正确运用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各项制度,妥善进行刑事司法制度创新之尝试,大力改进刑事司法工作机制。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司法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夏进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1-23
从司法实践分析,刑事政策一向是我国刑事司法的重要指导原则,理论界关于刑事政策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目前来看,学者关于刑事政策的研究主要围绕刑事政策本身及传统的理论命题,对刑事政策学和教义刑法学的结合关注较少。当前我国强调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通过将刑事政策学与规范刑法学的有机结合,可以为罪行规范的解释和刑事责任的认定提供新的导向,进而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转化为审判实践中的操作。 相似文献
3.
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我国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政策,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检察机关在贯彻这项政策时存在着执法观念滞后,宽严尺度把握不准,办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执法考评不科学,矫治机制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协调,执法力量不足等,只有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时策,才能更好地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4.
5.
齐晓伶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66-70
现阶段的中国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思想引领之下,强调实行并进一步完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这一基本刑事政策作为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基本刑事政策的延续与调整,将科学地纠正“严打”政策,有效地应对各种形态复杂的犯罪现象,坚持和谐的司法理念,遵循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从根本上提高和完善社会主体的道德素质,人文关怀、维护人权自由平等、保障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梁涛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5-11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顺应社会形势发展,在刑事领域内作出的政策性安排,它标志着我国法治文明的进步和刑事法治的完善。这一刑事政策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刑事运作的重要指导和精神理念。深入研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科学内涵及其精神理念等问题,对于推进我国刑事法治建设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尽管目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被定位于刑事司法政策,但该政策在理论上应当是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执行政策三位一体的基本刑事政策.作为刑事立法政策的宽严相济,应该不仅包括刑事实体法方面的政策,而且还要包括刑事程序法方面的政策;为刑事司法政策的宽严相济,是指在侦查、起诉和审判的过程中,侦查机关、起诉机关和审判机关在适用刑事实体法和刑事程序法时应当遵循的政策;为刑事执行政策的宽严相济,则主要表现在监禁和死刑的执行两个方面,在现代刑事执行制度中,必然是监禁与非监禁化、行刑人道化、行刑社会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传统刑事司法制度把对罪犯的刑事制裁视为社会正义的最终实现,同时强调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以期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双重价值,但往往忽略了对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当前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同等重要的理念下,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问题备受关注。恢复性司法作为传统刑事司法的有益补充,对保护被害人的权益有着积极影响,如何通过恢复性司法保护刑事被害人权益也已成为刑事司法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于刑法中,但作为指导刑事立法的刑事基本政策,该政策在我国刑法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但是,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要求看,我国刑法对该政策贯彻还不完全到位,尚有诸多方面需进一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0.
张云波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9-2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刑事政策的新发展。从背景上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对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严打政策的理性反思,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目标的有力回应。 相似文献
11.
周建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52-57
刑事司法政策的批判性源自公共政策批判理论。不管是作为一种公共精神还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公共政策批判都为公共理性在公共福利的追求中保留了相当的地位。根据公共政策批判理论,刑事司法政策批判,不仅主张多元的刑事司法利益,而且将多元、普遍的刑事司法批判作为刑事司法民主、进步的标志。因此,现在的刑事司法政策研究(包括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仍然存在突出的批判不足问题。尤其是风起云涌的群众司法批判经常越界,这应当受到法律知识和法治原则的严格规制。 相似文献
12.
恢复性司法及其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东根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60-65
恢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存在着许多区别。其最主要特征在于恢复性,是一种通过恢复性程序实现恢复性后果的非正式犯罪处理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以和平方式,在当事人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解决刑事冲突的新途径。恢复性司法现已在西方诸多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同样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和西方国家均不乏宽严相济的思想和规定,刑事政策变迁及适用离不开当时的客观环境.现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发展轨迹最终将体现在刑事立法的相关规定上,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规定的修改.具体地,在刑法上应将宽严相济写入刑法总则、缩小死刑适用范围等,在刑事诉讼法上应规定沉默权、规定刑事和解制度等;在未成年犯罪刑罚立法上应对未成年犯限制或者禁止某些刑种的适用,建立未成年犯缓刑制度,取消未成年犯罪记录等. 相似文献
14.
姜涛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76-80,85
不抵触原则作为刑事政策实施的基本规则,并非主观臆想,因其明确了立法与司法不得违背一国基本刑事政策的精神、理念与规则,否则应属无效立法或司法,因而有利于增加刑事政策实施的信度、提高刑事政策实施的效度以及降低刑事政策实施的难度。也因此,应把是否抵触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检验刑事立法的标准,应在刑事司法中融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精神与理念,并且把不抵触原则作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施绩效评估的黄金准则。 相似文献
15.
马春晓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108-112
我国刑事政策研究和设计通盘移植西方,同时刑事政策长期存在工具主义的倾向,因此导致刑事政策的信仰困顿。当前,我国致力于建构和谐社会,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了由"刀把子"向"大宪章"的转变,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然面临信仰缺失。基于"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的命题,从情感基础和精神基础两方面建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信仰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刑事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梅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22-26
中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刑事政策进行科学定位是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定有序的基础。实现恢复性正义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国家与社会双本位型刑事政策取代国家本位型刑事政策是当代社会刑事政策的最佳选择;以“轻轻重重,轻重结合”的刑事政策替代重刑化的刑事政策是其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7.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孙国祥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5,42(4)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刑事司法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特殊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惩治犯罪的力量,但从国家应对犯罪的手段以及期待达到的目的看,都还是比较单一的。因此,在我国倡导恢复性司法,从犯罪发生和产生危害的自身规律着手,强调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形成超越性的刑事司法体制,有利于彰显我们和谐社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张云波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1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刑事政策的新发展。从内涵上看,它包括宽严并用、区别对待、宽严审势三方面内容;从定位上看,它是基本的刑事政策,既是刑事立法政策也是刑事司法政策,还是应然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