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行健的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和表导演艺术观念均深受中国传统戏曲影响。高行健对传统戏曲在当代的存与变的独特思考和话剧学习戏曲的大胆试验,彰显出对传统戏曲的宏大复归理想和革新精神,并体现在其全能的戏剧追求中。中国传统戏曲给予高行健戏剧以丰富滋养,自身也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出鲜活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传统戏曲难以在晚清剧烈的社会变革中适应观众和时代的需求,难以发挥革命宣传、鼓动以及启蒙民智的社会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人士积极推进晚清"戏曲改良",艰难的戏曲改良又迫使改良者将目光投向西方的话剧艺术,去接受新的戏剧观念和思潮。新剧作为舶来的戏剧艺术与中国的民族审美存在隔膜,要在中国戏剧舞台上扎根、延续,必须与民族传统、戏曲传统相"融合",吸收、借鉴戏曲改良中的优秀成果从而使得话剧舞台艺术在舞台表演、舞美、剧场等方面得到丰富和发展,推进了话剧的民族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曹禺凭借心灵和激情进入创作过程,把艺术的独创同时代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追求诗与戏剧的融合。在学习、借鉴古希腊悲剧、西方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戏剧观念及其创作机制,以及吸取中国文艺传统的过程中,曹禺形成了他独特的诗化现实主义的文艺观,由此把中国现代戏剧创作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的史诗表演艺术或称史诗戏剧艺术,其主要表演形式是以本土化的印度两大史诗为题材的影戏、偶戏和歌舞剧。东南亚的史诗戏剧源于史诗诵读,服务于宗教,既是东南亚民族传统表演艺术的源泉和基础,也是东南亚人民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戏剧的革新运动中,留日学生群体起到了突出而关键的作用。他们的戏剧观念虽基于当时改良社会的现实诉求,却不乏对戏剧艺术本体内容的思考。它既在戏剧功用和创作理念上显示出艺术对于政治、社会、人生的多方位关注,又在戏剧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等方面体现出对中国现代戏剧发展方向的主动探索,从而成为上世纪初中国戏剧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文从戏剧功用观、戏剧创作观、戏剧审美观等方面对该群体的戏剧观念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陌生化"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奠定了西方现代戏剧的基础。李渔是中国明末清初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他初步建立起系统完善的中国传统戏剧理论体系。李渔提出来的剧作立意追求新奇、戏剧情节强调虚构、戏剧语言突出机趣等观念,具有明显的陌生化思维特征。探讨李渔戏剧理论中的"陌生化"思维,在全面把握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推动中西艺术观念的深入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的舞台演剧及其接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舞台演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多重时空与时空组接都得到了运用,与此同时,在对人物命运或戏剧氛围的"意象化"呈现和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舞台设计等方面呈现出新的质素。这促进了观众的审美接受,戏剧观众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情感体验得到强化,从而接纳并创造了融汇时代精神的话剧艺术。  相似文献   

8.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姚一苇戏剧创作的强大根系,他不但在戏剧形式上借鉴传统曲艺,将采茶戏、莲花落、道情、数来宝、快板(书)、木偶戏、皮影戏、相声、京剧、地方戏等中国元素,创造性地糅入自己的戏剧创作,实现了中国传统曲艺/戏曲的现代转型,而且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呈现在舞台上。民族之“根”成就了台湾剧作家姚一苇,而姚一苇对中国民族之根的形塑,则让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和民族精神在舞台上鲜活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对姚一苇有着吸引力,与他的生命体验及创作的使命感有关。  相似文献   

9.
话剧与戏曲是中国戏剧艺术的双璧,作为舞台艺术,话剧对戏曲舞台时空观的影响呈现出曲折的特点.从舞台的物理时空、表演时空、心理时空三个层面进行剖析论述,比较话剧与戏曲在三个舞台时空观念层面上的同与异,论述话剧导演加入到戏曲舞台的创作实践,揭示出话剧舞台的写实时空元素渗透进戏曲舞台写意时空观的影响轨迹,对于当代戏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先锋戏剧在艺术层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这其中首先是对传统经典文本进行不遗余力的颠覆与彻底解构;其次是借助多样的表现手法将戏剧进行立体化呈现,使戏剧在娱乐性与思想性、舞台性与现实性之间进行饶有趣味的跳接;最后是彻底打破传统常规的戏剧结构,在对其进行颠覆与解构的同时传达出全新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11.
荒诞派戏剧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文化类型的代表,从理论到实践,都与传统戏剧相对抗.它运用一系列荒诞手法把内容上对人本体的探索与形式上对文体的探索结合起来,极大地拓展了戏剧发展的艺术空间.它在艺术形式上与传统戏剧形成根本区别,并因此更新了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戏剧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戏剧历经八百余年,传承悠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唱、念、做、打和叙事为一体,又有群体表演和群体观赏的便利和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从而成为比诗词歌赋和小说更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中国戏剧舞台的表演,有“东方芭蕾”之称。它的形式化、程式化、虚拟性、象征性和表现性等艺术特征,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和美学风格。也更吻合毛泽东艺术欣赏旨趣。毛泽东的戏剧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瑰宝,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戏剧立场上的人民性、戏剧风格上的多样性、戏剧内容上的创新性、戏剧形式上的民族性,是其戏剧思想的突出特点,为我国戏剧的繁荣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早期话剧(1900~1930)的现代性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前30年的中国戏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新剧”、“爱美剧”和“普罗剧”等话剧样态和田汉的南国社及南国戏剧运动,它们犹如一面面艺术棱镜,折射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革命前后等革命历史环节的夺目色彩。作为中国20世纪早期革命运动的艺术反映,话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充当了革命和启蒙的文化工具,并逐步完成了它自身的现代性转型——将传统戏剧和西方戏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戏剧艺术理论和表演风格,为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的方向和格局奠定了基础。这既是书写中国现代文艺史的一个基本维度,也是理解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层面。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艺术的兴起和繁荣。打破了男性垄断艺术生产的历史传统。中国女性艺术家将西方女性主义艺术中的性别视角引入创作,从艺术形式和观念上不断借鉴和创新,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关注和反思。由于西方女性主义和中国女性解放问题发生的语境不同,中国当代女性艺术针对自身的背景和问题,演绎出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融入了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征的视觉元素和媒介手段。这些作品有力地反映出女性意识的觉醒.作为创作主体的女性通过艺术实践改变了长久以来的沉默.并力求建构独立的女性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以来我一直立足于戏画的探索与研究,在对历史上的名家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关于戏曲戏剧演出的艺术作品,探索出一些表现方法和表现技巧,创立了自己的语言方式。 中国戏画是绘画艺术与戏曲艺术共同繁衍出的艺术之花,是绘画艺术与舞台艺术的集合,它既有戏剧舞台的动态美,又有绘画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6.
先锋戏剧是艺术创新的风向标,它起着变革戏剧的导向作用。新时期中国先锋戏剧家们表现出追求艺术卓越、求新求异的大胆开拓精神,为中国戏剧的繁荣发展以及艺术上的创新做出了贡献;同时,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先锋戏剧也存在着被市场经济异化、挤压,最终出现退化、妥协、庸俗化的去先锋现象。  相似文献   

17.
“民以食为天”。“吃喝”,因其事关人生“第一层次的需要”,所以在中国的戏剧艺术里也不免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刻画人物、推进情节的一种手段。中国戏剧有别于欧洲传统戏剧之处,即在于艺术表现上的写意传神性,在这一艺术准则的规定之下,“吃喝”这一平凡的生活行为搬上舞台后,表  相似文献   

18.
"十七年"是我国话剧舞台形态与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话剧创作中对西方写实传统的汲取,对斯坦尼斯拉夫体系的借鉴与反思,对舞台民族化、风格化的追求与尝试,成为这一时期观念探索的重要特征。本文以"十七年"话剧的舞台呈现为个案,考察了在写实传统的影响下中国话剧舞台从"生活化"到"写意化"形态的美学嬗变,并探究了其观念上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戏剧翻译实践中常常看到一些译者在翻译时并未遵从传统的翻译理论,而进行了大胆编译(删除或增加某些内容)。从语用学理论和戏剧语言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戏剧翻译中的一些实例分析,认为戏剧语言的特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戏剧对舞台直接效果的追求,使得传统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有时在戏剧翻译时失效,而编译则在此领域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20.
艺术的理念、分类与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艺术审美是自由意志自身观照的精神愉悦的理念,把艺术的分类研究逻辑地结合到艺术的历史研究上来,根据自由意志的意识形式由知性形式向理性形式发展的一般规律,将艺术分为主观艺术、观念艺术和客观艺术三大类,艺术发展的历史也相应地经历了这样前后三个发展阶段。主观艺术依次为音乐、绘画、抒情诗,观念艺术依次为史诗、建筑、雕塑,客观艺术依次为戏剧、小说、超现实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