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寿彝先生是中国当代历史学界的宗师、巨匠,他不仅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史学理论等研究领域功勋卓著,而且是中国回族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2005年是白寿彝先生诞辰96周年,逝世5周年。本文拟从以下六个方面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白寿彝先生在各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示纪念。一、白寿彝先生学术成就的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瞿林东先生撰写的《白寿彝史学的理论风格》(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我国著名回族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白寿彝先生于2000年3月21日23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白寿彝教授1909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一生致力于史学工作,撰有《中国交通史》、《回民起义》、《中国伊斯兰存稿》、《中国史学》、《中国通史纲要》等著作,曾承担大型《中国通史》和《中国史学史》的研究编写任务,在民族史、民族理论、史学史、中国交通史、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对中国通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著名回族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逝世  相似文献   

3.
白寿彝先生在民族研究方面,涉及民族、民族史和民族史学等领域,其特点是民族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研究相结合、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研究相结合、民族史学和中国史学史研究相结合,这些特点突出反映了白寿彝先生民族研究的学术特点和理论风格及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白寿彝教授是位1909年出生在河南开封的回族著名人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几十年来,他不仅创办和主编了多种杂志,而且还撰写、主编了十二卷本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通史》、6卷本的《中国史学史》和《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回民起义》、《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伊斯兰史存稿》。《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等著作,是一位才智超人的教育家、史学家、思想家。白寿彝教授除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外,还曾先后担任史学研究所所长、古籍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高校…  相似文献   

5.
<正>我不是研究民俗学的,只是偶尔也读一点这方面的书,但是,我对于钟先生的人格和他的学问都很崇敬。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记得,白寿彝先生曾跟钟先生商量,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可以设几个研究室,其中有一个是民俗学研究室,还有民族学研究室、方志学研究室等。后来史学研究所受到规模的限制,只设立了史学史研究室和中国通史研究室。我还记得,好像第一次全国民俗研讨会,就是白寿彝先生请史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淑娟老师协  相似文献   

6.
白寿彝先生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导论》,系统地阐明了我国民族史工作的传统,总结了民族史撰述的情况,论说了民族思想的发展。明确指出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历史过程的阶段性、民族统一形式和历史发展的趋向。这构成了白先生的民族史理论与多卷本《中国通史》撰写的基本思想,对于今天撰写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二十多年前,有人评价白寿彝先生时称之为“少数民族史学家”。对此称谓实不敢苟同,它远远不足以概括白先生其人。改革开放后社会各界特别是史学界对白先生的称谓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贴切:“著名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思想家”,“在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和史学理论等领域取得了相当多的开创性成果”。江泽民在白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时称白先生“在髦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勤于研究,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李鹏则称之为“是我国…  相似文献   

8.
白寿彝先生深厚的学术和理论修养,为中国通史的编纂奠定了基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则是他从事中国通史编纂的动力.白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以对中国历史的宏观把握,及通俗性和科学性相结合而显示特色;他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为20世纪史学的丰碑;而白先生有关中国通史的编纂理论,必将为建立中国通史编纂学提供珍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活动是多方面的,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交通史皆有专作,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只是其学术活动的一部分。本文仅就后一方面作一简述,以庆贺白寿彝师九十华诞。白寿彝先生研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始于1935年。这一年的1月至5月,他...  相似文献   

10.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与他的中国通史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寿彝先生在历史学的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晚年主要集中在回族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等方面,并表现出总结性、成熟性和继续创新性三个特点。其中中国通史在他的学术规模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他一生研究历史学的最高追求。他带领国内史学家,历20个春秋,终于完成体裁新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实现了一个世纪中国史家的愿望,把自己的学术事业推向了辉煌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最近写信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寿彝,祝贺他主持编写的《中国通史》全部出版。江泽民总书记的贺信发表在今天出版的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史学史研究》杂志上。江泽民在信中说,您主编的二十二卷本《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您在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勤于研究,可谓老骥伏枥,壮心未已。对您和您的同事们在史学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我表示衷心的祝贺。江泽民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民族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  相似文献   

12.
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随着各卷的陆续出版发行,这部书产生的影响越益深远、广泛。它的深刻的历史见解与独到的史书编撰结构,为世人关注。多卷本《中国通史》是当代史学上的一项创举。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当代学有成就的史学专家主持各卷的撰写工作,保证这...  相似文献   

13.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族史学大家.在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中,白寿彝先生亦在唯物史现的指导下,强调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观的指引下,注重民族团结、民族协作、汉民族的主体性以及民族英雄等在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在我国较早形成了自己一套比较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史的理论体系,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民族关系史学理论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瞿林东 《回族研究》2006,1(2):25-40
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思想集中表现为社会责任和理论追求;其成就反映在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民族史和宗教史等许多领域;他的学风和文风作为精神境界和表现形式,则深深地浸润着他的学术思想和史学成就。白先生是一位有广泛影响的史学家。探讨他的学术思想和史学成就,具有学术史的价值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被李鹏总理赞誉的“一件了不起的工作”——著名史学家白寿彝主编的12卷《中国通史》,第一卷已经问世了. 在白寿彝先生恬静的寓所,一杯清茶散发着清香. 这位80高龄的著名回族历史学家,在他60年的学术、教学生涯中,一直为中国没有一部真正贯通的《中国通史》,深感遗憾和不安.1975年,白先生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毅然挑起了编写一部新的《中国通史》的重担,组织、团结了70多位专家学者,开始了这件“了不起的工作”. 十余年的呕心沥血,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通史纲要》及其《续编》,第一次把中国通史的下限写到了公元1949年.同时,12卷、42册、凡1200万字的《中  相似文献   

16.
本栏目第一篇文章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病危期间口述 ,马寿千先生笔录整理而成的 ,这或许是白先生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 ,是写母族历史文化的 ,弥足珍贵。其他三篇文章 ,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学者撰写的 ,这是白门弟子对白先生的悼念和告慰。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见到白寿彝先生是在1979年的金秋10月。20年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一幢简陋的青砖砌成的校舍内,年届70的先生主持召开了《中国通史》的第1次编写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通史》的分卷主编徐喜辰、杨钊、何兹全、陈光崇、王毓铨、林增平、龚书铎...  相似文献   

18.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把一生都奉献给历史研究和教育事业。 1928年,先生19岁,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上发表了《整理国故介绍欧化的必要和应取的方向》一文。当时,整理国故和全盘西化的争论很活跃。他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中西并取,用其所长。这篇学术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先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开始。在此后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在中国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西交通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学史、文学理论和历史教…  相似文献   

19.
王伏平 《回族研究》2007,(1):115-118
《中国回教史》①一书,是已故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教育学家、著名回族伊斯兰教学者傅统先(1910—1985)先生于1937年撰写的一部与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齐名的民国时期(1911—1949)回族学者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回族史的代表性成果。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回教史》是商务印书馆组编的大型“中国文化史丛书”的一种,从此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史研究正式进入中国文化史研究系列,进入当时中国的学术殿堂[1](P7)。此后,台湾、日本多次印刷、再版此书,成为国外从事中国回族史及…  相似文献   

20.
白寿彝先生不仅在交通史、民族史、宗教史、中国通史以及史学史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其早期的朱熹研究亦非常值得重视.他不仅以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朱熹撰述进行严密精审的考证,而且超越了单纯的考证层面,反映出通贯的历史意识和划分历史阶段的思想;不仅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通过全面、深入地分析第一手资料,准确把握朱熹著作的思想核心和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