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决策探索》2011,(13):85-85
我曾经讲过地沟油。各位不要小看它,这个地沟油真是给我们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循环经济,什么是充分地变废为宝。在地沟油的背后,有一个非常完整、高效的产业链,而且它还是一个彻底的循环经济,因为它真正做到了从餐桌回到餐桌。其实这个问题全国都有,它完全是一个全国性的产业链。我们先拿产品设计这个环节来说,不良业者能把地沟油“设计”成我...  相似文献   

2.
日本:生活在Kodaira城的Ukita一家 一周伙食费:317.25美元 喜爱的食物:生鱼片、水果、蛋糕和薯片  相似文献   

3.
工业时代的到来,打破了食品生产的原有模式,食物成为商品,开始大范围跨区域交易,食材到餐桌之间的旅程变长。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城市通勤时间加长,劳动时间增加,食物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食品工业形成了四个基本环节:机械化生产、保藏、运输、零售(批发)。  相似文献   

4.
范志红 《决策探索》2014,(23):86-86
嗓子发炎、牙龈发炎、伤口发炎……生活中,多数人都有过身体某个部位发炎的经历。目前食物与炎症反应的研究认为,合理的饮食能降低身体的慢性炎症反应。有炎症时应该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红肉,与之相反的是,深海鱼、亚麻籽、紫苏籽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可以缓解、抑制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领导文萃》2006,(3):154-154
做文字工作或经常操作电脑的人容易视力下降。维生素A可预防此症。每星期吃三根胡萝卜,即可保持体内维生素A的正常含量。整天呆在办公室日晒的机会少,易缺乏维生素D而患骨质疏松,需多吃海鱼、鸡肝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职业不同,营养需求也有差异,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不相同,因此食物要多样化。坐办公室者吃什么好  相似文献   

6.
宋新 《决策探索》2013,(19):89-89
秋季干燥容易上火,由此引发的缺水常让人觉得喉咙不舒服,此时多吃些保护嗓子的食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大家很清楚,诸如羊肉串、酸菜鱼这些美食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但又往往禁不住诱惑。那么,这些食物中的“毒”有办法祛除吗?其实,采取一些适当的方法,可以降低它们对你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首位公开"出柜"的总理要谈西于尔扎多蒂,还得从冰岛国讲起。素有"欧洲穷亲戚"之称的冰岛,一直以捕鱼为生。冰岛近海鳕鱼资源丰富,而鳕鱼又是欧洲人偏好的食物。冰岛人虽穷却掌控着欧洲人的餐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人为争夺鳕鱼,曾与冰岛打过6次"鳕鱼战争"。当冰岛人看到卢森堡、列支敦士登等欧洲小国纷纷成为金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旧金山晚报》报道,在大自然赐予人类的食物中,有些与人体构造相似的果蔬,隐藏着一些线索,告诉我们吃什么对身体的某些部位有益。  相似文献   

10.
冯庆林 《决策探索》2009,(22):27-28
俗语云:民以食为天。无论什么年代,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始终是执政者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只有吃得好了,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和谐。然而,不同的年代,百姓的饮食内容却大不相同。佛曰:“一粒米里看世界。”透过百姓的餐桌,我们就可以真切感受到建国六十年来河南的民生变迁。  相似文献   

11.
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需的三大营养物,日前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的一项关于地沟油回流餐桌的调查,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再次担忧。有业内人士透露,技术难题、缺乏有效监管、巨额利润、地沟油精加工产品的出路不畅等因素,导致当前地沟油回流餐桌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2.
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需的三大营养物,日前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的一项关于地沟油回流餐桌的调查,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再次担忧。有业内人士透露,技术难题、缺乏有效监管、巨额利润、地沟油精加工产品的出路不畅等因素,导致当前地沟油回流餐桌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3.
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长达二到三年,人数多达二万七八千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会不会挨饿?途经国家和地区的各种食物他们是否有福享受?为什么郑和的船队不曾面对哥伦布、麦哲伦船队曾有的败血症的威胁?也许这些问题都曾在人们的脑海中盘旋。  相似文献   

14.
正夏末初秋,炎暑渐消,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干燥多风,早晚气温较低。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中医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与寒邪最易伤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也多在季节转换时复发,所以秋季保健以养肺为主。可选择一些润燥益气之品,少吃辣味食物,以清肺为主,饮食则多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发现,由于工作压力大,手握权力的人更容易长啤酒肚。如果你够幸运,得到了晋升,就会发现,增加的不仅是薪水。研究显示,工作中权力与体重的增长成正比。研究者发现,比起在工作中不用负责做决定的普通员工,身在领导岗位的人往往腰围更粗。心理学家推测,要做太多决定的压力会导致饮食过量,甚至改变身体处理食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试管牛肉"将上餐桌 过不了多久,市民们餐桌上的牛肉也许会有些"异味"--重庆首批更鲜美和更便宜的"试管牛"正在三峡库区和巴南区内"茁壮成长".负责这一项目的重庆大学和市畜牧研究所的王凭青博士告诉记者,"试管牛肉"进入山城千家万户的餐桌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4,(47):22-23
正2014年11月12日-1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厦门召开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旨在总结推广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经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作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福建坚持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加强部门职责协调、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展开积极探索,经过14年努力,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八大体系",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8.
赵新安 《决策探索》2007,(14):10-11
一、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耍弄清权力与人民的辨证关系 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主体.领导干部的权力不是固有的,而是人民赋予的,这是政治学的一条普遍原理,也是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反腐力度,显性权力及其腐败得到了遏制,隐性权力及其腐败需要格外注意。一、隐性权力及其来源隐性权力是相对于显性权力的一种权力运作形态,其可能产生于显性权力的延伸和辐射、权力主体的个人魅力、正式权力角色形象的扩散、权力集中且不规范、权力非对称、官场潜规则、权力运行隐蔽且权力范围与责任不清等,同时往往还会表现在政治文化与心理层面。显性权力主体即职务权力主体,而隐性权力主体则更为  相似文献   

20.
权力观就是“观权力”。是对权力的一种认识、一种想法、一种观念。“观权力”主要是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要明确得到权力的途径,即权力来自何方?二是要明确运用权力的方式,即怎样运用手中的权力?在我们国家,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赋予了他们拥有的权力。这就决定了现代领导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核心是必须树立非权力意识。这种非权力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