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本向善     
2008年,卸任红谷集团董事长的牟德彬再度走进学堂,这一年他已阔别学堂18年.18年,刚好是一个孩子呱呱坠地到法定成年人的时间.牟德彬恰好用这18年为自己书写了一个崭新的人生,完成了一个圆周运动——从学校出发回到学校. 对于本次重返学堂,牟德彬有自己的看法.牟德彬认为,10多年来,虽然经营企业取得了成功,但在理论方面还需要系统学习和研究.他希望通过新一轮的学习,采用科学的手段认真的梳理和总结他十多年商业人生,把其中实用的经验和思想归纳出一个可以推广复制的体系,以此去帮助更多的人和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资本向善     
如果你想创业,或者在事业发展的路途中。有幸认识了牟德彬,他会给你一些建议,甚至劝你放弃。这都不奇怪,他只是在关键的时候给予关键的力量和方向,而这往往是企业存亡和进退之间的转换,而他那奇异的影响力又总是那么微妙,往往会给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大家毫无察觉。他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略的人,他一个行为引发出的变革或许在许久后才会显现,以致于让很多人都已忘记了因果的关系,直到很多年以后才伶七然大晤  相似文献   

3.
创富朝天门     
有个名人的话总是被一些成功的人,甚至是伟大的人无数次的实践。这个名人总是谦虚地说,他是事后总结的,事实也如此。牟德彬就是该名人伟大定律的践行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沱江赤子     
三爷时常用“百善孝为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道理来教育他们,告诫他们做事要有胆量敢担当、有信心敢创新,有孝爱知善施。他常对牟德彬说:做人要忘记别人的感恩,但要记住感恩别人。打小就听这些的牟德彬在儿时就赋诗勉励伙伴们“相见之时货满仓”,但同时要求自己“达则兼济天下”。那一年,他16岁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位设计者,总能为团队勾勒出美好的蓝图;他是一位进取者,总能在逆境中点燃希望的明灯;他是一位开拓者,总能在混乱中建立有序的规则;……他叫牟德彬,他的员工私下里称其为“家长”。这并不代表其宽容和溺爱,他总是不断熔化修正其团队的盲点和缺陷,把一群散漫无目标、软弱、没有战斗力的羊群蜕变为一群坚强、凶猛、团结、有谋略……战无不胜的狼群。这位从才子之乡走出去的川南汉子,用其坚韧与睿智已经在中国的南方把自己的事业点亮。有人说,在他身上看见了新的红学。  相似文献   

6.
创富朝天门     
有个名人的话总是被一些成功的人,甚至是伟大的人无数次的实践.这个名人总是谦虚地说,他是事后总结的,事实也如此.牟德彬就是该名人伟大定律的践行者之一. 这个名人说,家是生命的本源,血缘、亲情、文明、传统生活的种种使它成为生命的源泉,人们在家中出生,在家中成长,从家中走进世界.家园是生命的根,是人安身立命之所在,它是童年的回忆,是青春的梦想,是父母的温情,是邻里的善待,它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点.家是文明的象征,然而为了某种追逐,人类却注定要舍弃家园,流浪他乡.这个名人是我们的主编徐秦明,请注意,我用的是"个"而不是"位".之所以说他是名人,是因为我们编辑部的人都知道他. 1990年夏,牟德彬离开了赵家山. 第一站,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一份工作,修铁路. 修铁路,抬钢轨,寒来暑往,反反复复.17岁的少年,皮肤混着血汗脱了一层又一层,牟德彬用身体承受着极限挑战.  相似文献   

7.
冉玲历  王容 《科学咨询》2010,(14):43-43
语文课上,笔者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有的无所事事,有的说说笑笑,更多的同学知道学习任务而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  相似文献   

8.
人,走在路上     
筱陈 《领导文萃》2014,(18):126-128
正人,走在路上,这条路是人生路。在这条路上,有的人走的很顺当、很舒畅,有的人却走的很坎坷、很艰辛;有的人走的很风光、很滋润,有的人却走的很寒酸、很落魄。无论是顺当、舒畅、风光、滋润,还是坎坷、艰辛、寒酸、落魄,人踏上了这条路,都需要坚韧地走着,都需要勇敢地面对,直至生命的逝去而终结。生命有多长,这条路就有多长。珍爱生命,让人生之路走的更久远,是  相似文献   

9.
高招儿     
正等大家都出了办公室,老张走过去把门关严,小声对李科长说:"领导,小王总是这样,您一出台各种制度,他总是找各种理由带头反对。但我不明白的是,您不但不找他麻烦,还每次都表扬他,这是为什么?"李科长笑呵呵地说:"小王那是没理解透,可以原谅。咱们看人要看长处,小王的业务能力还是不错的嘛。"  相似文献   

10.
经济     
《领导文萃》2011,(4):136-137
中国经济学家承认该国所取得的成就,但认为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北京理工大学的经济学家胡星斗说,西方人把中国描绘得过于美好,实际上中国的发展尚不均衡。他强调,有些人夸大中国的实力,让人觉得中国构成威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1.
李春平  吴名 《决策》2004,(9):62-63
花是人人都喜爱的、做人怎么做?把人做成一朵花,就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一要让反对的人理解你,要让理解你的人支持你.要让支持你的人忠诚你.要让忠诚你的人捍卫你、允许有人不喜欢你,但不能让他恨你一万一他要恨你.也要让他怕你,  相似文献   

12.
朱又可 《领导文萃》2008,(24):40-40
目前看到一段未公开的资料,记录了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的一段讲话。任老讲“和谐”。他说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并说这是他自己的说文解字:“和”,就是每个人都有粮食吃,“口”字旁边一个“禾”嘛:而“谐”呢。是“皆”加一个“言”,让人人都说话。“人人有饭吃,人人畅所欲言,不就是‘和谐’吗?”看过者无不大笑。  相似文献   

13.
将军泪     
一 人们都说,张自忠将军没有泪。 日本人说,他是中国第一位男子汉。日本人的说法也许是可笑的,然而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怕他。为什么不?喜峰口、芦沟桥、台儿庄、十里长山,他不止一次让大和魂哭  相似文献   

14.
有的人天生雄心勃勃,欲图天下而后快;有的人随心所欲,随遇而安。有着东北人血统的王福才摒弃了人们印象中东北人激情而张扬的基因,把自己归结为后者。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却让瑞年集团在鱼目混珠的保健品市场和竞争已趋于国际化的医药市场里走得更为踏实、稳健,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规定!"办事过程中,多少人的期望被这四个字浇灭。本来,办事应该遵守规则程序,但为何这四个字往往让人不理解,甚至不舒服?最近,一位法学硕士的遭遇,为此提供了新的注脚。他连续拿下某地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和面试第一,却因通知体检时身份证丢失,与梦想失之交臂。尽管他拿  相似文献   

16.
姜汝祥 《领导文萃》2013,(14):101-104
建立机制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德鲁克对这一纠结的问题有着明确的回答,他说,组织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用人所长,而所谓用人所长,讲的并不完全是用某个人的所长,而是要建立起一种机制,去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他强调,如果公司要求的都是卓越的天才,那天下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持续。为什么德鲁克要这么说?我的理解是,第一,他是用客户价  相似文献   

17.
吕翼  张廷安 《领导科学》2005,(23):52-54
辛苦是丙县的副县长。一个副县长有这样的名字,实在让人不好理解。但就当年辛苦父母的本意,是想让孩子以后的生活不再辛苦。辛苦生在苦寨村,小的时候命真苦,在他不谙世事的时候,就爹死妈亡,于是他就只能尝尽人间苦楚,在饥饿、疲惫、寒冷和孤独中生活。村里人说,辛苦可怜,给他一碗饭吃,于是那一天他就不再挨饿。村里人说,这冬天好冷,辛苦恐怕要被冻死,于是辛苦就会有一件虽破旧但还可以挡风的棉衣。又有人说,辛苦这孩子本分,让他识几个字,说不定将来会有点出息,大队长就给学校说了,免去学费,让他在学校读了几年书。辛苦长大了,出得力,吃得苦,…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上,笔者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有的无所事事,有的说说笑笑,更多的同学知道学习任务而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些组的同学各说各的,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  相似文献   

19.
近日,见一位在大机关工作的朋友满面春风,一脸“人逢喜事精神爽”的表情。我问他是不是升官了。他说不是,是单位又换了一把手。这位历经四任一把手的朋友如此“喜新厌旧”,我很是不理解。于是,他给我说起他们单位一把手更替的现象。新领导来了,和群众打成一片,对职工嘘寒问暖,经常深入各个办公室了解情况。走路碰到了甚至主动和你打招呼,微笑着向你点头致意,使你心里暖洋洋的,满面笑容的他仿佛就是邻家的大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召开的第一次机关全体人员会议上,他能够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而且把你的姓氏略去,更加让你感到他好像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优秀的企业家,牟德彬先生的见解值得借鉴。他认为,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的文化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在他看来,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