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了创富的信心,当一个老板并不是很难。而当一个有文化品味的老板,则更可以提升自己的老板“档次”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研讨会上,不少与会者就当前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的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理论问题,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先有企业还是先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还是“员工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作用。本文围绕以上问题浅谈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老板的实质是什么?是决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拍板”。这时候的老板最像老板,生杀予夺,一锤定音,好不风光。于是,这时的老板也最忙,忙着论证、忙着考察、忙着“开业”,忙着“打点”社会各界,掉几斤肉,扒一层皮,无所谓!忙到彩旗飘扬、鼓号嘹亮、门庭若市、大功告成时,老板便“睡着了”。其实,这时的老板只不过是完成了决策第一阶段的任务,即“做什么”?如果不深入一步研究“怎么  相似文献   

4.
“老板”,是时下礼节性的尊称与滥用,以致“老板”——企业投资者、资产所有者的本意,反而被淡漠了。当前,若干国有企业中,经营行为与后果无法确切地向“老板”负责,“老板”对经营好坏也缺乏约束。从法人所有权去深究,重要之点是管理,还权于企,  相似文献   

5.
“文化”只是“陪衬”博士生给小学毕业生“老板”提笔;作家给文盲半文盲(经理、庄主之类)当“秘书”;教师买不起书,科学家的书房不及个体户家的卫生间宽敞豪华——难怪社会流传“文化只是陪衬”的“观念”了。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畸形状态  相似文献   

6.
调查表明,有六成多的“老板”不敢相信别的“老板”。这个现象已经足够说明现实是多么严峻。  相似文献   

7.
笔者实施ERP最顺利的一次是以前的一家公司(且称为A公司),老板对ERP实施的难度不屑一顾,说“不用怕,无非是工具”。老板是台湾老板,我是资讯部经理,那时我们正准备上ERP,实施公司的经理是老板打高尔夫球的哥们儿。这话我听得不对味儿,鲁提辖说郑屠“猪狗样的人”,似乎在老板的眼中,这ERP就应该是“猪狗样的ERP”,任人宰割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正> 时下,“老板”一词广为流行,党政机关的一些主要领导同志也常被称作“老板”。但最普遍的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被冠以“老板”的头衔,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9.
老板的雅量     
王小刀 《经营管理者》2014,(11):106-107
每一个老板的身边,多多少少总会出现几个“意见领袖”,其实这些“意见领袖”通常是令老板一时不爽并爱提意见的人。怎么对待这些“意见领袖”的意见,往往决定了这个老板的成败以及背后企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1.“老板。我这个项目之所以失败,是有原因的……”理由:下属说这句话的时候之所以常被老板打断,是因为老板总是要求员工们“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其实在很多时候,下属的那个“借口”,往往正是被老板所忽略或者尚未意识到的一个重大问题。老板如果能够听一听这个“借口”,就会在下一步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使公司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麦卡斯·白金汉姆和柯特·考夫曼在具有开创性的《打破一切陈规》一书中,提供相关材料支持了多年来大多数人明白的一个事实:促使人们离开公司的头号原因是企业老板。 从三星说起 三星集团的问题就在于员工惧怕老板远胜于竞争,他们关心得更多的是“老板会说什么?”“老板会做什么?”而不去关心“外面的世界怎样了?”“同行的竞争怎样了?”有时总裁作决定时,需要参  相似文献   

12.
珠海欧博莱布业集“家庭、学校、军队”于一体的企业文化,饯行“让员工快乐地工作”的公司文化理念,谋求“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的管理思想,以及专攻、共赢、差异化经营的“逆行发展模式”,让人耳目一新。其员工职业规划、“老板学会看员工脸色”、罚款捐给希望工程等具体做法则更是别具一格,值得借鉴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称官员为老板是前几年开始的,当时媒体曾给予批评。如今称官员为老板的现象不但没减少,领域反而在拓宽。那次我去某地教委出差,送交流材料。材料是一位办公室人员接的,接过后,他说:“让老板看看”。我纳闷,就问:“老板是谁?”他说:“我们主任呗”。嘿!教委主任也成了老板,这不是老板的领域拓宽了嘛!教委主任算不算个官?好像也算,但总感觉跟行政大员们差了一截儿。  相似文献   

14.
老板的特征是冷静、冷漠甚至冷血;经济的发展呈波浪式,时高时低,时冷时热。经济“冷”时,老板要“冷”,但心不能“凉”。经济“热”时,老板更要“冷”,绝不能跟着“凑热闹”。经济,有时热得突然。“知识经济”,作为一个词才流行没几天,作为一场“运动”已经如火如荼了——先是中国某省的工商管理部门将企业是否“上网”,做为颁发营业执照的“硬件”;  相似文献   

15.
杨君 《经营管理者》2013,(12):38-42
企业家与老板的观念差异就是对家的理解上,优秀的企业家在企业里构建“家”,老板在企业里当“家长”。这就是最大的。差别。当市场风云突变之时,也是靠“家长式”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高招     
很多人都以为做一个老板的中心问题是“权力”。老板拥有它,而雇员没有它;老板发命令,雇员去执行。 一个老板最重要的是实现价值,而不是行使权力。  相似文献   

17.
傻人做老板     
为民  洪丹露 《领导文萃》2006,(3):141-142
行走商界多年,我一直纳闷:为什么傻人都做了老板,许多聪明人却为傻老板打工芽这不仅是几个人的难题,恐怕也是所有“诸葛亮”们的难题。翻开《二十四史》,从姜太公一路数下来:商鞅、孙武、苏秦、张良、诸葛亮、刘伯温,一个个聪明人,却没有一个做成老板,按照他们的智商、情商,绝对超过他们的“老板”,为什么他们没有脱胎换骨,从“职业经理人”转成老板呢芽在我的身边,就有几个活生生的案例:潘老板,河南人,过去是一个赌徒,为了还债,去一家五金厂当业务员,不到一个月,他发现承包市场更赚钱,就找老板谈,要承包市场,老板看他傻乎乎的,不知天高文萃…  相似文献   

18.
老板与领导     
老板制造恐惧,领导营造信任。老板招来怨恨,领导培育激情。老板经常说:“我”,领导经常说:“我们”。  相似文献   

19.
营销渠道中的"免费搭乘"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免费搭乘”,是指以特别低的价格进行销售的经销商和分销商根本不给消费者提供任何服务,而搭乘了高价经销商和分销商的全方位服务的行为。“免费搭乘”对制造商危害很大。首先,“免费搭乘”破坏了制造商控制营销渠道的能力。一些经销商和分销商见这种方式有利可图,且制造商未能及时加以控制,便会遵循“如果无法打倒它就加入它”的方针,把自己变成“免费搭乘”别人的经销商。这样,整个厂商的价格体系就遭到破坏,制造商在协调厂商矛盾时会逐渐丧失话语权;其次,一些经销商和分销商可能会把产品踢来踢去,不愿承担原有的义务和责任,以报复制…  相似文献   

20.
周建华 《经理人》2004,(2):96-98
通常公司老板只有一个,但在一个60多人的小公司,却有20 多个“老板”。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