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大学理念就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人们追求的大学理想和信念。马相伯是我国早期大学和高等科研机构的创办人和倡导者 ,他为中国培养人才 ,教育独立、学术自由 ,中西会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并重及民主治校的理念 ,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大学理念的重建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重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恢复、培育和弘扬.弘扬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有助于引导和推动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弘扬、现代大学功能定位的转向、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培育,有助于重新准确地定位大学的功能--人才培养,突出大学的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使现代大学精神有利于推动大学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探究了人文教育对大学文化品位建设的影响,分析了现代大学文化中由于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缺失带来的问题以及人文教育在大学文化品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建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合机制、推动大学文化品位建设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扼论述了知识经济对现代大学的要求;指出了知识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五个精于,五个荒于",而"荒于人文"则为其根源;指出了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中的时弊,"五重五轻",而轻视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则为其实质;分析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指出了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即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如何将知识升华与内化为素质的问题;探讨了办好现代大学,应认识到人文教育是现代大学的基础,并指出了人文教育、感情、责任感、人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应提高大学文化品位及其所应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周倩  乔丹 《南都学坛》2011,31(5):121-124
大学精神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词汇。人们之所以对大学精神内容的认识不一致,是由大学精神的特性所决定的。大学精神具有稳定性和能动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发展性和时代性。现代大学精神衰落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彷徨、大学制度残缺、创造能力贫弱、人文理念缺失、学术风气不正、批判精神式微等方面。重构与重振大学精神需要重新审视办学理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保持社会批判态度、科学与人文教育交融、创造知识改造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评述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虽然美国大学在自身的发展中创造了自己的传统——实用主义倾向,但也保留了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那种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古老传统。现代大学引入中国后,由于近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西方式的大学理念很难在中国被完全继承和发展,其中包括西方大学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研究美国大学文理科学生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能为我国提供许多宝贵的借鉴,使中国大学教育逐步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大学精神与人文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把握"大学精神"对于推动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学是培养人的场所,人的成长最根本性的学习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品格和精神。树立人文理念,通过艺术启蒙普及人文教育,是当今大学教育理应承担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现代大学教育成就显赫的时代,又是大学人文教育失落的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病痛。新世纪如何突出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笔者在分析了人文教育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推进人文教育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为20世纪上半期中法教育合作交流的典范,中法大学,尤其是里昂中法大学,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和学术文化发展进步所作出的贡献,正逐渐得到更多关注及研究讨论。它在现代文科及人文教育领域所展开的实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知识分类、价值判断及其结构形态,而且影响、塑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界、学术界对于法国文学以及人文学术研究的认知与实践,同时也参与推动了中国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以及人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质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嬗变,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特点。文章还论述了现代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并有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极有价值的人文哲学和科学思想。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多渠道、多形式地系统地教育学生,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修身精神、和谐精神、刚健有为精神和人格道德精神等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大学是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总称,这些机构或曰大学或另有其名。古代传统大学的文化积淀是从“明人伦”、“修己治人”到“化民成善”,回归人之“性理”的教育精神,再到 “利济苍生”精神文化变迁,传统大学文化具有注重社会本位、注重伦理人文以及重“道”轻“器”等显著特点,这些积淀构成中国大学文化精神的底色。现代大学文化可以借鉴其利济苍生的社会担当、伦理人文的教育理念、“道”“器”融合的思维方式等。  相似文献   

12.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批判、继承、改造、创新的观点来认真发掘、科学评价国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探索大学国学教育与符合现代文明趋向的思想文化价值的自然对接,推进国学教育现代化与大学德育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发挥现代大学国学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民族意识的增强、人文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的德育功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加强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已成为当今教育中一个热门话题。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思想和观念的体现,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以创新为基础,坚持并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统一。高校历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人文精神的创造、融合、升华的重要阵地。本文着重探讨了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在高校中的定位和如何实践大学生人文教育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教育现状出发,指出了当前应试教育倾向的原因及特征,并针对中国高校实际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渗透结合的办法,探究了人文教育理念对高校教育的益处。  相似文献   

15.
对整合高校理工类专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文教育的失落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严重缺陷之一,反映在高校理工类专业则更为突出。科学辨析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对两种文化整合教育的错误认识,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科学与人文的综合。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精神缺失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大学最为核心和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市场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大学精神渐趋失落,主要表现在大学独立地位、学术精神的缺失以及人文教育的衰落等方面。市场化的无序性、逐利性和垄断性是大学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重塑大学精神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以及教师与学生等几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传统书院倡导个性自由,重视学术创新,强调人文情怀,为现代大学文化创新提供了许多启迪和参考。基于书院制建设的现代大学文化创新具有引领的作用,传承传统书院文化,实现现代大学文化创新,是中国大学的文化使命,有助于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育关系社会发展,大学教师应是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理念自觉性的一个群体。然而,他们的人文主义理念缺失的现状极为严重,因此,重塑大学教师的人文主义理念对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与中国社会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大学将要承担新的重大使命,迫切要求中国大学进行创新,在普遍提高众多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通过竞争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正是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出现了一种大学精神衰微现象,这是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深刻认识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办学规律,实现一次新的文化觉醒,坚持现代大学的文化个性,探寻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大学创新之路,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