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包括在旧“汉学”之中。当时的“汉学”,是研究有关中国文献的综合性的学问,其中有经学、史学、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虽然它以“朱子学”为核心,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但在介绍、传播、研究中国文化上做出了一定贡献。“明治维新”以后,旧“汉学”被新兴的现代社会科学——哲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所代替,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部门。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相似文献   

2.
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隆溪 《中州学刊》2007,(1):208-210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勇于开拓而不失去自己精神的家园,成为一个知古知今、知中知外的学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汉学研究,而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共同课题。有感于此,本刊邀集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当代学人,以“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当代益用”为题发表笔谈。本期推出的一组文章中,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隆溪先生的《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意在结合自己的《道与逻各斯》一书,就当前国际汉学与西方理论成果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其重点在于如何正确运用中国与西方阐释学理论与方法。苏州大学教授方汉文先生将视域集中于当前讨论的焦点之一,即如何建立中国文学史新模式的目标上。南开大学教授宁稼雨先生则就当今古代文学研究中跨文化的主题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主题学方法近年来在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均相当流行,如何看待其得失,并使其本土化,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文化学,是本文所提出的重要问题。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从广义的国学研究角度进行的反思,会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本组文章与一般流行的笔谈不同之处在于:作者以各自的实际研究成果来展示自己的观念,并不停留于空泛地谈论应当如何,或是就某一个观点展开激烈争论。这未必不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研究界相当重要的一种理论话语模式。归根结底,并不在于提倡“问题”还是“主义”,而是研究的实绩能说明一切。当然,我们仍继续推出多种形式、多种看法的文章,其中也可能包括有争议的观点,目的在于促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跨学科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我很赞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将“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的建构”作为今后几年内研究的课题.华夏民族精神,当然还包括好几方面,但应当说古典文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关注,是对人类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和探索,属于人的终极关怀.中国古代文学的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突现与否而展开,尤其对民生的关怀.天人合一的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古代文学的人文色彩.中和是中国古典文学精神的根本,其既是艺术辨证法,又是艺术和谐观,中国古典文学一直发射出人文精神的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5.
浅析干部素质与八大路线中断之内在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析干部素质与八大路线中断之内在联系李桂花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为基点,提出了一条全面建...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但两者并非两个毫不相干的理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思想指导体系和奋斗目标、主要任务、经济构成成分、政治结构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士,即知识分子;商,即商人,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阶层。在文学作品中,这两者的关系十分富有戏剧性,耐人寻味,是一个值得一谈的话题。 一 商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早就存在了的,《史记·货殖列传》、《汉书·食货志》都记录了许多商人的情况,而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陶朱公这样赫赫有名的大商人。但在文学作品中,商人的形象是出现得比较晚的,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较早涉及商人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估客乐》。不过,以商人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则是从唐代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音乐之喻是中国古典诗学批评中一类特别的譬喻,有着动态演进的历史过程,就取象而言,以乐器为主,后来也关涉乐曲、乐谱、音律等,呈现出丰富的形态;从功能上讲,多用于品诗和作诗的讨论,历经元明清人的踵事增华,拓展至学诗、诗歌史、诗学概念、诗歌接受等议题的诠释,积淀了深厚的意蕴。以音乐喻诗的学理依据与乐诗相似性以及审美文化密切相关。由批评眼光视之,借音乐说诗的实践形成了富有张力的话语,不仅开拓了诗学的阐释空间,也为中西诗学的对话搭建了桥梁。最后,这种实践虽有模糊不清的缺陷,但显示出清新有味、深切著明的表达效果,为读者带来了“响浃肌髓”的美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人精神生活有三个基础:一是忧国忧民的入世,这是本质,直接产生于生产方式、自然条件、社会结构;二是纵情山水的出世,这作为前者的补充,为入世者提供了一条“穷则独善其身”的退路;三是我行我素的傲世,这是与入世哲学中  相似文献   

10.
赵刚健 《江淮论坛》2004,(4):104-109
宇宙意识贯穿于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显在的不同的内容形态:半人半神的远古神话,极具时空穿透力和展示天国图景类的楚辞,从东晋延续至唐宋的“与宇宙同化同在”类的诗文,由“情意化山水”上升到“宇宙化山水”的表现荒寒境界类的唐诗。宇宙意识贯注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思想中,而成为潜在的丰富而深厚的美学意蕴:“以天合天”的自然朴素观,松动性和开放性的文学形象观,古典诗词的一种张力方向:“远”。古典文学作品的张力结构:“圆”。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的文学园地里,我们不应忘却那曾经在塑造我们民族灵魂中起过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其中的人格美的美学倾向。研究古典文学的人格美不仅会丰富和深化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理论,发扬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而且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流水意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流水意象与中国古人的情感世界、流水文化的地理学根据及神话遗存、流水意象的多重哲学美学蕴涵、流水意象与华夏民族精神及文人性格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意象——流水意象,进行了历时和共时的研究,指出了流水意象的种种哲学美学蕴涵及其与华夏民族精神和文人性格的深层联系,对其在中国古典文学情感表现中的意义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作者认为,流水意象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功能的审美价值系统,它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并同其他意象母题一道,生成和强化了占传统文学相当比重的创作构思、审美表现的民族化形式;而它与华夏民族精神和文人性格的关系,更反映了它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语义的角度看,Realism一词不仅指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而且还指哲学中的唯实论和社会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一种求实务实的态度。当人们把现实主义概念与文学联系起来时,首先是指一种文学流派,尤其是指十九世纪上半叶崛起在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然而,越到后来,人们越愿意将它作为一种文  相似文献   

14.
当代英国汉学家霍克思毕生致力于研究和译介中国古典文学,为中国古典文学的西传做出了巨大贡献。然纵观国内有关霍克思的研究,焦点仍集中于《红楼梦》英译文本,鲜有关注其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造诣和成就。作为专业汉学家的霍克思,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中,始终坚持以学术为导向,以严谨的考据为依托,对原著进行分析、解释和说明,为在英语世界重塑中国文学经典,传播中国文学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张磊 《理论界》2009,(2):29-30
本文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解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不同阶段的历史沿革,阐述了解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解放思想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国古典文学一直是热门学科,不仅前人的研究成果累累,而且当代学术界也人才济济,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的确已非易事。然而,现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中学研究会理事长马积高先生在古典文学的百花园中,经过长期的辛勤耕耘,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开创性成果。他的专著《赋史》(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共47万字)和《宋明理学与文学》(1989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共27万字)都是作为填补空白之作而梓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爱国主义——文学的光辉主题人类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文学和艺术的主题是丰富多采、千变万化的。过去资产阶级文艺学家曾宣称什么醇酒、爱情、死亡和复仇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自不必说这是错误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的,“永恒”是不存在的,故“永恒的主题”的提法也是不科学的。但,从文学发展史上看,文学中确实存在这样一个悠久的、重大的、光辉的主题——那就是金光闪烁的爱国主义。人类自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存在着战争,历史上的战争总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  相似文献   

18.
法律是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为了保护、巩固和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的内容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法律的规范最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结构的性质。 对于从历史的角度阐明蒙古人民以往历史中的众多问题,从研究元朝法律入手,是会收到不少裨益的。本文根据《喀尔喀法典》、《卫拉特法典》和《成吉思汗的故事》,试从元朝法律中的一些规定来剖析一下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及古代规范状况,以便加深对蒙古古代社会的认识。 关于管辖权的某些种类  相似文献   

19.
在哲学知识论研究中,存在较具代表性的三种真理理论:符合论的真理观、连贯论的真理观以及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与符合论、连贯论的真理观相比,实用主义真理观的主要长处是将真理问题与真理的效用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但是,这种真理观却必然面临如下两大理论困境:(1)将真理看做是相对的,这无法解释真理的客观性;(2)将“什么东西最终是真的”与“什么东西碰≯亍起作用”或“相信某东西是有用”进行必然的联结,这并没有可靠而令人信服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萧红是20世纪初中外文坛上两位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前者被誉为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现代英语小说的先驱,在世界近代文学史上享有短篇小说大师①的称号。后者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艺术表现上最具现代化的作家。虽然二者处于不同的时空,她们的艺术人生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都是家庭、社会的叛逆者;作为女性作家,她们的创作几乎都指向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她们都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