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中国革命的阶段的正确认识,毛泽东首先提出了不怕资本主义的论断;而站在文明发展的高度,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为了更好地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学习资本主义;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江泽民等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认为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已经发生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展现了资本主义不断向社会主义趋近的事实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为社会主义认识资本主义提供了条件,使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使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面激化,引发了社会主义革命,导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产生了列宁主义。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从物质生产转向智能生产,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3.
苑秀丽 《东岳论丛》2007,28(6):23-26
列宁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热切期盼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谋求和平共处,保证苏维埃俄国的生存;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其中列宁对资本主义始终保持的清醒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当前,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和挑战相当直接和严峻。列宁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指出了东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并且在中国成功地实践了这一思想 ,他特别指出要用科学态度对待资本主义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中国不能也不会走向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的种种“资本主义”现象,这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中所不能迥避的重大问题。为了求得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必须对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作一番历史的辩证的分析。 一、我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立同一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是一个前后相继、一个代替一个的关系。因为无论是西欧各个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同时取得胜利,还是西方无产阶级以俄国革命为信号夺取革命的胜利,都意味着资本主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邓小平在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时 ,提出了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关系的方法论原则。一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 ,不能简单地反对资本主义 ;二是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长处来发展社会主义 ,三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 ,要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在十月革命过程中和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未提出快速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未提出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的主张.1918年4月,他也未提出这类思想,不仅未要求立即消灭资本主义,而且主张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可是在1918年1月全俄苏维埃"三大"期间,他提出了"彻底摧毁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大厦"的论断,似乎提出了快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这样人们在认识上就难以理顺十月革命时期至1918年4月列宁思想的发展线索.列宁在全俄苏维埃"三大"期间提出的若干论断,似乎成为理顺这一时期列宁思想发展史的一个障碍.本文就正确理解全俄苏维埃"三大"文献的精神,排除人们认识上的障碍,阐述了一系列新见解.  相似文献   

8.
孙慧明 《北方论丛》2009,(2):112-115
福斯特认为,目前全球性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原罪",是目前经济体制无法克服的痼疾;技术进步无法解决环境问题;现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对资本积累痴迷的资本主义制度;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生态革命.  相似文献   

9.
新科学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十,六十年代以来,由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带头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巨大的新科学技术革命。这一场新科技革命对未来的社会、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将要起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呢?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全世界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这一场新科技革命,说明社会主义已经被资本主义抛在后面了,证明社会主义失败了。西方的社会主义革命被新科技革命取消了,这是在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还有人认为,这一场新科技革命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有弊病。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实现,工业社会将发展为信息  相似文献   

10.
张瑞业 《齐鲁学刊》2002,2(3):50-56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论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但是,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与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且并行不悖,社会主义全面实现的社会物质条件渐趋成熟,印证了“两个必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