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自然村落中的亲族聚居现象,是中国农村许多地区居处形式的突出特征,为捉村宗族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土壤。亲族聚居有三种基本类型,每一类型都有之相对应的一种宗族组织形态。在突出父权和夫权的原则下对亲族中的血缘亲属关系进行有意识的“重组”,即形成宗亲范畴,是亲族聚居向宗族形态转化的关键。当前农村中存在的为宗族活动发生所需的各种物化的和智力的资源,是农村亲族聚居向宗族形态转化的重要社会条件。但从整体上说,当前农村宗族组织的发育程度还是低水平的,只要控制住宗族资源的生长,就可以减弱这种转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宗族活动回恢与蔓延的状况分析陈祖耀,郭席四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在我国早已消声匿迹的农村宗族活动,迅速地在广袤的农村大地回恢与蔓延开来,并且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农村社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社会现象。因此,用历史...  相似文献   

4.
5.
6.
全球乡村治理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的个案分析#br#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运清  王培刚 《社会》2005,25(6):94-108
乡村治理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农村现代化课题。在全球乡村治理模式的视野下,乡村治理的内涵应该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其一,能够动员政治支持,获得民众的广泛信任;其二,能够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满足村民的服务需要;其三,能够有效地管理冲突,具有良好的冲突协调机制(Minxin,2002:3-8)。历史地看,我国乡村基层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比较而言,在社区治理方面的努力差强人意。本文以全球乡村治理的经典模式为参照,以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的乡村社区重组为个案,重点讨论中国乡村治理的本土计划与行动策略在兴起…  相似文献   

7.
当代农村宗族问题三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农村宗族不仅仅是传统宗族的“死灰复燃”,而是有其明显的现代特征,有其复活和存在的种种理由。它在现实生活中执行着一定的功能,其中既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从其前景来看,宗族既不会在短时期内被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消灭”掉,也不会发展到它曾有过的黄金时期那样的程度,而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其自身和社会的努力下,朝着与现代化的潮流一致和对社会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9.
理顺乡镇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构建一种正确、合理,的关系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二者当前的互动关系着手,深入剖析当前社区建设与发展中政府的角色与功能,并探讨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政府与社区关系。  相似文献   

10.
袁友军 《社科纵横》2010,25(6):98-100
论文分析了传统儒家伦理的关系主义思想,指出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着浓厚的关系治理现象,提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技术含量的提高,民营企业应该把关系治理和企业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现代家族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养老方式日益弱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基础,探讨了正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传统宗族养老文化对农村家庭代际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新农保制度覆盖初期,农村老人参保对代际转移具有挤入效果,随着政策的深入开展,新农保制度对代际转移的挤出效应逐步显现.而宗族网络对家庭代际转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宗族为载体的传统养老文化依然保持着较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农保制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关振国  吴丹玉 《学术交流》2020,(12):138-14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治理,其治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总体治理水平。创造性地将协商民主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对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并从总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乡村治理中,将协商民主分别与乡村基层组织的提振与强化、乡村产业模式的建构与打造、乡村文化体系的整合和完善、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塑造、和谐稳定乡村社会的探索与营造紧密结合融合,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研究生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要消除矛盾,而是提倡将各种矛盾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中。因而,我们必须解决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就业问题的解决。当前高校研究生就业前景并不十分乐观,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针对当前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对这种就业现状的原因和应对的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中国与国际机制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国际政治领域关于国际机制的研究存在着两个基本倾向 :其一 ,较多侧重于国际机制对中国的要求、制约和规范 ;其二 ,较多侧重于中国对国际机制的认识、参与和遵循。针对这种现状 ,作者尝试从中国与国际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角度 ,研究二者互动的历史条件、动力、具体表现、结果与意义 ,以突现中国通过与国际机制的互动所带来的自身变化及其对国际机制的反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15.
结构主义、理性主义、文化理论是研究中国乡村治理的传统范式,已有的众多研究视角都衍生于这三个研究范式.三大研究范式及其不同视角对中国乡村治理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对许多问题作出了合理而有效的解释,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已有的研究没有把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市场化、社会化、货币化问题纳入研究范畴,没有把小农社会化作为一个视角.而这一视角有利于将农户、市场、社会和国家融为一体,将动态变化融于静态结构之中,是研究乡村治理的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郭占锋  杨萍 《社会工作》2012,(11):26-28
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以及乡村工作理念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倡导"新民本"思想;强调"平等"、"参与"的思想以及重视系统整体的农村发展观与培育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直到今天,这些乡村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对于我国新时期农村社会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与汉人宗族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按照一般的社会学和政治学理论,宗族作为一种特殊的血缘群团,因其结构与功能的狭隘性,与社会的现代化目标很难相容。但实际上,宗族的组织形式和内在机制,可以通过自我调整,逐步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契合。汉人宗族的本体性意义与现代生活概念,也许并不是格格不入的。汉人宗族真正合理的前景,应该是逐渐自愿地消除其残余的强制性,在保持自己的本体性需求的同时,将其功能目标尽可能充分地纳入与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相适应的轨道中。  相似文献   

18.
两汉的宗族土地所有制与宗族的生产组织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宗族势力的重建和发展,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尤其与大庄园经济的发展相同步.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来源一般有买卖、国家授赐、豪取强夺等几种途径.一方面,宗族势力依靠自己的经济、政治势力获得土地,形成规模越来越大的大土地所有;另一方面,大土地所有者又利用手中的土地作为团结宗族的手段,纷纷采取庄园经济模式,组成一个个宗族的社会经济集团.两汉宗族土地所有制成为东汉以后土地制度的重要形式,宗族组织在社会生产方面也逐步表现出重要的生产组织与保障职能.  相似文献   

19.
客家宗族组织治理作为客家民系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具有"崇祖、重教、自治"特点,在客家地区社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正视客家宗族组织治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努力挖掘传统形态中的现代因子,使客家宗族组织治理在社会管理创新,特别是乡村治理、村民自治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是内在统一的.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互动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党的建设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发展阶段,从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辨证关系看,就是要把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