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徽州社会对佛教和道教是比较排斥的,但佛教教义对妇女却特别有吸引力。明清徽州大量的节烈妇女,过着一种极为幽闭的生活,必然要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她们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其形式以在家吃斋、诵经、奉佛为多,也有入寺烧香及出家为尼的。她们信仰宗教的动机包括消弭痛苦、抵抗逼嫁、祈福禳灾及寄托来世等。她们正是通过对宗教的信仰来抚慰失去亲人的创伤,祈求未来的平安,从而达到自我心灵的安慰。  相似文献   

2.
从儒学义理内涵看,儒学具有信仰和超越性的双重内涵,儒教为“本心本性即天心天性”的天人合德之教,儒学既是一种哲学理论形态,又是“儒教”,仁心本性为一切宗教精神与信仰之根源。从祭祀礼仪制度层面看,“三祭”是具有宗教意义的活动,重对神的报恩。天地、祖先、圣贤的图像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自然与历史秩序之中,可使人超越当前现实世界,又可使心灵不陷溺于对超世的想象中,实现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在纯宗教心灵观照下的不脱节。因此唐君毅认为儒学具有宗教性,儒家的超越智慧涵盖了西方的宗教智慧。  相似文献   

3.
从儒学义理内涵看,儒学具有信仰和超越性的双重内涵,儒教为“本心本性即天心天性”的天人合德之教,儒学既是一种哲学理论形态,又是“儒教”,仁心本性为一切宗教精神与信仰之根源。从祭祀礼仪制度层面看,“三祭”是具有宗教意义的活动,重对神的报恩。天地、祖先、圣贤的图像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自然与历史秩序之中,可使人超越当前现实世界,又可使心灵不陷溺于对超世的想象中,实现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在纯宗教心灵观照下的不脱节。因此唐君毅认为儒学具有宗教性,儒家的超越智慧涵盖了西方的宗教智慧。  相似文献   

4.
勃朗特姐妹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女作家,其写作深受牧师家庭的宗教背景影响.她们的父亲帕特里克是英国国教牧师,他倡导的福音主义--自我心灵感受宗教的启示极大地影响了勃朗特姐妹的人格和创作.本文综述了勃朗特三姐妹对于宗教的不同心灵理解,正是对于宗教的追寻和探究,以及宗教对于她们的不同启示,使得三姐妹才思泉涌,在笔端中,澎湃着女性对于维多利亚体制宗教的批判,书写着女性对于宗教的个人心灵理解.  相似文献   

5.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一定道德价值体系及其依据的笃信和奉行。影响人们道德信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宗教乃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宗教影响人的道德信仰的维度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一个完整的宗教往往包含着一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为人们提供一种"终极关怀"和人生模式,从而成为道德信仰的价值根基的一种类型。其二,宗教力图通过超自然力量宣扬因果报应而承诺道德与幸福的统一,为道德信仰提供一种动力和保障。其三,宗教通过对人世间社会价值的贬低乃至否定、对超自然力量的宣扬、对来世的承诺,为有限的生命提供一种隐形的保障,为人生提供一种心理调节和心灵慰藉。其四,宗教通过宣扬自己的道德标准,对人们进行道德规劝和道德教化,规范人的品行,以影响人们的道德信仰。宗教对道德信仰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道德和宗教有共同关心的问题或主题,宗教具有一定的劝善功能,宗教对人们的道德信仰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宗教是以人对神的崇拜和信仰为前提的,把道德信仰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之上,对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是不可能的。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信仰不仅会因为宗教的瓦解而崩溃,而且,宗教信仰所引导的基本价值一旦偏离了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就会使人们的道德信仰陷入非人性、非人道的误区,人们会因为宗教的非理性而导致偏离正确价值方向的狂热和痴迷不悟。  相似文献   

6.
居住在云南省南部的金平傣族与其他地区的傣族相比 ,他们大都不信仰小乘佛教 ,却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金平傣族女性在其宗教活动中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金平傣族女性神灵、女巫以及普通女性在宗教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描述 ,指出在金平傣族宗教活动中存在着对女性既排斥又尊崇的两重性 ,并论述了这种两重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中国佛教鼎盛时期,大量女性走入了比丘尼的行列。当时比丘尼队伍主要由出家的比丘尼、挂籍寺庙的比丘尼和私度的比丘尼三部分组成。唐代女性要想获得僧伽资格必须经过两次受戒,即沙弥戒和比丘戒。唐代的大德尼已经获得了为女性出家者授具足戒的权力,一些大德尼还代表政府为人剃度。比丘尼们积极从事写译、造像、讲经等弘扬佛法的活动。比丘尼的宗教活动主要包括日常的持戒、诵经和不定期的抄经、写经、造像等,她们的很多功德活动都围绕着寺院进行。比丘尼也经常举行讲经活动,出身士族、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比丘尼所讲多为僧讲。社会下层也有比丘尼的讲经活动,只不过她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往往被迫中止。  相似文献   

8.
维特根斯坦的宗教思想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宗教需要激情信仰,不能也无需采用理性论证的方式来检验宗教教义的合理与否、宗教体验的真实与否。二是宗教活动包含三个层次:信奉、参与、言说。以信奉宗教为基础,具有一定"家族相似性"的信徒,自愿参与到宗教活动的"语言游戏"之中,成员互动、遵守规则,最终使用有意义的语言言说宗教。三是宗教作为一种"生活形式",能够给予人生意义,但既不神秘,也不是必须选择的途径。对于是否要拥有由宗教赋予意义的人生,每个人有选择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甲马信仰为例,辨析了民间信仰与道教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云南甲马的民俗功能、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从艺术造型视角来讲,甲马是一种单色的黑白木刻版画,用图像的形式传达了人们的精神信仰;从民俗视角来讲,甲马是民间信仰的载体,人们通过使用甲马来表达对自然不可抗力的精神依托和慰藉,是人们进行的一种民俗活动;从宗教视角来讲,云南甲马的神仙位业和仪式均以道教为主体,是一种准宗教的民间信仰活动。  相似文献   

10.
陇西走廊中存在诸多女性神信仰,她们处在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夹缝中,是民间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拥有平安保育、辟邪祈福、娱乐赐福的多重神格.她们客观上发挥了打破民族界限、维系民族团结、加强民族融合的重要作用,被各族民众打造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维护陇西走廊宗教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受传统影响,学术界和管理部门对维吾尔族女性信教者的宗教信仰状况关注较少,文章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从宗教归因、宗教评价和宗教知识角度详细分析了维吾尔族女性信教者的宗教认知情况。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女性信教者在个体特征、家庭事件、人生礼仪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宗教归因倾向;她们肯定伊斯兰教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对伊斯兰教具有积极的态度;她们也存在对伊斯兰教未来发展方向意见不一致和缺乏宗教知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意在从民间的角度对张承志的创作进行富有新意的阐释。三块民间天地基本上构建起他从知青到教徒的精神屏障,也清晰地标示出他的心灵轨迹。民间的行走不仅是一种精神漫游,而且是一种孤独的心灵追问。张承志创作立场的民间化已表明了一种决不随流从众的姿态,在人们为信仰与精神危机苦恼的时候,他皈依了民间宗教,以独特的方式向人们提示信仰之于人生的价值意义。这或可称之为世纪末的民间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13.
圣安波罗修之童贞观念的宗教意义在于它塑造出一种中世纪信仰的终极幻象;其心理特质在于践履童贞是中世纪女性之自由意志的选择;其社会效应在于它使中世纪女性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尚趋向于开放。  相似文献   

14.
圣安波罗修之童贞观念的宗教意义在于它塑造出一种中世纪信仰的终极幻象;其心理特质在于践履童贞是中世纪女性之自由意志的选择;其社会效应在于它使中世纪女性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尚趋向于开放。  相似文献   

15.
宗教借用理性的认识方法来表达和论证自己,以理性的形式展示自身在社会实践领域内的作用,并在人的心灵上构建着与理性认识追求相同的具有终极关怀性的未来。虽然宗教与理性互动频多,但宗教毕竞是一种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拜信仰,归根到底是对以非理性形式存在的神圣者的信赖,本就以非理性占据上风。其中表达人们对信仰对象的神秘情感经历的宗教经验是最深层的非理性意识的代表,它的神秘特征就成为了宗教非理性最坚实的阵地。  相似文献   

16.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第三十五条作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反革命活动,或者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建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不受外国的支配。”我党的宗教政策是  相似文献   

17.
田阳敢壮山布洛陀信仰的宗教旅游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阳敢壮山是布洛陀文化的发源地,布洛陀信仰具有重要的宗教旅游价值。全球宗教旅游热引发了民间信仰的升温,而民间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布洛陀信仰的重要文化价值在于其人文始祖的地位,而人文始祖信仰则是民族寻根旅游的缘由之一;田阳敢壮山是周围地区乃至壮侗语族民众朝圣和假日旅游地;布洛陀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不可避免带有神秘文化特征,神秘文化作为文化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同时可以满足人们探寻新奇的心理特征,在此意义上说神秘文化旅游也是布洛陀宗教旅游价值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灵性资本、精神资本与佛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经济学认为,宗教信徒因信仰或参与宗教活动能从中获得一些收益和效应,他们把这种效应称之为"灵性资本"。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且在宗教市场中占有殊胜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灵性资本来源,人们信仰、参与佛教活动的同时,佛教也满足了他们的收益所需。  相似文献   

19.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它与社会主义是否相适应?适应程度如何?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 1 就其原始观念来说,宗教是一种自我意识,一种心灵轨迹,一种心理活动。它原本是内在的、内省的,是人的心灵之梦。这是宗教的自然性质。此意义上的宗教,仅是人与神的关系,人之自我—自我之心灵与人之外部自然的关系,而  相似文献   

20.
观音应化信仰是观音信仰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其渊源应该追溯到印度佛教.但观音应化信仰在中土的流播和发展,却是与中土诸种文化土壤息息相关的.原始宗教、宗法性传统宗教、民间信仰、佛教自身、道教等,都对中土观音应化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这一理路的考察,对于认识和理解宗教信仰及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