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教育家指出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然而审视一些语文教育 ,常常就语言文字教语言文字 ,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割裂了语文与实践的联系 ,让孩子死读书 ,读死书 ,结果导致学生思维僵化 ,能力萎缩 ,致使语文老师深感内疚。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出现 ,如甘露滋润着每位语文教师的心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打开学生的思维天窗 ,倡导综合性学习 ,倡导多学科的整合 ,倡导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实践中学语文。这些新的理念 ,让过去单调、平面的语文学习变得血肉丰满起来、立体多维起来 ,生动活泼起来 ,学生的大语文能力在这种全新的…  相似文献   

2.
各个时代的美学家对于美学研究范围的看法是并不一致的,美的本质和外延也是在不断在变化.美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中,康德选择了出世的态度--"审美无利害";有的艺术家主动遁世,为逃避现实而缩到艺术的字数王国;而唯美主义者选择的则是对抗,将美和现实生活对立起来.这些美的哲学,都割裂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使艺术成为孤芳自赏的博物馆,导致了美学和普通人的距离.与此相反,实用主义者选择的却是入世的态度,反对将艺术或审美进行神秘化,反对传统美学将讲求实际和审美对立起来,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入世美学是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需要的.艺术应该既是生活的目的也是生活的方式.只有能包容生活、容纳现实的美学,才会具有艺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按传统看法,外延扩大再生产只同经济发展速度“挂钩”,与经济效益无缘。本文试从社会经济生活出发,初步概括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几方面经济效益情况,进而提出外延扩大再生产也具有经济效益属性,同时修正传统的两种类型扩大再生产的定义。以求教于理论界各位同仁。一如果我们在谈论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否与经济效益有联系时,不是简单地根据现在划分两种类型扩大再生产的原则,而是从社会  相似文献   

4.
高校中文师范生文学作品网络阅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愈加紧密,文学作品的电子化阅读趋势也日益明显。高校中文师范生身兼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和培养语文教学素养的专业要求,其对文学作品网络阅读现象的认识与实践绝不可随波逐流,尤其是当他们未来步入教师行业时,其介入影响的效果将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5.
一、提出的背景"教育即生活"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思想中颇为重要的一个命题,他强调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是为了生活而存在。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  相似文献   

6.
语文现代化是指语言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现代生活是相对于古代生活来说的。整个人类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现代和古代两个部分。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科学技  相似文献   

7.
翻译批评的合理化追求使翻译批评分别向语言学和文艺学寻求理论支持,从而导致实践批评和理论批评的分化.两种翻译批评的划分割裂了译事与译作间的内在联系,也割裂了译者的实践活动与其结果间的联系,从而使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对立起来.然而,"真"与"善"可以在译者的身份及社会对其行为的规定性中获得统一,从而使实践批评和理论批评统一于伦理批评,并使翻译批评在社会伦理关系中获得自身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语文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从优化课堂教学、活用教材、将语文教育与生活联系起 来等三个方面探讨实现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全体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过程.通过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与学的关系,探讨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区别对待在语文学习中不同实际情况的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效果,取得应有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已进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新时期,新的形势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贯彻执行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任务,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就被提到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为重要的地位。为担负起新时期语文建设的光荣任务,我们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省语言学会1986年年会”上,举办了“努力完成新时期语文建设的光荣任务”报告会,听取了我省出席“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的代表传达,学习讨论了会议的主要文件,统一了认识,明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语文课应立足文本,从注重朗读、咬文嚼字、仿写练笔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耿红卫 《兰州学刊》2006,4(5):200-201
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应当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与生活建立广泛的联系,并将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生活化,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职务犯罪监督是人民检察院的重要职能之一.我国现行有关法律和检察理论对该项职能的定位仅限于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权.这种定位割裂了法律监督与党纪、政纪和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机联系,使人民检察院的职务犯罪监督处于被动地位,抑制了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监督职能的作用.为此,如何拓展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监督职能,是我们目前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必须注意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为了推动语言文明建设,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信息中心和《语文建设》编辑部最近召开了“语言文明建设”座谈会。中宣部、国家教委、文化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旅游局、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广播学院等10多个单位的同志出席了会议。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副主任孟吉平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座谈会指出,当前语文生活中的粗、野、脏、媚洋、媚俗,宣扬封建迷信、宣扬奢华腐朽生活方式等倾向已经到了不能不管的地步了。这种…  相似文献   

16.
语文修养是新闻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没有足够的语文修养既成不了出色的记者,也当不了尽职的编辑。新闻工作者是用语言文字来反映社会服务社会的。记者的首要职责就是用敏锐的眼光和正确的立场把所见、所闻、所想及时用语言文字反映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其中关键原因是要么只强调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否定其与文化基础课的联系,否定其文化知识教育功能;要么只强调其文化教育功能,把"两课"看成是文化基础课,事实上"两课"与文化基础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既不能割裂也不能等同.加强"两课"教学改革,必须吸收文化基础课的长处,发挥"两课"文化知识教育功能,从而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蒙元时期语言文字的建设对蒙古社会的群体性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畏兀儿蒙古文的使用促进了蒙古民族的认同形成,八思巴字的创制试图构建元朝的国家认同,北元时期蒙古语文的规范化表明蒙古民族认同的定型化与层级化.蒙元语言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当今语言认同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是自从20世纪元伦理学出现以来才彰明的一个基本理论观点.1903年,C.E.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一书标志着元伦理学的兴起.其任务主要是运用逻辑分析和语言学的方法分析道德概念、判断的性质和意义.但是元伦理学割裂事实与价值的联系,回避社会现实的道德和价值问题,不能给社会道德生活以指导,使元伦理学产生了严重的生存危机.黑尔看到了这一点,他在元伦理学的范围内,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弥合了事实与价值的鸿沟,使元伦理学开始了向规范伦理学的复归.但是,应该看到,黑尔对事实与价值的弥合,没有超越元伦理学的范围,这是黑尔的时代局限性,也是其他元伦理学家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现在语文教育界有一种偏向,只要一谈到传统的语文教育,就认为是一种封闭的、僵化的、陈腐的语文教育,把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和“满堂灌”、“填鸭式”划等号,把现代语文教育和传统语文教育完全割裂开来.这是不科学的,是对传统语文教育认识不足.现代语文教育是从传统的语文教育发展丰富而来,它们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现代语文教育的继续发展,便是未来的传统语文教育,没有传统的语文教育就没有现代语文教育,它们相互依存.因此,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要辩证地、发展地看传统语文教育;同时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蕴藏着前人积累的语文教育精华,是宝贵财富,尽管它也包含着某些糟粕,但是我们不能彻底地全盘予以否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不否定“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