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伟 《社会工作》2009,(9):12-13
NGO备灾中心(NGO Disaster Preparedness Center,简称NGODPC)成立于2008年5月30日。备灾中心延续“NGO网川救灾联合办公室”在绵竹的灾后重建工作,在绵竹市汉旺镇武都村建立了NGODPC汉旺志愿者服务站。  相似文献   

2.
一在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NGO备灾中心(简称NGODPC)在当地社区建设社区公共空间的构想来源于社区的现实需求。灾民间邻里关系不通畅,从  相似文献   

3.
从2009年1月10日到1月20日,绵阳师范学院社会工作志愿者团队和NGO备灾中心洛水项目办公室合作,在什邡市洛水镇联合村主要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了一系列的小组活动。  相似文献   

4.
从2009年1月10日到1月20日,绵阳师范学院社会工作志愿者团队和NGO备灾中心洛水项目办公室合作,在什邡市洛水镇联合村主要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了一系列的小组活动。  相似文献   

5.
张伟 《社会工作》2009,(17):13-15
在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NGO备灾中心(简称NGODPC)在当地社区建设社区公共空间的构想来源于社区的现实需求。灾民间邻里关系不通畅,从外地迁移过来的灾民对本地环境也不熟悉,没有交流的空间,这也才有了“自然之友”新生电影院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核心提示】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管理格局的建构过程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NGO)的二者的关系引人瞩目。事实上,基于社会组织的公益宗旨与政府的"执政为民"理念天然的藕合性,政府与NGO间以"合作与共融"来形容亦不为过。政府为NGO提供注册管理、购买服务方面的宏观支持,NGO则不断推进自身能力建设、探索适于群众利益诉求的运作模式,成为政府改善民生的支持力量。下面的几篇文章就展示了政府部门与NGO合作与共融的景致。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河南省NGO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检视了河南省NGO发展的现状,进而剖析NGO存在的功能异化,最后尝试提出NGO发展脱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NGO主要泛指那些从事海外援助、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二战后日本的NGO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活跃三个历史时期。随着NGO的迅猛发展,日本政府逐渐认识到NGO的重要性,开始与NGO展开对话、合作,并从制度、资金等层面对NGO进行支持。活跃在海外和日本国内的NGO在日本外交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日本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有很大帮助。NGO不但加深了日本与受援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官方外交打下良好基础,还扩展了日本的外交空间,为联合国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5月22日,汶川大地震第十天,我作为南都基金会四川赈灾调查小组成员,向四川出发。我们一行五人,分别来自NGO赈灾联盟成员:南都基金会、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天津鹤童养老院、NPP公益伙伴和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我参与本次调查的核心目标是:了解中国志愿者和NGO在四川赈灾中的参与机制和能力需求,并与当地NGO建立关系,为支持其有序、有效和可持续地开展赈灾工作奠定基础。调查行程:本次调查四天,共访问6家NGO联合办公室/团队/小组,5家当地政府部门/人民团体,2家赈灾部队、30多名赈灾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港台地区、其他国家),10多名灾区人民(绵竹市遵道镇和玉泉镇)。  相似文献   

10.
文旻 《社会工作》2009,(12):31-33
NGO作为社会力量的典型代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角色、地位、功能和内部管理机制等问题已经逐步进入理论研究视野。笔者认为,考虑到多数中国NGO浓厚的官方、半官方色彩和国外NGO的西方背景,在中国本土要建立起政府与NGO之间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可以考虑以社会工作团体为扭结来整合NGO资源。社会工作团体介入公共危机管理可以有效地促成NGO间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整合,并推进实现政府与NGO之间合作互动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NGO作为社会力量的典型代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角色、地位、功能和内部管理机制等问题已经逐步进入理论研究视野。笔者认为,考虑到多数中国NGO浓厚的官方、半官方色彩和国外NGO的西方背景,在中国本土要建立起政府与NGO之间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可以考虑以社会工作团体为扭结来整合NGO资源。社会工作团体介入公共危机管理可以有效地促成NGO间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整合,并推进实现政府与NGO之间合作互动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翟雁 《社会工作》2008,(13):12-14
5月22日,汶川大地震第十天,我作为南都基金会四川赈灾调查小组成员,向四川出发。我们一行五人,分别来自NGO赈灾联盟成员:南都基金会、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天津鹤童养老院、NPP公益伙伴和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我参与本次调查的核心目标是:了解中国志愿者和NGO在四川赈灾中的参与机制和能力需求,并与当地NGO建立关系,为支持其有序、有效和可持续地开展赈灾工作奠定基础。 调查行程:本次调查四天,共访问6家NGO联合办公室/团队/小组,5家当地政府部门/人民团体,2家赈灾部队、30多名赈灾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港台地区、其他国家),10多名灾区人民(绵竹市遵道镇和玉泉镇)。  相似文献   

13.
NGO:环境保护运动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积极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素兰 《社科纵横》2007,22(7):44-46
NGO在西方环境保护运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环境保护运动中NGO是与政府、企业和公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NGO在中国环境保护运动中的积极作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中国的NGO环境保护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NGO社会责任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培峰 《浙江学刊》2008,(3):184-189
NGO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嵌入制度和社会环境的话题.讨论NGO的社会责任需要区分互益组织和公益组织,互益组织的责任首先是服务会员,公益组织实现组织章程所设定的目标就履行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NGO社会责任的讨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使NGO规范发展.由于制度环境的不宽松和历史资源的匮乏,中国NGO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并不乐观.NGO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是实现制度创新,维护公民结社自由,并加强对NGO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朱健刚  赖伟军 《社会》2014,34(4):187-209
中国NGO的发展策略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5·12”汶川地震NGO联合救灾行动为例,着重探讨当前中国NGO联合行动的“不完全合作”问题。本文认为,不完全合作是NGO在面对内外部制度约束和组织限制条件下的主动策略性行动选择,具体策略机制表现为联合行动目标的自我约束、有限的组织参与和弹性的组织形式等三方面。NGO不完全合作策略的产生是由外部政治机会空间有限、组织关系网络的非正式性,以及组织合作意愿不完全等组织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形塑而成。本文还指出,在当前整体限制性的制度环境下,正是这种不完全合作策略使得NGO联合救灾在面对各种挑战的情况下成为可能,但也因为合作的不完全性,使得联合行动难以持续。NGO进一步的持续合作还需要新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6.
"项目化运作"一词是时下NGO组织中一个十分流行的字眼,用以形容将工作任务和目标变成一个个项目,而后通过项目管理的思路来进行运作。"项目化运作"不仅  相似文献   

17.
李朔严 《社会》2018,38(1):160-185
本文旨在探讨转型时期党对于草根NGO的独特影响机制。在整合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Z省H市两个草根环保NGO的多案例比较,本文发现党对于NGO的影响存在一条与政府不同的独特机制。与传统资源视角和合法性视角所认为的不同,本文认为,党在拓宽资源渠道、增强政治合法性方面对于NGO的影响与政府相比并不存在显著优势,然而唯独党可以通过统合手段,从制度层面给予NGO领导人以政治身份,从而增强其政治资本、扩展其社会网络,为NGO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这一点单一的政府部门难以企及。本文不仅深化了学术界对于国家-社会关系层面更加细致的理解,而且在更广泛层面暗示了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并不必然意味着NGO自主性的缺失。未来的研究应当将关注点放在这种关系对于公共治理所造成的实际影响,而非NGO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本身。  相似文献   

18.
一次会议上,一位学者大声疾呼政府应该支持NGO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同时他也指出NGO也更加需要反腐败。很多时候,NGO更缺乏外部监督和舆论监  相似文献   

19.
正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最近二十年来几乎所有国家发生的政变与叛乱都与它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2004年海地政变、2009年洪都拉斯政变、东欧的"颜色革命"以及中东的"阿拉伯之春"。日前,美方不顾中方反对,执意签署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严重干涉中国内政。针对美方无理行为,怎么办?2019年12月2日,中国外交部终于"亮剑",发言人华春莹宣布,针对美国执意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中国将对5个在香港修例风波中劣迹斑斑的美国非政府组织(NGO)实施制裁。涉事5个NGO分别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协会、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人权观察、自由之家。  相似文献   

20.
《求是学刊》2013,(6):76-82
国际经验证明NGO小额信贷是缓解农户融资难和扶贫的重要形式,但资金困境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NGO小额信贷机构主要依赖不稳定的捐赠资金,缺乏其他合法融资来源。资金短缺直接制约我国NGO小额信贷机构的覆盖面广度,在理论上也充分验证了这个问题。应该通过组建小额信贷批发基金,培育有责任的社会投资者,加强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吸引外界资金,政府要支持融资渠道创新,达到缓解NGO小额信贷资金困境,扩大覆盖面广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