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适、岑参是盛唐时“边塞诗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一般并称“高岑”。从语言视角考察高适,岑参的诗作,也可以看到他们有许多近似之处。尤其是诗的用韵所显现的韵母系统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从中窥见盛唐时中原一带某些实际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2.
《韦应物系年考证》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韦应物出任洛阳丞当在宝应二年六月前的春夏之间;韦应物罢洛阳丞后返长安之年当在大历六年冬季;韦应物于大历七年秋曾客游梁州;韦晚年刺苏时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观是未可厚非的.“仁政爱民”应是终其一生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4.
韦应物考议     
韦应物,是饮誉中唐的著名诗人,存诗十卷,计五六○首,名《韦苏州集》,诗不仅量多,质也较高。由来学人都目之以田园山水派诗人,为王(维)、孟(浩然)之余绪。我翻检韦集数遍,始知过去粗率,囿于旧见,对其身世与为人知之甚少,读韦终如雾里观花,不识庐山真面目,今着意综述,有两得考议如次。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利用出土的唐代墓志,结合诗文等其他材料,考察了韦应物诗中涉及到的几个人物的生平中的一些事实,拟定了这几篇诗的写作时地。  相似文献   

6.
王维诗韵     
晚年得蓝田县橍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一生可分为三大时期:一、童年至二十一岁以前,这一时期主要在山西蒲州渡过;二、壮年时期,被贬山东济州;三、中老年时期,主要在长安任朝庭命官。由此可推断,山西蒲州方言为王维母语。蒲州东距洛阳与西距长安差不多远,又在关内,其方音可能和洛阳音较接近。而作为当时民族共同语的洛阳“雅音”,正是朝庭所使用的通用语。 本文考订王维诗韵,主要依据《四库备要》本《王右丞集笺注》(以下简称《笺注》),并以《全唐诗》参校。《全唐诗》已删正之疑作不列入考订范围,其它尚存疑之作酌加说明。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韦应物,存诗五百六十首,合为十卷,宋王钦臣校订为《韦苏州集》。历代诗评家对韦应物均目之为闲淡高雅,只是宗谢(灵运)摹陶(潜)的山水田园诗人,不过是王(维)孟(浩然)的余绪。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无偏颇的。韦应物其人其诗,应当给予怎样的评价呢?  相似文献   

8.
孟浩然是唐代的重要诗人之一。唐代在汉语语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这一阶段的汉语语音有许多重要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孟浩然诗歌的用韵进行分析,并以之同《广韵》相对比,发掘孟浩然诗韵中所体现的独特语音规律,指出了它与隋唐音系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李贺诗韵考     
李贺诗韵考冯芝生李贺(790—816)字长吉,生地河南昌谷(今宜阳)。父名晋肃,因避讳的缘故(“晋”、“进’同音),使李贺受攻击,不得举进士,只做过小小九品从官─—奉礼郎。李贺的一生,可以分成未入京应举前和应举受毁以后两个时期。前期生活优闲,作品伤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切韵》(《广韵》)音系为参照点,选择曹植保存完整的诗八十首和相对完整的诗十一首,罗列共九十一首诗句的全部韵例,整理归纳出曹植诗韵谱,并分析曹植诗用韵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1.
徐铉诗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铉(公元916——991 ),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时期有名的文学家,也是诗人.他在十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据《全唐诗》和《宋史》介绍,他“文思敏速,凡所撰述,往往执笔立就”,并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他精通小学,爱好李斯小(?),亦擅长隶书,曾受诏与句中正等人共同校订《说文》,又参与编纂《文苑英(?)》,与弟徐锴齐名,时号“大小二徐”徐铉初仕吴国(安徽泗县),做过秘书郎,又仕南唐,当过李(?)父子的文书,曾被贬谪泰州(今江苏六合县)为司户掾,后又因在楚州(今江苏淮安县)当巡抚时犯了专杀罪,而被流放到舒州(今安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考察唐代语音,王昌龄的诗歌无疑是宝贵的材料之一.本文韵谱依据《全唐诗》卷一百四十至卷一百四十三所录王昌龄诗外,又补入王重民等辑录《全唐诗外编》(中华书局1982)所收王昌龄《城傍曲》和《题净眼师房》(26页)两诗,共计有诗184首,其中近体诗97首.韵谱在圈定王昌龄诗韵脚后,联系《广韵》进行归纳分析.韵谱分十四组,每组下有的分若干摄,每摄分近体诗和古体诗两部分.每部分先列平声,次列仄声.为节省篇幅,诗题太长者适当删节.文中书名号内的阿拉伯数字是该诗在《全唐诗》(1960年4月中华书局版)的页码.  相似文献   

13.
韦应物的乐府歌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在艺术表现上,也很有自己的个性。其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均不亚于他的五言古诗。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学史家对其应作重新审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韦应物与陶渊明并称“陶韦”,学陶是韦诗的基本方面。除此以外,韦应物还很注意学习《古诗十九首》、“大小谢”以及其他汉魏以至晋宋齐梁的诗人,形成了其诗歌“源出于陶”,融汇诸家的艺术风貌,取得了自创新格的成就,颇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唐诗人韦应物,以田园诗著称,诗风自然淡雅。所存十九首悼亡诗,上接潘岳、下启苏轼,延演于后世,诗人对亡妻的那份率真、至爱之情倾吐于诗中,凸显了悼亡诗"抚存悼亡"的共同主题,彰显了妻子勤劳、贤惠、与诗人心灵默契的美德,构建了悼亡诗的时空体系,丰富了我国古代悼亡诗创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诗词的创作中 ,一直沿用“平水韵”。平水韵是宋代的语音 ,和现代汉语的语言存在很多不同 ,因之 ,必须改革。本文根据现代汉语的语音 (以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音为依据 ) ,把平水韵由原来的 1 0 6韵归并为平上去三声各 1 5部 ,入声派入三声但仍另立入声 5部  相似文献   

17.
韦应物和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诗歌在某些风韵和写法技巧上有传承之处,但由于两人的时代背景及生活道路的不同使他们的诗在景物的选取上、诗歌的表现方式及风格上又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即闲适与矛盾的山水境界;理想与写实的表现手法;理想与写实的表现手法;精细与随意的景物选取;诗中有画与诗中有人;清淡与清香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为探悉韦应物诗中所蕴涵的盛唐情结,运用分析、归纳等方法,通过对其诗歌中兼具的浪漫诗风、现实传统以及内敛、婉曲的表现方式的综合研究,认为经过从逃避到超越的人生涅磐,韦应物其人、其诗都成为盛唐气象不绝如缕的余响。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关于韦应物研究的文章,约有三十篇左右(截止一九八六年三月)。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关于韦应物生平的考订;(二)关于韦应物作品的考订;(三)对韦应物诗歌的评价。下面分别加以述评。一、关于韦应物生平的考订韦应物是中唐前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历代诗论家往往拿他与陶渊明、王维、柳宗元相提并论,南北宋之际的韩子苍,甚至认为:“其诗清深妙丽,虽唐诗人之盛,亦少其比”(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五引)。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两唐书却没有为他立传,所以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后人知之甚少。直到北宋仁宗年间,王钦臣校定韦应物的  相似文献   

20.
韦应物是盛唐、中唐之间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生年,学术界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认为他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七三七年);关于他的卒年,现代学者均属推测,并不能确指。孙望师在《蜗叟杂稿·韦应物事迹考述》中说:“应物罢守苏州后,除曾写过两三首诗以外,就再没有看到他有其他的诗,大约此后不久也许是贞元九年(公元七九三年)左右,就死在苏州了。”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韦应物系年考证》中说:“我们可以大致推测;韦应物大约在贞元七、八年间(公元七九一至七九二年)卒于苏州,此时已罢苏州刺史任,其年岁为五十五、六岁。”周夷在《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卒年问题》中说:“韦应物罢守后不久即死去,他的卒年当在德宗贞元六年(公元七九○年)左右。”本文从孙先生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