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言的局限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导致语言局限性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符号的变化发展相对滞后于文化的变迁;二是语言符号的固有特性与感性世界的矛盾;三是隐性知识的难以言传性。非语言交际的运用和语言自身潜力的开发是弥补和超越语言局限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庄子看来,人类的语言是有局限性的,语言与对象根本上说是用有限去体现,所以如挟泰山而超北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用语言进行辩论也是徒劳无功的。在说不可说的东西的悖论上,庄子主张“得意忘言”。目的已经完成,则手段不可执着,而必须“忘”。  相似文献   

3.
肖德林 《东岳论丛》2004,25(4):163-164
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交际中所发挥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表情、评释、指示、酬应和美学方面。这些功能与翻译有关密切的关系。要想译出好的作品 ,就必须在译语与原语语言的功能上达到对等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环境的差异,不同民族的人以不同的态度去认识客观事物的各个层面,从而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反映到语义中来,就形成了各民族在语义上具有的不同特点,即语义的民族性,同时赋予同一事物以不同的内涵,并使一种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词义。  相似文献   

5.
语言、文化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成为翻译的障碍,译者必须处理好语言文化间的差异问题,使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相似文献   

6.
7.
文学和文学翻译作为特殊的语言形式,整个语言活动都具有反逻辑的诗性功能。就文学翻译而言,语言哲学与翻译诗学相互渗透交融,形成宏观的文学翻译诗学,具体实现路径包括突显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明确文学翻译是一个意义再生的过程;将文学翻译放置在宏观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追寻文学翻译文本中权力话语的作用;建构文学翻译诗学中的伦理支撑等。语言哲学维度下的文学翻译诗学建构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外部因素和方法,彰显了文学翻译的灵活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阐释翻译语言的变化规律及现代汉语的语言范式,认为翻译语言涉及到很多变量,翻译语言的选择应该以本国语言为本,在不违背本民族语言基本审美规律的前提下,来接纳新的质素。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翻译的宗旨是忠实地再现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图,"再现"一词浓缩了人们两千多年的认知追求和心理积淀.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被誉为"哥白尼式革命"的语言转向,它颠覆了传统的语言观:语言不再仅仅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无色透明的工具,它是存在的一部分,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精神创造性、隐晦性等特质,语言的意义发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动态性、规则性和开放性.由于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语言哲学维度下的语言认知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翻译观念和忠实原则,从此翻译不再是原文意义的忠实再现,而是一个独特的意义再生行为,它理解、阐释、传递意义,同时也创生和赋予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言学强调文化语境的重要性和根据一定的认知推理原则去解释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意义建构.话语分析的语境内涵十分丰富.文化语境下的语言交际是文化对即刻语境的投射,它可以促进互动双方缩短心里距离,跨越语言鸿沟,增强彼此的认同感,达到互相交流、互相理解的目的.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活动,是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超越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而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是作家体现作品主题意义和实现作品美学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往往具有一定的文体价值。本文主要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讨论文学作品中语言变异的文体价值及翻译原则,指出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在翻译中必须考虑其文体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语言往往因为国家地区之间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呈现出极强的地域性.在全世界国家试图建立全球一体化地球村的过程中,通常的语言交流是其他一切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因而,贯穿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翻译工作者,成了对外交流的关键所在.随着翻译工作在不同国家之间不断展开,很多翻译问题也层出不穷.其...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语言观将导致不同的翻译观。在此拟以布迪厄的语言观为视角,区分翻译场域中的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从翻译流向、题材选择、翻译策略等方面阐述强势语言在翻译中的操控现象,指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种客观中立的媒介,事实上,在言语交流中始终有难以辨认的权力支配关系潜在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定义翻译和测试的基础上,确定了翻译测试的内涵。为了满足翻译测试研究活动的操作性要求,本讨论把翻译定义为翻译活动主体的工作表现或工作实力或发展性向,把测试定义为由准备、实施和跟踪研究构成的过程。对于翻译测试,准备过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总测试规划的论证与制定、实施条件的规定、刺激物的标准化、人员的培训、有效性依据和证据的采集、结果有效使用措施的制定等。实施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化环境条件的满足、标准化任务的呈献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的评定等,跟踪研究过程的主要任务是对测试项目执行的效应进行检测。在讨论翻译测试与教育和心理测试、语言测试以及翻译研究关系的基础上,考虑到翻译测试的内涵,提出不宜把翻译测试作为语言测试的一个分支,建议把翻译测试作为应用翻译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5.
从语言顺应论考察程小青不同时期侦探小说译作的翻译语言选择策略。为了实现译作跨文化交际的功能,译者应当顺应具体的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及交际对象,选择相应的翻译语言。可以看出程小青早期侦探小说的文言文译作顺应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译作的接受条件,因此被知识阶层所接受和赏识。他的中后期侦探小说白话文译作顺应了译入语的变革和译本传播的需要,在当时的中国大受欢迎并广为流传,为西方侦探小说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侦探小说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文学批评自五四以来在世界文学批评领域一直身处缺席的窘况.没有处理好文学批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导致缺席的原因之一.我国的文学批评应该以平等对话的姿态寻求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文学批评自五四以来在世界文学批评领域一直身处缺席的窘况。没有处理好文学批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导致缺席的原因之一。我国的文学批评应该以平等对话的姿态寻求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常青 《东岳论丛》2001,22(2):10-12
中国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运用于本国实际的过程中 ,面临着一个把诞生于 19世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为适合本国实际需要的具体形式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使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一理论解决的是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这在客观上决定了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哈特的法律观与语言观紧密相连,他从真值条件语义学出发,采取了约定论的立场,阐述了法律的开放结构,在功利主义基础上将法律与道德分离;同时,又吸收了解释学的思想,强调了法律运行中的解释和理解的重要性,通过“前见”将最低限度自然法吸收进实证法中,缓解了实证法与自然法的对立;并进一步采纳了普遍语用学的观点,阐述了规范的内在性问题,对实证法做了重大发展.哈特的语言分析方法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但同时又有内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规范性问题对翻译具有支配和制约作用。本文列举了资料中的种种语言不规范现象并就其翻译处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