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师的家风     
春节期间,央视发起了“家风”话题的采访,引发了公众的关注与热议。不论是传统的仁义礼智信,还是幽默的“妻管严”,每个家庭都用善意与正直影响着下一代。而现当代大师的家风,则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贾云峰 《北京纪事》2009,(12):76-77
大大小小的胡同,就像北京的毛细血管一样,分布于北京各大城区中。钱粮胡同只是众多胡同中普通的一条。  相似文献   

3.
段慧群 《老友》2012,(2):9-9
季羡林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贫苦农民家庭。他是一个爱母亲的人,但还没等他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来赡养母亲.母亲就已撒手西去。这让他痛苦难忍.如万箭穿心。  相似文献   

4.
孟祥海 《社区》2010,(29):6-6
1917年蔡元培受孙中山之命接管北京大学.诚邀辜鸿铭来北大教授英国文学和拉丁文。胡适对此提出异议,蔡元培解释说:“我们尊重的不是辜鸿铭的辫子,而是他的学问。”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7,(12):47-49
鲁迅和郭沫若能否算国学大师;蔡元培是否称教育家更为恰当?辜鸿铭和康有为为何没有入选?2007年5月16日,由国学网、人大国学院、百度等联合举办的“我心目中的十个国学大师”网民投票评选结果揭晓。一时间,针对这个名词的争议之声不断。来自专家的声音更指向了活动本身的荒诞性,专家们指出,国学大师是历史形成的,不是选出来的,更不是一顶像博士帽一样可以颁发的帽子。  相似文献   

6.
刘永济、程千帆两代国学大师的治学之道 ,其特点是由博返约、厚积薄发 ,文献考据与理论批评相结合 ,“知”与“能”相统一 ;他们人格高尚 ,忠诚教育事业 ,尊师重教 ,奖掖后进  相似文献   

7.
刘咸炘是中国近世学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他承传家学,以史学见长,又吸收了西学,长期志于国学的研究和著述,建立了一个宏伟的学术体系.他认为国学与科学不同,具有综合的学术性质,四部书相连,不可划疆而治;并指明"事实考证"与专门学科的关系.他认为国学的目的是"以事明理",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他长于吏学与思辩相结合的方法,故著述以吏学本体研究和理论探索为特点.刘咸炘吸收了新学,但本质上仍属于旧学的范围,虽然他在探索着国学研究的新道路.我们从其著述的广博和所达到的学理高度来看,刘咸炘不愧为蜀中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