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了解各时段血糖水平,更加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及进行饮食指导。方法通过对患者讲解CGMS的知识宣教,心理护理及操作前的患者准备,及时输入指血及记录时间,告知注意事项,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检测。结果患者均能配合整个检测过程,无一例出现感染及探头脱落,能及时发现无症状低血糖和高血糖事件等。结论 CGMS能及时准确地发现低血糖、高血糖,可以了解发生的低血糖、高血糖因素,及时指导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种糖、脂、水代谢紊乱的疾病。高血糖是糖尿病人的主要特征之一,而糖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者并不少见。但往往被患者、家属或医生忽视。  相似文献   

3.
心中有他人     
马国福 《社区》2010,(29):30-30
一座煤矿在凌晨突然停电,9名矿工被迫停止作业,他们只得在漆黑的深井中等待。片刻后他们等来的不是光明.而是比停电更可怕的泥石流.汹涌而至的泥石流轰隆隆涌向他们。本能的求生欲望驱使他们拼命往主巷道跑,慌乱中一名矿工不小心被矿车夹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途径对糖尿病酮症的疗效和临床观察及胰岛素泵使用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5例糖尿病酮症患者随机分为微量注射泵小剂量胰岛素持续输注(CVII)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实施胰岛素泵护理。分别观察两组的血糖、血酮,低血糖发生率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应用胰岛素泵组能快速使血糖下降,酮症转阴,血糖更平稳,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住院天数减少。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使外源胰岛素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完全可以抑制脂肪分解及糖异生作用,有效抑制酮体生产和促进糖代谢转向合成分解,比胰岛素持续输注(CVII)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糖尿病酮症。  相似文献   

5.
新闻上说,大城市是光棍们的聚集地,北京的女光棍人数更是居全国之首,身边单身的确实不少,但也有很多活得光鲜自信,并不多见抱怨和伤感。或许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隐藏,在不相干的人面前,这是一种尊严也是一种自信,处处无病呻吟和抱怨挑剔才是讨人嫌的情感顽疾,比暂时的单身可怕多了  相似文献   

6.
李琼 《女人世界》2007,(1):74-79
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不断受到疾病的摧残和不断战胜疾病的历史。天花、鼠疫、霍乱……这些字眼曾经是多么地触目惊心,而今天,在最令我们触目惊心的词汇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词汇是:艾滋病。然而目前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的,是社会和公众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以及对艾滋病受害者的恐惧、疏远和缺乏关怀。  相似文献   

7.
在生与死之间,人总是不停地与疾病作战。从古至今,疾病始终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大敌,它比战争和天灾人祸更可怕、更凶猛。众所周知,卫生防疫是社会公益事业,限于国家财力,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先天不足,注定了在夹  相似文献   

8.
哥伦比亚新一代毒贩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和其他现代技术,使得可卡因的生产和交易突飞猛进。美国政府官员感到,他们比传统的毒枭更可怕。本期的《新毒贩向美政府叫板》详实地展示了其中的内幕。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23日。安徽省阜阳市和河南省颍州市警方破获一起哑巴被杀案。涉案的两名主要嫌疑人既是同性恋者,又是双性恋者,正是他们之间这种不正当关系促使他们一拍即合。更令警方震惊的是,其中一名嫌疑人盗用同伙的姓名。竟是网上批捕在逃长达六年之久的嫌犯。饥寒生盗心,但仅仅是贫穷导致他们走上这条不归路吗?随着案情的水落石出.我们痛心地发现,精神世界的贫穷和心灵的扭曲。或许是比物质贫穷更可怕的犯罪因子。  相似文献   

10.
卓然 《新天地》2012,(2):59
误区一:"吃肉有害健康"。其实,平时有节制地吃一点肉,多摄取一些动物蛋白质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可怕。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700名65至75岁的老人跟踪调查发现,那些将鱼肉与蔬菜搭配食用的人比只吃素的人更健康  相似文献   

11.
《可乐》2009,(1)
和他谈恋爱时,她迷上了脑筋急转弯,时常拿一些题目考他。"你说,吃苹果时发现一只虫子很可怕,发现两只虫子更可怕,发现多少只虫子最可怕?""十只吧。再多都不能想了。"  相似文献   

12.
世声论点     
《山西老年》2012,(4):17-17
七嘴八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鸦雀无声。——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夺去了20多万人的生命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为此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手救灾,并采取行动以预防类似的灾难重新发生。然而,比海啸更为严重的灾难也慢慢地静悄悄地逼近人类。这就是全球海平面的升高和随之而来的一大片岛国和海岸将被淹没,大量的人会失去家园。比更啸海可怕  相似文献   

14.
Ni 《21世纪》2010,(1):76-77
无数的营养学家已通过各种途径谆谆劝告:长期不吃早餐会带来无法预计的可怕后果,比如营养失衡、易患肠胃疾病,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更令人担忧的还有:可能导致肥胖以及加速衰老的过程,但经常不吃早餐的人仍然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24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三餐前短效配合NPH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理想,后改为三餐前短效配合长效胰岛素治疗3个月,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及凌晨3点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案中血糖和HbA1c均能控制达标,但长效胰岛素组餐前血糖、凌晨3点血糖控制更理想,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少。结论长效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比NPH能更好的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精神贫困既是物质贫困的直接后果和人文表现,又是物质贫困产生的深层根源和主要因素.所以,精神贫困是一种比物质贫困更隐蔽更可怕的社会现象.片面重视物质脱贫的思维和实践,难以造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体精神和内在张力,必然影响脱贫成效的巩固与提高.只有高度关注精神脱贫,才能真正找到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脱贫的根本出路和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7.
快速血糖监测近年来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监测结果与生化法测定静脉血糖相似[1].对于急诊昏迷等危重患者来说,外周毛细血管快速血糖监测给临床及时发现高血糖、低血糖症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了解患者的病情、实施抢救用药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快速血糖仪在急诊昏迷患者中应用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共58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分析了低血糖患者昏迷的病因、诱发因素、发病时间、治疗效果及防治对策,认为进一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宣教工作,规范医生的治疗行为,以降低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率,减轻低血糖对患者的危害性及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对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高血糖、Hcy、叶酸、B族维生素等认识水平及减少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为观察对象,按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Hcy、叶酸、B族维生素、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患者在教育后的知识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教育后伴随其认识的明显提高,患者冠心病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Hcy、叶酸、B族维生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与吸烟等知识水平,建立科学饮食习惯。对减少老年冠心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低血糖是一组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发生时血糖低于2.8mmol/L,低血糖昏迷因其表现酷似急性脑血管病表现而易误诊。现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的低血糖昏迷3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