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京老人陈彩萍退休后和老伴一起蹬着折叠自行车,骑过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还与几个女网友结伴出境穷游,创下了三人出境40多天只花不到5000元的"辉煌纪录"。和老伴骑自行车去旅行1952年出生的陈彩萍,退休前在南京一家企业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第44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已满十六岁不满十八岁的,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这一法律条文,至少存在三个问题:其一,逻辑不严谨;其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一规定与国情不符,于法理不合;其三,“审判的时候”这一规定不严密.据此,本文拟从以上三方面分别说明修改刑法第44条的必要性,并就如何修改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3.
健康新知     
“过午”真该“不食”吗? 一日三餐已是现代人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但近年来网上传言,佛教、道教中都有过午不食的说法,古人也是深明此道.所谓“午”就是中午11时到13时,因此一天中过了13时就不能再吃饭了.那么,过午不食真的有利于健康吗? “这一说法并不适用于现代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古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能活到70岁已算长寿,而现代人普遍能活到80岁,这和膳食营养的改善有很大关系.如果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巨大的现代人,在现有的生活习惯下模仿古人,简单地把晚餐从三餐中抹掉,那么人们的身体会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4.
40岁以前,樊鹏飞不知道“打点滴”为何物,但是前几年,说不出病因的疾病一直困扰着他,导致他跟“打点滴”“难舍难分”.他从医生口中得知,也许是由于自己长期食用“速生”的有害食品导致身体问题多.从此以后,樊鹏飞“自给自足”,只敢吃自己饲养的鸡鸭猪等肉食,这几年来身体才得以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民俗修辞呈现出普遍性特征,这种特征具体表现在人民对自然的抗争、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不幸、不雅事件的委婉、曲折反映上.又因为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所以,表现各地人民生活、向往等的民俗修辞不可能不呈现出特殊性.比如,过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里最为隆重的节日,可是,不同地方的风俗,会有不同的修辞特色.春节期间,小孩摔碎了碗,山东泗水的风俗,小孩家的大人会说“岁岁平安”,“摔碎”的“碎”与“岁月”的“岁”同音;而湖北阳新的风俗,小孩家的大人则会说:“越打越发”,阳新人认为小孩把碗打破了,而“把碗打破了”的“打”同“发财”、“发达”的“发”同韵.再比如吃年饭,吃年饭是春节期间最为重要的一道程序.吃年饭时,上菜顺序不同,不同地方的风俗,也会有不  相似文献   

6.
法官:“被告人姓名是什么?”贪官:“出生时注册姓名姚富贵,曾用名有姚建国、姚革命,现名仍为姚富贵。至于年龄就不好说了,我娘说是58岁,身份证是56岁,查档案是50岁,组织部门考察是48岁,秘书说是40岁,打字员说我是28岁。究竟多大了,我是组织的人,我听组织安排。”  相似文献   

7.
15.寻常百姓丹阳陈辅每岁清明过金陵上冢,事毕,则过蒋山,谒湖阴先生,岁率为常.元丰辛酉癸亥两岁,访之不遇,因题一绝于门,云:“北山松粉未飘花,白下风轻麦脚斜.身似旧时王谢燕,一年一度到君家.”(《宋诗话辑佚》上,第6—7页.)按:“北山”即钟山之别名,南齐孔稚圭《北山移文》:“钟山之英.”“白下”亦金陵之别称,《旧唐书·地理志·江南道》:“武德……九年,……改金陵为白下县.”均应加地名号.  相似文献   

8.
25岁的伊朗青年欧米特说:“毫无疑问,我们的监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监狱.” 欧米特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马努斯岛,既娇小玲珑又豪放粗犷,海景绝对一流.  相似文献   

9.
如果没有日益普及的“金融机构”的帮助,33岁的美国纽约市消防员比利·莱切就不可能买下现在居住的这套公寓. 这家“金融机构”名叫“父母银行”.它并非真正的银行,而是指父母对子女的资助. 2012年10月,莱切和妻子看中了总价28.5万美元的3居室公寓,但他们只有相当于房价10%的储蓄.正在为难时,莱切的父母给了他们两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王丽 《北京纪事》2017,(10):65-68
考上大学不上,17岁在地下道卖艺 赵雷1986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因父母平时都忙于生意,对他的管教不甚严苛.于是,男孩早早就迷上吉他不可自拔.2003年,赵雷高中毕业后,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却选择了放弃.17岁的他背着吉他,穿梭在北京的地下通道,开始了“以音乐为生计”的地下歌手生活.  相似文献   

11.
《天问》云:“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永遏在羽山”二句,《山海经·海内经》谓:“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开筮》亦谓“鲧死,三岁不腐”,均说鳅因治水不成而被“帝”所杀.然王逸《章句》云:“言尧长放鳅于羽,绝在不毛之地,三年不舍其罪也.”则王氏认为鳅只是被帝尧流放而已,并没有被杀害.张萱亦云:“屈原《天问》‘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是尧未尝杀鲧,特流放之而不赦耳”(《疑耀》).王、张两氏其说不误.《说文》:“阏,遮拥也.”又,“遮,遏也.”则阏与遏同.遮遏即禁锢之谓,故《礼记·祭法》疏引郑玄答赵商云:“鲧非诛死.鲧放诸东裔,至死不得反于朝.”由此可见,下句的“伯  相似文献   

12.
夏完淳是明末的抗清将领.他十四岁束发从军,跟随父亲和老师参加抗清复明的斗争,在父师先后失败皆沉水殉难后,他统领江左少年继续战斗,直到失败被捕在南京授命.他以年仅十六的生命壮烈殉国,其英名业绩自当永垂青史.夏完淳也是明末的少年诗人,他天资聪颖,生而早慧,“五岁知‘五经’,九岁善词赋古文”,短短的十六年生命历程创作诗文近千首,流传至今亦有数百首.以至“授命”之时,“已经是近于成熟的一位诗人”,由此,文学史称他“一位少年爱国英雄”,“一个杰出的作家”;郭沫若也称“在中国历史上有夏完淳的存在,是一个奇迹.”他用年仅十六岁的生命在中国的历史、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少年的奇迹,谱写了一曲爱国英雄贯古今、串未来的光辉乐章.  相似文献   

13.
民歌助长寿     
白德玛 《新天地》2017,(2):60-61
“阿妈,你105岁了,我今年也78岁了,我和你一样都是老人了.”201 6年1 2月6日,在广西马山县白山镇新汉村国兴屯,78岁的罗育辉在院子里和母亲马金莲聊天.“阿弟阿妹都走了,现在就剩我了,如果有一天我比你先走,你也不要伤心.”罗育辉动情地对母亲说道. “不会的,我比你老,你是我儿子,我现在还很好呢,我都没说走,你怎么就说走了呢.”老太太忍不住责怪起儿子.  相似文献   

14.
“岁鼎克(昏耳)夙有商”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6年,在陕西省临溱县零口公社西段大队出土的西周铜器《利簋》,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它为研究殷末周初的历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但是,对《利簋》铭文“岁鼎克(昏耳)夙有商”的考释,众口不一,互有出入。有人解释“岁鼎”为“戍晁”、“(昏耳)夙”为“陟侵”,纯属主观臆测,不需详辨。其余各说择其要者,分别讨论如下。“岁”,唐兰先生认为“岁从戊声,甲骨文常用戊或(冫戊)代表岁字,金文也用戊字代表越国的越。此处也应读作越,越夺音近。”吴孟复先生从此说,并作了补充:“岁”  相似文献   

15.
幽默地生活     
方成 《可乐》2011,(1):67-67
看上去像60岁,听说话像50岁,身体硬朗,童心不泯,这是外人眼中的我。有人问:“方老,您都九十高龄了,还成天一副乐呵呵的样子,难道就没有烦心事吗?”我笑:“烦心事来了,你何不幽它一默?”  相似文献   

16.
“陪我跑西藏” 60岁,114天,118个马拉松,5247公里,从天津跑到西藏……这样的年龄,这样的壮举,这样的疯狂,不知是否超出了你想象. 这个狂人就是天津人唐广礼,人们都称其“天津老唐”. “陪我跑西藏”是怎么回事? 一个60岁的人,从天津跑步去西藏?年轻人听闻后大都感到:不可思议!不可想象! 这是老唐酝酿了很久的梦想.说来话长.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一种生命需要。若是为了所谓“获取知识”,就闲得无趣了!基于生命需要的阅读,滋养了我整个灵魂。为了“获取知识”的阅读所产生的知识,我几乎都已还给了岁月。哲人说:自觉的、不被强迫的阅读,才是汲取知识的真途径。我九岁左右开始读《山海经》,那是十分有趣的书,之后就是《故事会》,这两种书籍,使我很多年来做着传奇的梦。十三岁那年读完了《林海雪原》,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大部头”。之后就开始有点瞧不起“小书”了。开始接触四大古典名著,虽然看不太懂,却自以为喜欢着。十五岁那年去念师范学校了。师范三年,我的学习虽然老是“补考…  相似文献   

18.
洪仁玕与太平天国历法的“改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仁玕阐述了太平天国颁行天历主要有“醒愚俗”、“定民志”、“正农时”三个目的。针对天历不合天象、有失农时的缺陷,洪仁玕对天历作了一次较大的“改订”:一是改订“岁实”,二是欲制定一标准物候历来“裁定耕种”。洪仁玕对天历的“改订”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所以古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年二十而冠”,即二十岁时举行冠礼(结发加冠),并取字.“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即十五岁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笄,音ji,簪也.),并取字.有了字,就表示进入了成年.屈原在他的代表作《离骚》中叙述他的身世时说:“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宇余日灵均”(屈原名平,字原.“正则”,意即公正的法则,是“平”的含义.“灵均”,意即美好的平地,是“原”的含义).即其例.  相似文献   

20.
黄健 《中国农村》2009,(9):14-15
《十七岁不哭》时她是纯真的杨雨凌,《恋爱的犀牛》里她成了最有激情的明明,《我的兄弟叫顺溜》她变身淳朴实在的“顺溜他姐”;《白银帝国》里她又陷入了“不伦恋”的纠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