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老年》2009,(12):67-67
编辑同志:老李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对他很是孝顺,而小儿子却多次打骂老李,有一次还把老李打伤住院。老李曾对派出所和居委会反映被小儿子虐待的事,并对外人说过不让小儿子继承其遗产。这  相似文献   

2.
我是京剧票友,有好多戏迷朋友。老李和老王是我十来年的好哥们。老李唱老生,性格温顺。老王唱大花脸,性格急躁。两个人性格不同,他们的生活也不同。先说说老李,他脾气好,人也随和,从来没和别人红过脸。一年365天基本上是在公园里度过的,  相似文献   

3.
家史     
张刘福 《老友》2020,(2):56-56,71
戒烟老李烟瘾很重。他老伴担心他的身体健康,想着法子帮他戒烟。这天,有朋友约老李去公园玩。老李到后,习惯性打开烟盒发烟。"哗"的一声,烟盒里掉出一把瓜子壳。在家一个人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前,大门紧闭。他见到门前有个小男孩,就上前问道:"你爸爸在家吗?"小男孩:"在。"  相似文献   

4.
转眼又是一年,外孙两岁了。在他生命的第二年,我基本上是躺在床上看着他长大的。这一年,小外孙进步非常快:会走了,会跑了,会说了,会看事了,会想事了。可他无论如何想不明白:姥爷为什么总是躺在床上?他懵懵懂懂似乎知道姥爷病了。小外孙  相似文献   

5.
他说,中国革命模式相当於美国微软或雅虎模式他介绍我认识的第一位“员工“是一条叫“闹闹”的立功小狗他的管理之道来源於父辈抗日期间的革命故事36岁进入IT界打算50岁退休他说,我不是英雄  相似文献   

6.
国内文学评论界已经从多个角度研究了美国现代小说大师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但斯坦贝克笔下的华人形象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评论家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晚年作品《伊甸之东》中怪诞的华人形象老李。老李是西方文明的救赎者,他的出现是为了弥补作者的心灵创伤;而作家同时又把他塑造成一个顺从的、无事业的仆人和被女性化而无婚姻的男人。这反映了斯坦贝克复杂的思想,一方面希望用东方道教文明来拯救没落的西方,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东方主义那可恶的偏见。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们的外孙今年14 岁,正在上初中。他与母亲的关系很好,但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僵, 因为父亲经常训斥他。十分不幸的是,半年前,他的母亲因病去世,而父亲又一直忙于生意,很少回家,外孙生活得很苦。由于独自一人很孤独, 无人关心,一个月前,外孙来到我们家不愿再回去。他父亲找来要带他回家, 而他根本不愿再回到那个家,并说想跟我们一起生活。他父亲坚决不同意,其理由是我们已经60多岁,无力管教外孙。现在,外孙想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他父亲同意他的要求。请问,法院会满足他的愿望吗? 读者郑仁军郑仁军同志: 作为父母有抚养子…  相似文献   

8.
开心屋     
破译密码女儿怕小外孙在家偷玩电脑不学习,就给电脑设了个6位数的密码。前天我去做饭,见小外孙又玩起电脑游戏来。我问他:"你妈妈告诉了你密码?"小外孙摇头。我问他怎么知道密码的,他得意地说:"妈妈是开店的,我听她嘴里每天不停地‘发发发发发’,还听到有人说发就是‘8’。我在电脑上输‘888888’,还真把电脑打开了。"比赛吃饭小孙子吃饭很慢,有时我吃完了他还有大半碗饭没动。为了提高他吃饭的速度,那天我对他说:"今天爷爷和你比赛吃饭,看谁吃得快!"小孙子从小就争强好胜,听了我的建议就答应了。但他吃饭慢已成习惯,我故意放慢速度吃完一碗饭,他还剩小半碗。  相似文献   

9.
买房与买书     
李开周 《社区》2013,(2):11-11
那时候.北京已经不是首都了,所以不再叫北京,改叫北平。北平有个财政所,财政所里有个小科员,姓李,大伙都喊他老李。老李在北平西城的砖塔胡同租了几间房子,刚搬家,他的同事去帮着收拾屋子,发现有书房,却没有书架.于是就有人去帮他张罗书架.这时候另一个同事说话了:“还买什么书架啊!干脆就别让老李买书,每月把书费省下来,有几年的工夫就能买一处小房,信不信?”  相似文献   

10.
老张和老李几年前就光荣退休了。他们是老同事,又是老棋友。最近,受单位照顾两人幸运地分到了新房,而且是同楼同层门对门。这样的美事本该高兴都来不及,可他俩却都犯了愁。为啥?原来,他们要搬进去的那幢楼,家家都装有电话机,人称“电话楼”。老张和老李愁的就是那小小的电话机。拿他们的话说,既然成了“电话楼”的一员,搬家不装部电话,太掉价啦! 于是,老张兴冲冲地搬家了。搬家那天,在众目睽睽之下,老张亲自捧了一台红色电话机进了新居。事后他还眉飞色舞地对老李说:“虽然这电话是自己掏腰包装的,可好歹也没有在‘电话楼’里掉价!”  相似文献   

11.
王玲 《新天地》2011,(10):42
老张和我是多年的邻居,她与新老伴老李都是再婚,双方各自有一个女儿,均成家单过。老张和新老伴一起生活已近4年了,关系一直还不错。可是前几天发生的事让她很别扭。上月5日是老李的生日,按惯例,都是大妈做一桌菜,请上双方孩子家庭的所有成员前来"赴宴",大家热闹热闹。可是这回,老李的女儿说要在饭店请客,他们买单。可新老伴的女儿只邀请了他们老两口,没有邀  相似文献   

12.
老李今年76岁了。1988年离休后,他就没有闲过。他说,咱是军人出身,离休后没有什么技术可为群众服务,就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尽点心,出点力吧!确定目标后的老李,俨然一名肩负重任的战士,勇敢地起程了。1989年他单打独挑地站在了长治七中的讲台上,面对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和演讲后引起的不小反响,老李掂量出了肩上担子的份量,感到了一个人力量的微不足道。于是,他开始“招兵买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老李身边有了5个志同道合的“战友”,初步成立了“长治市关心下一代宣讲团”。老李由“单兵”扩大成了一个“班”。由于老李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旋律,紧跟形势,宣讲团很快在长治小有名气,老干部、司法、环保、教育等部门的聘书  相似文献   

13.
正去年,老李开了家日用杂货店,卖的多为寻常之物,并挂起了"五元店"的牌子。开张后,市场反成应平淡,顾客对这种低价招徕的方式趋于麻木。每天偶有顾客买些零星的物件,并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火爆。问题出在哪儿呢?老李暗中走访,原来附近已有三四家同质店,售卖方式大同小异。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是难以突破重围,找到良性赢利点的。那天,老李还在为销售出新出奇犯愁,一个中年顾客拿着把电钻"爱不  相似文献   

14.
搞语文教学的人离不开语言实例,常常以分析和检查语言实例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根据课文教学的需要,语言教学实例抓得准,分析得好,便可有助于教学分析的层层深入和教学效果的切实提高。老舍在《离婚》中写到人物老李和他太太逛商场,绕到“丹桂商场,老李自己种在书摊面前,李太太的脚有点吃力了,看了几次丈夫,他却是种在那里了。”老舍选用动词是很讲究的,他这里用了一个动词“种”(zhòng)很生动,也很出效果,把老李忘情看书,李太太心急如火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都传达出来了。作者选用词语煞费苦心,可是学生阅读时却往往不大注意,这就需要教师的指点。经过教师指点,  相似文献   

15.
谁上谁下     
乔迁 《今日南国》2006,(15):52-52
局长老张把副局长老李和老钱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说:“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不能总这么空着,会影响局里工作运转的,我看今天咱们就把人选定下来吧。”老张目光锁定老李说:“老李年岁大,先说吧!”老李清咳了一声,说道:“依我看,办公室里的三个人中,小王要比小赵和小孙强一点。小王来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早晨晨练时,朋友老李告诉我,他睡到半夜时,常突然咳醒、气短心慌,胸部憋闷得难以承受,不得不起身坐坐或在房间走会儿。奇怪的是,什么药也不吃,过一会气息慢慢恢复了正常,又能安然入睡。早上起床后,也没有什么不舒适的感觉,真是奇怪。我一听,忙对老李说:"这些症状是急性心衰的前兆,不可轻  相似文献   

17.
说起李民铎,在襄汾县老年人当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为丰富当地老年人的文体生活,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带了个好头,也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他被乡党委任命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领导成员,政协小组成员;被县老年学会聘为理事会成员;襄汾县人民政府授予他“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老李1997年退休后,回到了家乡襄汾县曹家庄乡南焦彭村。村子虽不算很大,但老年人已有135人,看到他们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闲暇时间侃大山,新鲜事物学不到,自身权益不懂保。在管理岗位上奋斗了36年的老李坐不住了,他决心在有生之年,再为家乡老龄事业的发展作贡献,为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立新功。他建议村委  相似文献   

18.
去年,同事老李开了家日用杂货店,卖的多为寻常之物,挂起了“五元店”的牌子. 开张后,市场反应平淡,顾客对这种低价招徕的方式趋于麻木.每天偶有顾客买些零星的物件,并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火爆.问题出在哪儿呢?老李暗中走访,原来附近已有三四家同质店,售卖方式大同小异.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是难以突破重围,找到良性赢利点的.  相似文献   

19.
2001年4月6日,在江苏省宜兴市大同社区居委会党支部的精心组织下,21位老干部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火热的心,在大同社区居委会办起了“爱心接待室”。这21位老干部来自各条战线,他们都曾在不同岗位上担任过领导职务。他们中有的已年过八旬,本可以在家享享清福,可是5年多来,他们用自己的真情、真爱,实现着“民思我想,民需我做,民求我应,民困我帮”的承诺,为居民营造了一个“爱心之家”。85岁的高龄老人杨兰英把爱心指导员当作恩人一样看待。杨兰英一生非常不幸,她的女儿是个盲人,外孙、外孙女都是智障,还有外孙女婿是哑巴,一家有4个残疾人…  相似文献   

20.
请人先尝     
《可乐》2007,(11)
早上,老李为家人买早点。在街头炸油条的小店前,他问炸油条的年轻人:"你是打工的吧?"年轻人说:"是啊。"老李说:"你们也不容易,你吃一根吧,我付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