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国内外都有人否认“文革”时期人民群众的觉醒和抗争这一观点,文章以大量史实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文革”中的认识转变过程和历史作用。“文化大革命”虽然是以群众运动的形式发动起来并持续十年之久的,但也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先后觉醒和长期抗争,才使十年“文革”动乱得以顺利结束。“文革”时期人民群众的觉醒和抗争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具有朴素历史唯物主义的古训。  相似文献   

2.
突破传统观念培养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探索“三个面向”的体会李材耀(湛江师院附中524048)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表十周年了。十年前,惨遭“文革”摧残的景学校全面恢复“文革”前的各项改革试验,9月7日写信给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十年词汇”共时嬗变主要表现为“文革”期间不少“专用词语”使用频率、词义适用范围等处于动态变化中.这种开放的嬗变就整体而言对20世纪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少词语或始用于“文革”前、见用于“文革”中,或始用于“文革”中、仍见用于“文革”后,或贯用于“文革”前、中、后,而词义演变形态不一.  相似文献   

4.
岁月流逝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巳 2 5年了。随着思想的深化 ,从控诉个人遭受的苦难和“文革”的恶果 ,转向较多地探讨“文革”的原因 ,是很自然的事情。“果”由“因”而来 ,要想不再“重食苦果” ,就必须认清发动“文革”的深层根源。“文革”发动的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国内外学者对发动“文革”的最根本原因 ,看法不一 ,但是 ,在毛泽东心目中 ,有一个最纯洁、最完善 ,“理想社会主义目标模式” ,毛泽东正是在积极实现这一“理想社会主义目标模式”过程中 ,逐渐走向“文革”之路。这个以平均主义为核心内容 ,不切实际的社会主义模式 ,作用于毛泽东的内心 ,外化出许许多多的错误举动 ,最终铸成了伟人晚年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1 如果将本世纪的古典文学研究按20年左右为一段划分为四大时期(除去“文革”的十多年时间)的话,那么,当以最初20年与最后20年这两大时期最为突出:一个是大气...  相似文献   

6.
一所谓高校青年教师,即多数人是在60年代初期出生,在“文革”中成长,在改革开放初的十年中走上教师岗位的研究生或本科生。他们工作在特殊的年代和复杂的环境中,要经历两个跨越,一是跨越世纪,从20世纪进入21世纪,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非常关键的时期;二是跨越断层,从青年跨过中年人才断层去接老年人的班。“文革”前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师,在近10年左右就几乎全部离开现有工作岗位。“文革”  相似文献   

7.
任何时代的文学评论都是一个关于意义的故事。或追寻或消解,意义总作为一个缺席的在场被谈论。(一)在西方,继十九世纪“上帝死了”以后,二十世纪又有人惊呼“人死了”。(当然人并没有死去,仍一代代活着,正如尼采宣布一种上帝话语的终结一样,福科指的是“人”的话语的终结。)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之死成了西方广泛关注的话题,人道主义话语在西方已不再荣光,漂亮少女变成了大灰狼,但在新时期,中国文学批评家却不合时宜地与狼共舞起来。采用人道主义话语主要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基于对“文革十年”的深刻反思。文革是一次…  相似文献   

8.
一个巨大的历史周期已经结束。——我们在这里将综称作为“文革后”时期。10年文革的创伤,剧痛十数年是最起码珠代价。对中国的文学艺术来说,付出这20多年的代价是惊心动魄的;尤从文学本体意义的艺术论上来观照,当此“文革后”时期终于走完之际,人们也许才只是刚刚获有一种了却前债的独立感,只是刚刚有可能回归文学的艺术本性之位。  相似文献   

9.
“文革”十年,茅盾在没有发表任何作品的情况下创作了二十余首旧体诗词宣泄自己的情绪。这些“原生态”的写作对于作家本人及文学史研究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包括旧体诗词在内的“潜在写作”在“五四”新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巴金说,“‘十年牛棚’的一笔账让下一代的历史家去算”,一代宗师季羡林说不。他把他在“文革”的血泪经历如实记录下来,这就是《牛棚杂忆》。书的封面上是一幅季老朴实而慈祥的半身像,还有两行醒目的文字,“这是一本用血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未曾打开书页,便有一种沉重感注满胸膛。  相似文献   

11.
“文革”后的再崛起马季为相声事业拼搏几十年,先后两度崛起:一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拼搏中崛起;再就是“文化大革命”后的再崛起。粉碎“四人帮”以后,马季面对的处境,一是年龄渐大,在“文化大革命”中饱受摧残,身心俱  相似文献   

12.
7月20日,邓小平诞辰96周年的前夕,邓小平同志的女儿毛毛前往香港参加由香港中华儿女出版社与香港三联书店在香港会展中心共同举办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十年记》新书发布会,并接受香港各大媒体的采访。 由香港中华儿女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感情流水账父亲邓小平“文革”十年记》在香港面市后,引起了众多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等国内媒体广泛刊登;香港《文汇报》 7月19日用整版篇幅刊登了月明对毛毛的访问记。 7月 20日下午4点30分,香港会展中心202会议室记者云集,香港三家电视台…  相似文献   

13.
“十七年”与“文革十年”通常被认为是新时期以前。在这二十七年中,其文艺思想在总体上体现了国家(政党)伦理的价值取向,但过度地强调国家伦理的价值诉求导致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单一化,并与潜在的个人伦理(人道情怀与艺术规律的追求)产生冲突,从而引发难以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论叶永烈的“始末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永烈的传记文学写作可以分为几大系列。其一是黑色系列,主要是对中国大陆十年“文革”的史实以“始末”体的形式加以写照。其二是红色系列,这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始末体历史长篇。还有描写中国知识分子的传记系列。叶永烈的这些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创造了一种写史的文学体裁,姑且称之为始末体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1977年 12月 ,我和全国成千上万的青年一起 ,参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入学考试。在中断了正常的高考十年之后 ,大学的门突然向所有向往成材的青年人打开了 ,除了欣喜、激动 ,更多的是沉重和忐忑。当时“文革”刚刚结束 ,国家百废待兴 ,尽管人民从“四人帮”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思改思变 ,感到了希望 ,但经济、社会一片凋敝 ,令人扼腕。更为严重的是 ,左的思想依然禁锢着人们的观念。在教育战线上 ,对“文革”前 17年的“两个估计”依然悬在人们头上 ,“文革”中招收大学生的办法依然被认为不能变更。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 ,面对被…  相似文献   

16.
“文革”10年文学探微纲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革”10年文学探微纲要高有鹏一、引言·综论“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灾难历史和沉痛记忆的文化积淀物。如何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文革”10年的文学,自文学的“伤痕”时期至今,有许多人进行过或正在进行着不无意义的探求,但从大量的事实来看,文学自身的搜集和钩沉...  相似文献   

17.
秦九凤 《社区》2008,(11):44-44
开国总理周恩来夫妇的清廉是人所共知的。他去世前是十年“文革”和国家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多少年没有调过一次工资。他们两人的工资一直保持在一个月747.50元(周月薪404.80元,邓月薪342.70元)的水平上。与众不同的是,他俩都不管理自己的“家财”,两人也从不沾靠一分钱钞票。那么他们的日常开支怎么使用呢?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代开始写作的著名作家魏金枝先生,在“文革”中被“四人帮”残酷迫害,于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七日逝世于上海,至今整整十年了。本文记录了相处中的一些生活片段,作为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理论,在“文革”期间曾经被反复地宣传和实践过,并写进党的“九大”、“十大”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写进四届人大通过的宪法,成为“文革”期间党和国家政治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一理论已被十午内乱的历史充分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并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作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完全否定的评价。在结束“文  相似文献   

20.
可爱的蜗牛     
纪录片《歌者》的主人公张启秀。是原昆明军区国防歌舞团一位优秀的女高音歌唱家。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势和《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歌都是由她演唱的。“文革”中,她被人打成“阶级敌人”、“五类分子”,独自被武装押送到南涧彝族自治县小瓦折村劳动改造。我在云南边疆待了十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