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大爷最近几个月来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等情况,他没怎么在乎,觉“得老人觉少”是理所当然的事。可医生却告诫说,老人觉少并不是自然规律,当心其中隐藏疾病危害。老人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复杂。离休、退休等社会因素会导致老人生活发生变化,也会对一些老人  相似文献   

2.
《新天地》2011,(3):46
睡不好是很多老人面临的问题。吃安眠药毕竟不是长久办法,不如学学日本老人做做福寿操。这种由日本琉球大学和日本国立精神神经中心共同设计的简单体操,结合了腹式呼吸和身体伸展,对改善老人的睡眠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城乡二元体制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农村地区留守老人逐渐增多,农村留守老人多维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基于陕西省南部331份调研数据,利用A-F多维贫困测度模型测度农村留守老人在收入、健康、医疗、抵御风险能力、居住条件、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七个维度上的多维贫困状况,并借助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及其各构成要素对农村留守老人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维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四个指标分别是生活燃料、患病被照料、疾病、卫生间,被剥夺比例均在60%以上;2)农村留守老人二维及三维贫困状况较突出,四维及四维以上贫困发生率较低.健康、生活状况、居住条件、抵御风险能力是农村留守老人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四个维度,也是导致农村留守老人陷入多维贫困的主要因素;3)社会资本对农村留守老人多维贫困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与社会关系在农村留守老人多维贫困脱贫减贫中的作用最显著,社会声望仅对农村留守老人多维贫困减贫有一定正向作用,社会参与则对农村留守老人多维贫困无显著影响.这说明,此后在解决和防范农村留守老人多维贫困上,应多关注非收入层面并重视社会资本的减贫作用.  相似文献   

4.
各地报刊     
《新天地》2008,(7)
小病自治要谨慎不少空巢老人用错药武汉市60岁的王老汉一周前出现食欲下降、乏力、嗜睡等症状,认为是感冒,自行服用消炎药治疗,一直不见好转,直到突发呼吸衰竭被送到医院急救。医生说,老人是因吃错了药,导致病情恶化。记者从武汉各大医院了  相似文献   

5.
1.未成年人少数青少年临近升学考试时,精神过度紧张发生失眠,求助于安眠药。其实,服用安眠药有时会适得其反,出现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多种副作用。此外,未成年人正在发育阶段,新陈代谢快,长期服用安眠药会不自觉地增大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泉州市空巢老人住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20年6月1日至10月30日在泉州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300例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住院感受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空巢老人住院期间感受较强烈的前5位分别是身体不适程度[(3.65±1.32)分]、活动受限[(3.58±1.89)分]、睡眠障碍[(3.43±1.43)分]、疾病焦虑/抑郁程度[(3.07±1.54)分]、医疗费用负担[(3.06±1.35)分]。空巢老人住院期间医疗卫生服务主要需求是治疗疾病、获得疾病治疗相关信息、排解因疾病所产生的心理困扰、允许家属陪伴和照护、获得出院后延续护理。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负担情况、基础疾病情况、共同居住情况等是空巢老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空巢老人在住院期间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合理安排病房,鼓励子女以多种形式关心空巢老人,给予情感支持;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捷优质的延续护理和复诊服务。  相似文献   

7.
王玉平  韩建 《新天地》2016,(1):44-45
癫痫是一种残害人们健康的高发疾病之一,就全球发病率而言,癫痫是继脑血管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之后排列第三位的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出现和短暂发作的特点,俗称“羊角风”、“羊癫疯”等,其患病率为千分之五,我国大约有900万患者,近年来中老年癫痫患者人数正在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除了机体发生一些生理性或病理性改变外,心理状态也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心理因素对人体既有导致疾病的作用,又有医治和预防疾病的作用。中国老年学会调查结果显示:心理问题易导致老年人各种疾病的发生,到医院就诊的老人中30%~40%的常见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心理行为因素有关。因此,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适当加以疏导,可以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失眠的人对安眠药有种莫名的惧怕,担心一吃上就马上成瘾或失效,女性还特别在意会不会发胖等副作用,这些都是因为大家对安眠药不了解而存在的一些误区.其实,我也会失眠,并且偶尔服用安眠药.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时间睡眠质量都可以,更没有成瘾.  相似文献   

10.
酒后“发疯”服安定有人酒后手舞足蹈、哭笑无常、躁动不安,家人见状便取出家中备用的安眠药,强迫醉酒者服下,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酒精与安眠药有协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酒后服用安眠药会加强酒精中毒,甚至致人死亡。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社会背景下,为照顾孙辈和子女生活而迁移的随迁老人群体规模越来越大.大多数的研究探讨随迁老人迁移动力机制时,或使用个人主义视角的推拉理论和年龄模式,或单一使用城市化、传统家庭文化的影响因素,致使其解释力不足.随迁老人现象需要以"家庭思维"的视角来解读,他们的迁移也与中国社会独特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威权国家的发展主义政策、全球化资本市场及新家庭主义文化共同作用促成了老人的随迁,而老人随迁也成为其家庭应对风险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严重便秘来消化科就医。她患有2型糖尿病,一直口服降糖药。在为她测了空腹和餐后血糖,发现均远远超过正常值。经过治疗,老人的血糖逐渐正常,便秘也消失了。原来,这位老人患的是典型的糖尿病性便秘,便秘的发生与糖尿病的发病同步;随着血糖的逐渐控制,便秘症状也得到了改善。糖尿病为何会引起便秘?原因是高浓度的血糖,对植物神经有损害作用,致胃肠蠕动无力,大便不易排出;另外,患糖尿病时.  相似文献   

13.
农村老人自杀与结构转型、价值迷失有关,其诱因包括为子代着想、家庭矛盾、孤独无力、疾病困扰等。农村老人自杀的背后是农民价值系统的作用。农民价值可分为本体性价值、社会性价值、主体性价值。本体性价值是基础,社会性价值是重要补充,它们统一于伦理性的“过日子”实践中,共同受村庄文化网络规范。主体性价值是本体性价值、社会性价值丧失后的伴生物,与现代性进村密切相关。家庭生活伦理性的丧失、村庄生活规范性的弱化造成农村老人本体性价值的坍塌、社会性价值的丧失和主体性价值的被迫选择,使其价值安放出现混乱,自杀成为归宿。  相似文献   

14.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社会变迁中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由于受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等因素影响,他们在经济保障、生活照料服务、精神赡养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和危机,其养老保障需求具有特殊性和紧迫性.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出发,我们必须适应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特殊需求,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健康新知     
老年痴呆症或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精神分裂症则属于功能性精神障碍,目前科学界对两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无定论.有研究人员推测,尽管这两种疾病的症状几乎完全不同,但它们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关联.英国研究人员对不同年龄的志愿者进行了脑部核磁共振扫描,结果显示,大脑发育和老化存在一个规律,即大脑发育最晚的区域反而最早出现老化迹象.而阿尔茨海默氏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中出现病变的正是这些区域.这些大脑区域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灰质组成,负责处理一些“高级信号”,比如声音信息和视觉信息的协同处理等.这证实了此前对这两种疾病相关的猜测,将有助于探索它们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如果是你自己或是你的亲 友出现了以下所述的危重病症, 请你拨打“120”急救电话—— 1.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对 别人的呼叫、摇动及其他刺激均 不能唤醒,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呼吸急促等。若患者原有糖尿 病,呼气可带有烂苹果味,可能 为酮症酸中毒引起的昏迷。如原 有尿毒症,呼气可带有氨水味。 如原有肝硬化,呼气可带有“肝 臭味”。如果病人呼气中带有大 蒜味,可能为敌敌畏中毒。呼吸 减慢,可能为糖尿病低血糖昏 迷、安眠药中毒、吗啡类中毒 等。 2.病者突然发生胸痛或胸 骨后疼痛,胸闷(特别是在饱餐、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之后),疼痛性质为压榨性、窒息  相似文献   

17.
提到德国的养老,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设施完善的养老院、先进的医疗技术、自动化半自动化的护理设备等等.然而一项调查结果,却揭开了这个号称“养老天堂”之国脆弱的另一面. 有项研究跟踪观察6500名老年人8年后发现,与有家人朋友陪伴的老人相比,孤独的老人更容易得心脏疾病和慢性病,寿命较短.作为世界第三大老龄化国家,德国1/4人口超过60岁,却只有8%的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三代同堂的比例仅为1%,独居老人比例高达40%,形单影只的老人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8.
专家建议大家每周做以下活动至少4次,这样罹患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在正常意识状态下,丧失智能能力的脑部疾病)的风险会比完全不做的人少。1.分析、批判地阅读:阅读中途经常停下来提出问题。作者想说的是什么?角色间有什么关系?阅读当中时常思考、温习细节,有助于强化记忆。2.多用"另外一只手":左脑控制右半身,右脑控制  相似文献   

19.
多寐 多寐又称为瞌睡。轻者倦怠嗜卧、食后困顿、时时思睡;重则昼夜嗜睡或醒后复睡。据分析,老年人的多寐绝大多数与中风有密切关系。与其他中风预兆不同的是,多寐更早出现,在中风前6个月到1年已有症状。因此,若及早结合血黏稠度、血脂、血压等检查结果给予治疗,可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忌为冰箱除霜据有关调查发现,有些老人在为冰箱除霜时会发生头痛、晕眩、恶心呕吐、肌体麻木等症状。专家们由此得出结论,除霜者头痛、晕眩甚至死亡,是由寒冷造成血压骤升所致。由于小动脉发生一时性强烈收缩,血压猛升,此时脑部小动脉强烈收缩,造成脑部血液循环急剧障碍,结果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