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树雄 《老友》2015,(4):56+61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美国8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的发病率约是20多岁年龄段人发病率的5倍,死亡率几乎是100倍。我国老年人的肺炎发病率为0.5%~15%,超过年轻人的2倍。所以,关注老年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显得特别重要。一、为什么老年人易患肺炎老年人易患肺炎主要有以下原因:1上呼吸道黏膜和腺体萎缩,黏液、唾液分泌减少,黏膜功能下降,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老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现状.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APAAP)、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T-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老年呼吸疾病患者进行RSU Ag、RSV IgG、RSV RNA进行检测.结果患者标本中,RSV抗原阳性率:老年人组为14.48%,对照组为8.75%;RSV IgG阳性率:老年人组为52.33%,对照组为26.25%;RSV RNA阳性率:老年人组为12.15%,对照组为7.5%(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RSV感染较为普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二位。 老年尿路感染的病人可以有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但不少的病人表现为冷漠、烦躁、厌食、性格变化等,以致使人容易忽略尿路感染的存在。另外,老年人常常尿中有细菌存在又不伴任何不适,即所谓的“无症状菌尿”,这种情况极易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对其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原因。结果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有不合理使用药物、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其中,感染有16例,占35.56%;不合理使用药物有11例,占24.44%;心律失常有7例,占15.56%,是该疾病加重的三大主要原因。结论呼吸道感染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当然不合理使用药物、心律失常也是影响该疾病加重的原因。为此,还应该加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动态检测,及时消除各种危险因素,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新天地》2006,(1)
老年人多有早起的习惯。早晨空气清新,有利于排出夜间沉积在呼吸道的有害物质,促进新陈代谢。传统认为,老年人早晨起得早,早餐也应吃得早,其实不然。医学专家指出,人在睡眠时,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不能排出足够的血液,以供应器官代谢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一方面表现为器官灌注不足,另一方面又是体、肺静脉系统的郁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脏的心肌收缩力及左心室可扩张能力有所下降,若出现某些负荷过重的原因,便会产生心力衰竭。据不完全统计,约1/5的老年人直接致命于心力衰竭,其中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占一半。老年人常并存两种以上的心脏病。单纯由于年老而造成的心脏老化、退行性变也占心力衰竭总数的2%。经常诱发老年人出现心力衰竭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7.
《老友》2014,(8):62-62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易出现各种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及慢性呼吸道疾病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要想健康长寿就要防患于未然,对可能罹患的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何才能早发现呢?老年人及其家人都应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一般情况下,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每年体检一次,并注意做好体检记录,保管好各项化验单,若身体或某些指标异常,可缩短检查周期,3个月体检一次。老年人体检有哪些必检项目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测血压: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为0.4%左右,患者以男性居多。隆冬是慢性肺心病的多发季节,常常会因病人外感风寒而发作,或因呼吸道感染而加重。因此,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  相似文献   

9.
新政新规     
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人可免费接种肺炎疫苗上海市卫计委透露,自今年起为具有本市户籍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链球菌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一些老年病人或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时,病情大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对老年医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抗感染药物的广泛应用,许多感染性疾病患者得以康复,但老年肺部感染的病死率并未进一步下降, 仍占老年人死亡原因之首位。为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我们回顾了近两年来我科收治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春季,老年人肺炎的发病率骤然升高,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五脏属肺,肺为“娇脏”,对早春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阴时雨的天气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极易受寒邪侵袭,导致肺虚,引发肺炎。从生理上看,老年人呼吸道老化,支气管上皮萎缩,环形细胞增生,纤毛运动减弱,清除功能下降,加之胸腺退化,T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差,极易发生肺炎。另外,老年人往往患有“老慢支”、肺心病等,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容易感冒并发肺炎。由此可见,肺炎是老年人春季的常见病。据临床统计,肺炎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直线上升。80岁以上的老人肺炎是第一死因,9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犯罪问题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犯罪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犯罪人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而对于老年人犯罪,社会防御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制教育,家庭人员也要多关爱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还要多组织老年人的社会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的社会生活,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对于已经犯罪的老年人,我国对其的刑罚处罚没有特别规定.比较国外和我国古代的立法,对老年人犯罪的刑罚处罚大多规定了从宽,我国的刑罚执行应该采取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政策.  相似文献   

13.
发展社区服务是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而言,居家养老是最理想的养老模式.然而,居家养老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高龄老年人和有疾病的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和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问题上,单凭家庭和老年人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社区是除家庭之外能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重要部门.因此,只有大力开展社区服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4.
《山西老年》2009,(8):69-69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呼吸道合并症,以及心肌炎、肌炎、脑炎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核心家庭的迅速增加,机构养老成为部分老年人主动或被动的选择.然而大多数入住民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暴力虐待,这些暴力可以粗略划分为软暴力和硬暴力.机构护工个人素质不高、机构缺乏监管、老年人子女的疏忽都是导致老年人虐待发生的原因.缓解对策主要包括:一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二是民营养老机构要加强监管和控制,三是护工要提高个人素质和技能,四是老年人的子女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注,五是老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寻求积极干预,六是要加强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估.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对我国老年人口的家庭结构背景进行统计分析,勾画出老年人的家庭结构背景和个人-家庭生命周期模式,发现老年人在生命周期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家庭的概率是有规律的,即个人-家庭生命周期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分析结果显示,独居老年人和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主体,仅次于生活在三代直系家庭中的老年人.城镇老年人口生活在空巢家庭的较多,需要子女在身边的照料,农村老人则更需要经济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311份老年人社会网络状况结构访谈问卷分析发现,老年人社会网络规模均值为4.63人,其中,年龄、居住状况、照顾子女家庭以及参与娱乐活动等因素对老年人社会网络规模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老年人社会网络的亲密者与老年人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似性,老年人社会网络主要亲密者是老年人的配偶、孩子和其他亲属,这些“强关系”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社会支持.由于家庭规模缩小引起社会网络结构变化,本文对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提出了基本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从城乡和东中西这两个区域角度对我国老年人的分布状况、健康现状及养老来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发现:在老年人口分布方面,呈现“东多中西较少”、农村比城镇多、城乡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城镇地区高龄老人增长更快等现象.在老年人口健康方面,东部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总体好于农村,农村高龄老人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城镇.在老年人口生活来源方面,家庭供养仍然是我国老年人最重要的养老生活来源,东部老年人生活来源优于中西部老年人;城镇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养老,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是高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更是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最主要生活来源.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唐山市老年人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对唐山市老年人的幸福感指数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其生活质量进行了客观描述.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作了尝试性解释.认为,唐山市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是比较高的.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依次为财务状况、身体状况、人际关系、家庭状况等.此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也对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有一定影响.对当前条件下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的举措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年人口的核心问题是生活质量问题,对老年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关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基于杭州市城乡老年人口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发现,城市老年人比农村老年人具有更强烈的主观幸福感.子女孝顺是影响城市和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经济状况、对社区工作满意度、婚姻、性别等也是共同影响因素,但影响程度在城市和农村间存在差异.此外,在城市模型中,自我照料程度、子女个数等个人特征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在农村模型中,经济来源、对权益受侵害后的处理方式等经济和社会保障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总之,城乡老年人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不同,城市老年人已侧重于对精神的需求,而农村老年人首先还需要物质的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