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来新夏 《学术界》2003,(2):238-242
192 3年的夏天 ,我出生在江南名城杭州的一个读书人的大家庭里 ,父叔常年谋食四方 ,家中事无巨细都由祖父主持。祖父来裕恂先生是清末秀才 ,曾从师于俞樾 ;又是日本弘文书院的留学生。在日本曾任同盟会主办的横滨中华学校的教务。回国后经蔡元培介绍加盟光复会 ,在家乡从事新式教育的劝学工作。辛亥以后 ,他敝屣荣华 ,依然在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任职。他一生潜研学术 ,寄情诗词 ,笔耕不辍。所著有《汉文典》、《匏园诗集》、《萧山县志稿》和《易经通论》等多种。我七岁以前 ,一直随侍于祖父左右 ,生活上备受宠爱。但祖父对我的教育却很认真 …  相似文献   

2.
一 戴震(1723—1777)学识淹博,于哲学、语言、训诂、地理沿革、名物考订、天文历算,均有造诣和成就。他以经书考据著名,因而他的天文历算不为人们注意。而在当时,他是首先以精于天算而得名的。他三十岁避仇入都,不过徽州山区一布衣而已。刑部尚书秦蕙田知其学,立即延请主修《五礼通考》之《观象授时》一门。五十五岁卒  相似文献   

3.
杨椿与《明史》、《明纪纲目》的纂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椿作为《明史》和《明纪纲目》纂修官,在二书纂修过程中,提出了鲜明的史学考椐主张,当时却未被清廷和史馆总裁所采纳。然而,在《明史》刊刻成书40年之后,清廷对《明史》和《明纪纲目》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订改修,其内容却是与杨椿当年提出的主张如出一辙,这说明杨椿具有独到的学术眼光和史识。杨椿在清朝官方明史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史学思想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歌谣学作为一项专门的文学新兴科学而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是从朱自清教授一九二九年在清华大学讲授《歌谣》开始的。这“在当时保守的中国文学系学程表上显得突出而新鲜,很能引起学生的兴味。” 我国最早的具有民主、科学观点的歌谣学著作,也当推朱自清教授一九三一年铅印的《中国歌谣》了。这本在他授课讲义基础上经过增补的中国歌谣学专著,内容包括:歌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笔下出现的第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是《花桥荣记》的主人公卢先生。“很规矩的读书人”,概括了卢先生的基本特征。他虽然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知识分子,但却出身在一个乐善好施的官宦之家,他祖父做过“道台”,是“桂林有名的大善人”,他出资兴办了一所中学——培道中学。卢先生祖父的这些优异品德,无疑成了他自己最好  相似文献   

6.
也谈王茂荫《再议钞法折》——兼论对文献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赵春 《兰州学刊》2007,1(5):185-186,119
王茂荫的《再议钞法折》和《请酌量变通钱法片》作为中国近代货币研究的重要资料,其考订却长期为研究者所忽视,该文根据相关资料对两份资料进行了考订,并依托其他相关资料,对财政货币史研究视域中的王茂荫做政治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 田汉是我国五四以来著名的戏剧家,他在剧坛上崭露头角,是从1922年他的《咖啡店之一夜》在《创造》月刊发表后开始的。 田汉(1898·3·19——1968·12·10)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自从十岁那年,祖父同人家定完了卖最后遗产的文契后,”他家就与“咸同以来的大地主的荣誉告别了。”子孙们“从此就打上丁无产阶级的新文印了。”(《上海》),少年的田汉“插秧、打稻,车水、放牛、推车子”(《田汉选集·前记》),贫困的生活培养了他热爱劳动的品质。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反映在他后来的话剧创作中。  相似文献   

8.
史料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史料的搜集、校勘、考订和编纂,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西夏史研究工作的深入,研究者花了很大的心血进行西夏史料的搜集和整理,韩荫晟同志的《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就是这方面代表性的成果。西夏史料主要包括西夏文文献和汉文文献两个部分。据《宋史·夏国传》载,西夏设有翰林学士院负责修实录。西夏法律书《天盛年新改定律令》第十章“司次行文门”,有史院一名。这些可以说明,西夏曾设有纂修实录、国史的机构。可惜这些实录  相似文献   

9.
<正> 《周易》卦爻辞中有一些商末周初的历史故事,这已为顾颉刚先生所揭发。他在《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中考订出其中存在的五件殷末周初的历史事实,从而确定了《周易》的著作年代。这也为我们在《周易》中进一步探求早周民族的史实指明了方向。一、太王(古公亶父)时期有关太王东迁的事迹,除《孟子》和《史记》的一些记载外,从《周易》中也可找到一  相似文献   

10.
<正> 建国以来山东大学一直重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在这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教授是山东大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开创者。他所著《魏晋南北朝史》、《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山昔)华山馆丛稿》等10余种,考订精核,识解闳通,为海内外士林所推重。先生扎实勤奋的学风和渊博的知识,培育了山东大学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者。郑佩欣教授早年师事王仲荦,现在已是研  相似文献   

11.
《易》学、《周礼》学、《春秋》学,是两宋经学中的显学。显学所以能“显”,首先是因为统治阶级的需要。两家以降,中国封建社会步入了后期。这时,社会存在变了,社会意识不能不变。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需要重新构筑一整套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体系。经学家担当了重构的历史任务:《易)}学主要是从哲学、从本体论方面实施构筑;《周礼》学主要是从伦理学、从制度论方面实施构筑;《春秋》学主要是从政治学、从民族关系论方面实施构筑。《春秋》之学在两米的发展情况,历史文献有着详细的记载。《宋史.艺文志)}载录的,在胡安…  相似文献   

12.
北宋王珪的《华阳集》至清代已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重新辑出,今所流传者即为此本,但此本误收现象严重,辑佚也很不完备。在劳格、栾云贵等人的基础之上,对《华阳集》中误收、重出、失收诗文加以综合考订,可以补入佚文九篇。从《华阳集》版本的历代流传状况来看,今所流传的辑佚本出现误收的原因,在于四库馆臣的辑佚疏漏,而非《永乐大典》的引文本身有讹误。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潜传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家世和童年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朱光潜,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1897年9月18日生于桐城乡下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祖父和古文家吴挚甫有交谊,做得一手很好的八股文。父亲是个乡村私塾教师。朱光潜弟兄三人,他是老大。从六岁到十四岁,在父亲鞭挞之下受了封建私塾教育,读过而且大半背诵过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左传》和《唐诗三百首》,学过写科举时代的策论时文;看过《史记》、《战国策》、《国语》、《西汉文》和《通鉴辑览》、《困学纪闻》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朱家处在穷乡僻壤,买书甚难。他的一位族兄每年都要到距家三十里地的牛王集上买一批书  相似文献   

14.
<正>海外汉学,顾名思义,就是海外学者对中国文化所作出的研究。他们运用西方的理论和学说,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见解,对我国文化学说进行研究。阎国栋教授著的《俄罗斯汉学三百年》就是这样一本书,他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客观的立场,由中俄文化交流开始,引发了俄罗斯对汉学研究的开始。《俄罗斯汉学三百年》是学术丛书《列国汉学史书系》中的一部,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系我国学术史上第一套汉学史书系。该书由阎纯德教授、吴志良博士主编,汇集了一批既谙熟外语,又具有  相似文献   

15.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在借鉴王应麟及清范家相等辑佚成果的基础上,对三家《诗》进行了全面辑佚研究,成就了清代三家《诗》研究史上的杰作《三家诗遗说考》。陈氏父子的考订呈现出以下特点:贯彻师法、家法宗旨,推求遗说;钩沉遗说,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考订精审,间及校勘古本;把自己推崇三家《诗》义的观念,融汇到对材料的收集之中;纠正前人误说,指出传本之误;善于比较。  相似文献   

16.
《词学渊粹———况周颐〈蕙风词话〉研究》一书从创作、理论、批评,鉴赏诸方面全面审视,评介了《蕙风词话》,高屋建瓴,全面而深刻,发人所未发。张利群是搞文艺学的,由文艺学介入词学领域,有可能对古代词学史了解不深,从而影响研究的质量。本书作者却对古代文学、...  相似文献   

17.
老子书问世以后,注家众多,各以其观点来注解《老子》。据焦竑《老子翼·考异》说:“古书传世,为人所窜易者多矣。而《老子》尤甚。”因而,对经文真伪之考订,实为一极难解决复杂的问题。 谨对经文进行力求符合实际的考订如下。 (1) 章段调整 老子书原刻在竹简上,由于脱简错简或任意改  相似文献   

18.
略论宋代庄学的“儒学化”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历代庄子学研究史上 ,两宋时期是很有特色的一段。本文打算就这一时期庄学研究中的主要思想倾向作一点初步探索。一两宋庄学研究真正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是从北宋中期开始的。王安石和苏轼是这一新局面的开创者。两人都是习染道家学说、深嗜《老》《庄》的文坛领袖 ,以他们为核心先后形成的两个文人集团不仅积极参与了重新阐释《庄子》的工作 ,而且还把其主要学术观点贯彻到各自的著作中 ,形成了非常突出的庄学“儒学化”思潮。王安石深研《老》《庄》 ,写作《庄周》大概是在他长期任地方官的庆历、皇时期。像他此期所有以诸子为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泰州后学,在《论语》诠释过程中,焦竑承继阳明心性学说,既得其学术真谛,又拔新领异,多有创见。他不仅主张心性道合一、心性本空,而且提出了以“知性”“复性”为内涵的“尽心至命之学”,成为心学思潮的领军人物。焦竑不仅引用佛道学者之语,而且引用佛教教义、道家思想,以期通过《论语》的解读,实现三者的融合。适应考据学兴起的潮流,在解读《论语》时,焦竑也十分重视对《论语》中名物典制的考订,其中既有对前人的承袭,也有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20.
皮埃尔·索尔兰(PierreSorlin),1933年生,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历任巴黎第十大学、里昂大学、巴黎第八大学和巴黎第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界外》创刊人之一,纪录片编导。作为历史学家,索尔兰70年代中期投身于电影研究,此后即以电影文化为主要课题。开始时他被符号学方法所吸引,与其他学科的同事共同开展一种社会符号学研究。他是从侧面而不是从正面探讨电影问题。90年代以来,由于意识到关注符号及其表意的符号学有可能忽略影片的运动性、观众的感觉及其参与,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引入美学的和历史的考察,正如他的文章《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