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学研究对象自美学学科产生以来迄今悬而未决。它的不确定 ,直接影响美学学科定位乃至研究内容的确定 ,导致美学学科的不成熟和衰微。2 0世纪拒斥形而上、拒斥本质 ,试图把美学对象转向经验现象 ,然这一转向不仅没能改变美学处境 ,反使美学边缘化 ,几近消解。重新反思美学与形而上的关系 ,尤其是海德格尔关于艺术本质的论述 ,对我们思考美学研究对象深有启示。  相似文献   

2.
当代文化研究在其发展中形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文化概念丛林景象。洞察主宰文化概念变迁的潜在趋势,评判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所在,并据此重构当代文化的新概念,是深化文化研究的重要策略之一。当前,实体化、去身体化、凝固化、价值核心化、孤立化是影响文化概念发展的几种不良倾向,用生活方式、文化图景、文化图式等概念来建构具有实践合理性的新文化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什么?——关于“宗教概念”的方法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一词是宗教学的基本概念,此概念旨在界说“宗教是什么”。从国内外研究近况来看,在此基础理论问题上现存两种值得深思的理论倾向:一为“宗教概念的简单化倾向”,主要见于国内宗教学界;二是“宗教概念的复杂化倾向”,长期困惑着欧美宗教学界。本文着眼于宗教学的百余年学术史,通过回顾其学科奠基人(F.Max Müller)、三大理论分支的开创者(Edward B.Typlor,Emile Durkheim,William James)以及多位著名学者(Bronislaw K.Malinowski,Wilfred C.Smith,Ninian Smart,William Alston,Paul Tillich,John Hick)探究宗教概念的学术历程,以阐发此研究课题的重要方法论意义。作者的结论如下:从宗教研究的全过程来看,“宗教是什么”,不但是宗教学所要深究的“基础概念”,而且是这门学科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这个基础概念暨基本问题之所以关乎研究全局,就是因为它关涉“广义上的方法论观念”,即从学术视野、问题意识、探讨角度一直关系到理论思路及其目标等等。正因如此,在百余年的宗教学史上,这个基本概念暨基本问题历来就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制高点,以至我们可以说,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其实浓缩着宗教学方法论与观念史的发展线索,一部宗教学术史就是一个不断更新宗教概念的探索过程;而我们中国学者要想为化解国际冲突、构建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无疑需要从基础理论建设抓起,一方面批判地借鉴宗教概念研究上的新近成果,另一方面深入地发掘华夏文化的丰厚思想资源,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宗教观及其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弗雷格关于自然数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弗雷格的逻辑方向转为生活方向的思想。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大量事例的分析,发现自然数1的本体论含义是,与有限性和连续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实际冲突在工人阶级头脑中的反映,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的思想武器。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强调的基本常识,同时也是他们的学说同以往那些以“全人类利益的体现者”自居的社会主义流派的根本区别之一。例如,1847年6月思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说:“共产主义不是关于奴隶、农奴或者手工业者解放的学说,而只是关于无产者解放的学说。”同年10月,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10页)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思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阐述了科学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20年前,著名经济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David Landes)在“新共和》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大历史”的理念,并在文中对威廉·麦尼尔(William McNeill)的经典之作《追逐权力:公元1000年之后的科技、军力和社会》与笔者所著的《大国的兴衰》进行了回顾和评论。不过,兰德斯的“大历史”并未言及其他卷帙浩繁的专著,  相似文献   

7.
面对“人是什么”这一永恒的命题,弗洛伊德以其“无意识”理论作出了新的解说。尽管他的无意识学说存在明显的局限和偏颇,但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不应忽视的贡献:以反传统的姿态更新了理解“人”的观念;丰富了“人”的内涵,在特定的意义上支持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推动了二十世纪对“人”自身的研究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华魂》2007,(9)
来信钟哲明老师:我从《中华魂》今年第5期上读到了您的文章《岂可用伯恩施坦观点修正马克思恩格斯?》,反驳《炎黄春秋》第2期上刊载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我觉得这对于澄清当前某些人肆意歪  相似文献   

9.
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坚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论断,是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11月18日在审阅《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文章的小样时所加的批语,原文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转引自...  相似文献   

10.
“三令五申”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一再命令、告诫的意思。这句成语人们经常用到,但对其中“三令”“五申”究竟指什么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在北宋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一书中记载了“三令五申”的具体所指。  相似文献   

11.
夏宁 《中华魂》2014,(23):28-29
2012年5月,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到相关部门去了解打击欺行霸市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刚刚打掉一伙以暴力手段非法控制沙县小吃店食材供货渠道的犯罪团伙,万庆良突然不解地问:“什么是沙县小吃?”此言令闻者纷纷私下感慨:“万书记果然不食人间烟火”。  相似文献   

12.
自进入2004年后,“民工荒”一词在全国许多地方先后出现。经过对珠江、长江三角洲、闽东南、浙东南等主要劳动力输入地和湖南、四川、江西、安徽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的调查,相当一部分企业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有的棉纺企业因为招不到工人而不得不闲置纱锭。在山东,至少有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该省的企业却遇到了用工短缺问题,安徽、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地方的企业、娱乐场所更是连连叹息。这就是目前比较普遍的“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13.
天下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方法论,可以用于分析世界政治。2017年,塞尔瓦托·巴博纳斯(Salvatore Babones)出版的《美式天下》一书以天下为方法论分析了当今世界政治问题,他同意未来世界应该是一个天下体系,但存在着"美式天下"与"中式天下"的竞争,他相信"美式天下"将胜过"中式天下"。文章回应了巴博纳斯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天下概念的要义。文章认为,美国体系几乎不可能转化为一个天下体系,因为美国体系的原则是单边主义的帝国主义,同时以个体理性为其方法论,这与天下概念的要义正好相反。天下概念的基础原则是共在的存在论和关系理性。考虑到未来世界的技术条件前景,只有关系理性和共在方式才适合万物互联的未来技术,所以未来的天下体系只能以关系理性和共在理论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当前工匠精神已被提升到国家层面,“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逐渐成为开展品质革命的重要助推力。现有研究主要从职业精神、道德伦理、组织文化和价值取向等4个基本视角对工匠精神进行界定,但存在着视角不够全面、层次较为单一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工匠精神研究及其相关实践开展需构建一个整合性的概念框架,即工匠精神包含品质追求、履职信念、职业承诺、能力素养、持续创新和传承关怀等6个维度,它们可从终极目标、业务技艺、职业态度和社会责任等4个方面系统地诠释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未来研究可以在该整合性框架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而探究工匠精神的影响前因、作用结果及其边界条件等。  相似文献   

15.
“繁华”与“寂静”——网络究竟是什么以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论网络媒介发展到何种地步,也无论是超越论者还是实证论者,网络媒介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潜伏于其背后的决定因素不外乎是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以及民族国家的哲学习惯及文化治力。不要太过迷信网络的“自由”与“民主”,也许,网络技术的终极发展及其终极结果很可能就是人类“末日”的真正原因与“映像”。国家或地区历史与文化语境中的网络传播,其实都是一种相对规定下的“自我延伸”与“社会演化”过程。这一规定也必然地限制了网络传播的各种形式与意义。网络媒介对于一般传播的意义,主要有四:时间、空间、数量、意层,亦即:即时、虚拟世界、巨量、意维。网络文化是一种工具文化、技术文化,抑或媒介文化而已。网络技术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与社会“转型”,并将更多的世界文化图景展示于中国一般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16.
当前工匠精神已被提升到国家层面,“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逐渐成为开展品质革命的重要助推力。现有研究主要从职业精神、道德伦理、组织文化和价值取向等4个基本视角对工匠精神进行界定,但存在着视角不够全面、层次较为单一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工匠精神研究及其相关实践开展需构建一个整合性的概念框架,即工匠精神包含品质追求、履职信念、职业承诺、能力素养、持续创新和传承关怀等6个维度,它们可从终极目标、业务技艺、职业态度和社会责任等4个方面系统地诠释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未来研究可以在该整合性框架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而探究工匠精神的影响前因、作用结果及其边界条件等。  相似文献   

17.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教师自身应该有极高的地理素养,应向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学生必备的地理知识,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应注重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有关《庄子·秋水》篇“谨守而勿失”命题的语意理解,今人都释为“谨守住前三句话道理而不失去”。结合概念、语境、命题之间的关系等重新审视该命题,应释之为“谨慎地守住自然本性而不要使之丧失”,实为一个独立的结论性命题。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形形色色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思潮和不同模式的课程开发,我们应该站在哲学的高度,辩证地以“扬弃”的态度来看待课程,明确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及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即切实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并根据自己幼儿园的情况以及幼儿的特征,实实在在地把课程作用于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曹霁阳 《今日南国》2008,(22):65-66
几年前,一定要让儿子在“名校”开始小学生活,曾是哈尔滨市市民王强(化名)夫妇坚定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