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秦敏 《社会工作》2009,(8):40-42
进入21世纪,全球老龄化趋势正在加速发展,诸多老年人问题当中老年妇女再婚问题尤当引起关注。本文从当前我国老年妇女生存及婚姻现状出发,就老年妇女再婚的心理生理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进行介入,以期达到对老年妇女再婚问题的新视角剖析,从而实现助其自助,促进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老年再婚:一项伟大的社会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老年婚姻研究所于1997年10月在天津市举行的“老年再婚”抽样问卷调查显示,丧偶老年人赞成再婚的为60%,自己想再婚的为37.6%,实行再婚的仅占6.7%。赞成再婚的人、自己想再婚的人和已实行再婚的人这三个数字之间存在很大的落差。产生这种落差的原因是老年再婚困难重重。造成老年再婚困难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老年再婚的认识不足。许多人把老年人再婚看成是少数老年人的个别行为,而未把老年再婚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老年再婚难道不能称其为一项事业吗?把一项社会实践和社会现象称为一项事业,需要这项社…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全球老龄化趋势正在加速发展,诸多老年人问题当中老年妇女再婚问题尤当引起关注。本文从当前我国老年妇女生存及婚姻现状出发,就老年妇女再婚的心理生理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进行介入,以期达到对老年妇女再婚问题的新视角剖析,从而实现助其自助,促进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老年再婚热现象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婚姻家庭生活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也是我国婚姻家庭研究领域的一个新问题。老年再婚能被社会所接受,并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热点,这是观念变革、文化进步的成果,表明了我们社会对人性的高度关注和对婚姻家庭的科学态度。当然,老年再婚热现象的出现,也是我国老龄化趋势带来的结果,反映了伴随老年人平均寿命的延长,在婚姻生活上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升华,表现了今天我国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执着追求。但是,目前的老年再婚热是不成熟的,主要表现在再婚的成功率和巩固率很低。因此,这种…  相似文献   

5.
时下,老年再婚率正持高不下。丧偶老人有寻找伴侣的权利的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然而,在老年再婚难的问题解决后,老年再婚的成功率却极低,这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据某市一家老年婚姻介绍所透露,去年前来登记征婚的老年人有1000多对,成功的仅10对,成功率尚不足1%。该市某区去年有17对老人再婚,但现在只有2对生活在一起。那么,再婚者人缘何分手多?老头要找“保姆”,劳累一辈子的老太自钻不乐意当“保姆”周老伯退休前一直从事领导工作,在家里从来不干家务,属于“油瓶倒了木扶”的人。前年,老伴患癌症去世,两个子女又不在身…  相似文献   

6.
农村老年人再婚呈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发展农村丧偶老年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强的再婚愿望。丧偶男性比丧偶女性再支付更高的成本。这与社会性别文化中女性的依附性地位以及传统伦理规范的制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寻找老年再婚的新灵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举措,往往是在人们不 经意之间,由当事群体经过默默无闻、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出来的。我国四千多万丧偶的老年群体,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丧偶老年人发起了建国以来我国的第二次婚姻革命。 老年再婚看似轻如一毛、细如一发,但半两可以拨千斤,牵一发可以动全身。老年群体创造的老年再婚,对我国社会的转型、家庭的转式和个人的转变,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从一而终”挥手道别 我国封建的婚姻制度,是剥夺人们婚姻自由和婚姻自主权利的制度,其主要表现在青年的初婚制度和中老年的再婚制度上。 对于初婚的青…  相似文献   

8.
离退休干部是老年人中的高端群体。了解离退休干部的养老生活及需求对于发展老龄产业、提高老龄工作、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根据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广东离退休干部养老生活状况及需求,发现老干部对子女的物质支持较明显,急需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更倾向公办养老机构养老,并对老年再婚、老年旅游等表达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冯晓燕 《社会工作》2008,(10):55-58
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深人了解再婚家庭的婚姻生活,探讨再婚家庭中原“第三者”在婚姻中社会支持网络和婚姻适应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此研究,能让那些已经进人婚姻的原“第三者”或目前还徜徉在别人婚姻中的“第三者”,对再婚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前景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促使他们思考并把握自己在两性关系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到上海市虹口区调查再婚问题,对1981年上半年(1—6月)再婚夫妇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尽管例数不多,可是,多少可以看出一些问题。1981年上半年在虹口区结婚登记的共10,512对,其中212对是再婚者。在这212对中,有124对双方都是再婚者,有88对是未婚者与再婚者结婚。因此,实际的再婚人数为336人,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再婚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再婚,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核心家庭数量的逐渐增加,老年人晚年越来越需要依靠自己的配偶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料。当前,老年人再婚现象有上升的趋势,但就我国老年人丧偶率来说,我国老年人再婚的比例仍然很低,此外,老年人再婚后又离婚的现象有所抬头。因而,孤单老人能否找到一个老伴,共度温暖的晚年,这不仅是个人应该追求的幸福问题,而且对社会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本文就老年人再婚的基本动因,分析老年人再婚的现状,探索如何提高老年人再婚率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围绕印度遗孀的殉葬和再婚问题展开论述,分析了萨蒂的起因以及废除这种习俗的过程,讨论了《印度教遗孀再婚法》的内容及其社会效果,阐明了在印度遗孀法律地位的变革过程中各派别的不同主张。本文认为,殖民时期法律的建构确实为印度社会的变革打开了门扉,但是它与印度人民的生活存在着不小的疏离感。对于印度人民来说,法律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仍然是有待努力的。  相似文献   

13.
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本能的需要。但是,在我国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影响,人们对性问题避而不谈或谈性色变,而产生性愚昧,导致夫妻关系不和谐而离婚,老年丧偶不敢再婚,青少年因缺乏指导而早恋、早婚、早育现象不断出现。在群众中也由于对性问题采取压制和禁止的态度,常常产生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淫秽书籍不断出现,私下传播屡禁不止,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识之士大力疾呼“性教育刻不容缓”!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14.
离异和丧偶的中老年人获得再婚的自由,对我国的婚姻家庭带来哪些变化,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这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理应探索的问题。家庭资产明晰化的趋势家庭资产包括房产、金融资产、生产资料、大件耐用生活用品等。过去人们缺乏家庭资产明晰化的意识。对家庭中哪些财产属于自己的,哪些财产不属于自己的,并不清楚。尤其是中老年再婚以后雪庭资产的所用权就委混乱了。因此子大反对父母再道,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重性老人因再婚而改变了男方财产所育权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大方对男方再婚就财产所育机及男方于复对父亲再婚融财产…  相似文献   

15.
离退休干部是老年人中的高端群体。了解离退休干部的养老生活及需求对于发展老龄产业、提高老龄工作、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根据广东老年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广东离退休干部养老生活状况及需求,发现老干部对子女的物质支持较明显,急需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更倾向公办养老机构养老,并对老年再婚、老年旅游等表达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再婚礼赞     
看了此文的题目,有人会疑虑,有人会沉思,有人会不屑,有人会叫好,有人会反感憎恶,有人会激动不已。因为,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我们社会生活中一个深藏不露的热点,触及了人们意识中的一个敏感部位,触及了我们民族集体意识中的一块心痛。为再婚礼赞,有必要?有理由?回答是肯定的。礼赞再婚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诗言志,乐抒情。由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带给人类的良知,使他们衷心礼赞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这些美好事物遭受劫难和蹂躏时尤其是这样。再婚就属于这样的事物。它美好,却还在受磨难,因此对它的礼赞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我们礼赞再婚,是因为有许多不得不赞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曹锐 《社会工作》2009,(23):63-64
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的各方面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有资料表明,国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无配偶的达35%。其中,有再婚意愿的达37.6%,但真正再次步入婚姻殿堂的只有6.9%,而其中70%~80%的再婚老人是以离婚而告终的。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在任总统召集的白宫老年问题会议,自1961年以来约每十年举行一次。会议目的是,增进全社会对老年问题的了解,比较老人与年轻人的异同,探讨老人生活状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推动新的立法,密切联邦和各州政府的配合,以改善老年福利制度。会议期间,总统发表演说,各代表提出与老年问题有关的议案并进行综合讨论,最后对各议案进行表决,提交各有关方面参考,采纳实行。1995年5月2日至5日在华盛顿召开了第四届白宫老年问题会议,它也是本世纪内美国最后一次这样大规模的老年问题会议。会议由克林顿总统召集,全国各地的2217名代表参…  相似文献   

19.
离婚率上升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再婚的增加,上海市1988年的再婚数量是1979年的3.1倍,山东省为1.5倍,黑龙江省为2.5倍。尽管再婚者中有不少是丧偶者,但多数为离异者,因此,随着离异者的趋多,对其再婚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我们曾在上海的两个区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985年再婚的234对再婚夫妇(其中至少有一方为离异者),除少数搬迁地址不明及个别拒访者外,这些夫妇再婚后双方关系很好的占50%,较好的占20%,一般的占11%,经常争吵或已离婚的占19%,也就是说,大多数夫妇对再婚生活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再婚者失败多”的现象并非如人们所传闻的那么严重。  相似文献   

20.
D.P.巴拉竹的:《老龄:一项调查》(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83)一书对老龄问题的主要方面作了非常值得一读的介绍,收集了大量具有科学价值的技术资料.调查致力于探讨延长寿命和使老人青春常在,用了两个章节的篇幅叙述老年生物学,包括对进化与老年之间可能的联系进行探讨.有三章是根据对人们的身体、精神和性生活的观察研究老年.巴氏还对就老年人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