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22-26
社会转型期,个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入研究个体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涵义及其变化趋向,实现对个体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调适与引导,使个体的政治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达到某种一致性,从而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个体的价值观、生存方式、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认知体系等诸方面的变化 ,必须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实际和中西人文思想精华 ,正确引导个体的价值取向 ,为个体价值取向现实化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个体自身价值取向和谐的内涵是价值取向的全面、协调和整合。当前我国部分人的价值取向不和谐,主要表现在空间向度上夸大个人价值而淡化集体价值;时间向度上重视当前功利满足而忽视长远价值追求;内容向度上强调物质价值、科技价值和知识价值而藐视精神价值、人文价值和道德价值。促进个体自身价值取向和谐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个体价值观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精神文化,加强和改进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的最大特点是地方性,其价值定位在于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全方位地为地方服务。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体系在于:增强科技创新力,服务地方物质文明建设;提高政治亲和力,服务地方政治文明建设;提升文化竞争力,服务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有三,其一是以教学强校为主体,突出科研兴校,奠定地方高校自身生存的基石;其二是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突出特色兴校,打开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瓶颈;其三是以服务地方为立足点,逐步面向全国,发挥地区高校向外辐射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公平正义: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是合理分配利益的规则,意味着不偏不倚,没有偏私。正义是判断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符合道义的标准和尺度。当前实现公平正义首先需要对三种错误观念进行反思,即:“原始积累不可避免”,“国家财力不足”,“重视公平正义便会妨碍效率”;其次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事前、事后和调剂规则;最后要在基本制度安排、具体政策设定和人民群众认可三个纬度上落实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五四启蒙思想凸显了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追求,受其影响,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对个体尊严、个人权利的关注与尊重。随着民族、阶级革命的全面爆发与不断升级,延安文艺中的价值取向转变为对革命理想的坚持与对革命事业的奉献,这一价值取向的转变标志着追求个人主义的个体价值观逐渐被追求民族独立、阶级解放的革命价值观所取代。个体价值观成为革命价值观的组成部分,革命价值观构成延安文艺作品的创作旨归。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学报栏目的价值取向及社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凤英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18-120
高校学报在出版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不能只作为高校的学术象征或学术研究标志,仅局限于校际之间的交流上,学报必须走出去,必须与社会建立量广泛的联系,本文拟从栏目设置入手,对栏目价值取向进行定位,挖掘掌报优势资源,以栏目选题为重点.寻找与社会的契合点.使其既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又具有社会实践意义.从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8.
社会新闻价值取向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新闻深受广大受众的关注和喜爱。研究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导向价值——提高对社会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引导水平,真实反映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主流变化,弘扬主旋律;人文价值——具备丰厚的文化内涵,真诚、冷静、理性地实现对全社会的“人文关照”;实用价值——对群众的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进行直接的服务和指导;营销价值——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正确定位受众群,赋予社会新闻多样性、趣味性、贴近性等占领市场、吸引“眼球”的特质。 相似文献
9.
付凯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40-142
通过定义法、案例法、分析法等研究手段对图书馆社会职能与价值取向进行了归纳梳理,提出了新形势下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内容及对其价值取向的科学定位,指出核心价值取向的确立是有效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先决条件,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实现是其价值取向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价值取向是影响个体社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研究显示社会价值取向对行为决策的影响还涉及很多外界因素。研究设置了高低权力情境下的金钱分配任务,要求被试将一定数目的金钱分配给自己和他人,通过观察被试在其中的分配量差异,发现分配量和权力感的社会价值取向主效应、权力情境主效应显著,分配量的社会价值取向与权力情境的交互作用显著,高权力情境下,权力感在社会价值取向与分配量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社会价值取向影响个体对权力的感知,进而影响其利己行为,表现为亲自我者有更高的权力感,利己行为更多。研究还探讨了社会价值取向影响个体社会决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首要职责和核心目标。妥善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政府在现代社会管理创新中必须坚守社会公正这一核心价值取向,重塑现代政府社会管理公正观;构建动力系统与公正系统相结合的现代社会治理系统;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公正的现代社会善治结构;推进以服务、责任、法治、廉政为核心理念的公正政府建设;注重建设和实施维护社会公正的社会政策和制度。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6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利己、利他、移情、规范4种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基本状况,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做了较有深度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的主导亲社会价值取向上,属于移情价值取向的人数最多、比例最高,达到45.0%;规范取向其次,利他取向占据第三,利己取向排在最后。 相似文献
13.
殷昱伟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
现代社会中,资本以不断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为逻辑,资本逻辑展开的过程正是其从理论走向现实,从最初的经济领域走向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追求资本增值的价值取向是资本主观上要达到的目标,虚无主义的价值取向是资本增值的价值取向客观结果。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挑战,价值取向的改变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对现代社会价值取向的分析对于应对这些挑战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教师德育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世国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83-85
本文阐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揭示了教师德育价值取向面临的冲击与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课程教学评估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进或改革的过程,评估目的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转向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评估内容从课程实施过程等形式化问题转向了学习的结果、学生的变化和收获、师生发展状态等实质性问题;评估功能从奖惩性转向发展性;评估方法从单纯的量化走向量质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田广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9-11
中国社会改革价值取向的目标从单一性转变为多元性,今天改革的价值取向目标又从多元性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目标回归。从改革的价值取向目标的演变,既能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改革历史进程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也对未来中国社会改革的方向性给出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马廷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125-128
高校是学术性的社会组织,追求真理、创新知识、服务社会是高校学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高校学术评价应定位于学术性,以提高学术质量、促进学术发展为根本价值导向.但由于高校发展过程中利益驱动以及行政权力介入学术评价过程,使高校学术评价陷入了功利性价值导向的误区.当务之急是树立学术评价的学术性理念,并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高校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与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学评估的教育价值,是对高校教学评估活动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本质概括,是一种引导和调控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促进高校改革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素养的提升和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并通过人而关联国家政治及社会.根据我们对高校教学评估含义的理解,可将其教育价值按照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分为两类:手段型价值即外在价值,包括"技术价值"和"工具价值";目的型价值即内在价值,包括"贡献价值"和"自由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学术性:高校学术评价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廷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29-132
高校是学术性的社会组织,追求真理、创新知识、服务社会是高校学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高校学术评价应定位于学术性,以提高学术质量、促进学术发展为根本价值导向。但由于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利益驱动以及行政权力介入学术评价过程,使高校学术评价陷入了功利性价值导向的误区。当务之急是树立学术评价的学术性理念,并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高校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与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0.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企业的经济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道德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等五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企业伦理的原则,重视从企业伦理的视角中透视和分析企业的价值取向,将有助于社会主义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