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5年4月,春风吹拂弄染,驱散了布依族山寨寒冬过后的冷冻。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从安顺、紫云进入镇宁。他们一到这里就派人四下寻找一个人,此人名叫陆瑞光。提起陆瑞光,镇宁、紫云等县,远近皆知。他反对军阀、打富济贫,人称“四大天王”之一。他是布依族农民群众心目中的英雄和带头人;是国民党既恨又怕的“叛民”。陆瑞光出生于一个布依族农民家庭,原住在紫云一个村寨,后因躲避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剥削、压迫和民族歧视,搬到弄染居住。但是,天下乌鸦一般黑。那年月,军阀  相似文献   

2.
孤竹君出于炎帝神农氏之后,四岳姜姓之裔墨胎氏之子,以孤竹为图腾。商末周初,孤竹分为两支,一支向北迁至河北部,后与山戎、令支结合,融入于北狄;一支向西南迁入贵州,于战国时建立夜郎国竹王,后为楚国庄跻所灭,遗族大多融入于布依族。孤竹在中原者则融入汉族,成为竹、竺二姓。现就融于北狄一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布依摩经《母祝文》是一部广泛流传于贵州望谟布依族民间的一部少数民族经文,是布依族超度母亲亡灵专用的经典。经文主要记叙了女子从成长到生儿育女的经历与一生的功德,内容涉及女子各个阶段的社会生活,所处的历史文化、思想信仰、风俗教化、伦理道德等背景,生动而详实的展现了布依族女性的个体生命史,同时也反映了布依族民间的伦理观念,如父母之慈、子女之孝、与同胞之亲、与睦邻之近以及女性伦理等观念。  相似文献   

4.
布依族传统及化中有明显的鱼图腾崇拜遗迹,表明布依族原始先民曾奉鱼为图腾崇拜物。布依族源于古越人,古越人也有鱼图腾崇拜。而古越人先祖"无余"乃"禹之苗裔",禹之祖考颛项和鲧也都以鱼为图腾。因此本文认为,布依族的鱼图腾崇拜遗迹,是古越人鱼图腾崇拜的延续,其源可溯至曾以鱼为图腾的夏族原始先民。这是布依族深层文化具有夏文化因子的又一例证。探讨这个问题,对于了解布依族的又化来源和古代夏越民族的关系,以及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整体性特征的研究,都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平布依族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及原始信仰共同构筑了布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生态文化,闪现着生态文明理念的雏形,也折射出布依族人民的传统生态价值观,即敬畏自然、融入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中,布依族原始信仰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布依族创世神话与古歌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布依族的传统生活体现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6.
饮茶,以茶水待客,也是布依族人的习俗。—有客人来到布依族人的家中,主人往往先递上烟,然后敬茶。在他们日常的饮料中,茶是一种最普遍和必需的饮料。布依族人用的茶叶都是自采自制,他们有时也上山去采和茶叶一样能泡开水饮用的其他植物的嫩叶,然后和茶叶一起进行加工,再  相似文献   

7.
一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大约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221年),古越人在五岭以南建立了静多大小部落联盟,这些部落联盟被泛称为“百越”。从现在布依族分布的地区来看,布依族很可能是从“百越”中的“骆越”这一支发展起来的。汉以后,岭南地区继“越”之后出现了“僚”人。隋书地理志里有“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的记载。由于布依族分布在岭南地区,直到目前很多村寨之中  相似文献   

8.
罗平布依族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及原始信仰共同构筑了布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生态文化,闪现着生态文明理念的雏形,也折射出布依族人民的传统生态价值观,即敬畏自然、融入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中,布依族原始信仰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布依族创世神话与古歌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布依族的传统生活体现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9.
“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八音坐唱”已经成了布依族一项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是了解布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也成了黔西南地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八音坐唱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困难,急需加以保护、扶持。本文基于传承发展国家非遗民族文化的角度,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所得,深入分析国家非遗文化八音坐唱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从传承与创新视角,探讨“八音坐唱”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走进布依族山寨,好象来到了歌的海洋,到处飘荡着婉转悠扬的歌声。布依族人民很爱唱歌,善于“以歌代言”。劳动生产、日常生活、逢年过节、请客吃饭、婚丧嫁娶都离不开歌声的陪伴。尤其是办喜事的时候,一唱就是几天几夜。至于青年男女之间,唱歌更是他们倾吐爱情必  相似文献   

11.
首届布依族文学创作会议,今夏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布依族作家、作者,满怀信心地展望布依族文学事业发展的未来。布依族有着优久的历史,第一代作家产生于清代,代表人物有莫友芝、莫庭芝、黄锦辉、王绩康等。新中国建立后,  相似文献   

12.
拥有170多万人口的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黔南、兴义和安顺地区。1840年鸦片战争后,布依族地区同全国一样,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由于受到地处边陲、交通闭塞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更由于贵州各族农民大起义与官民联合的反天主教侵略的斗争,使布依族地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比一般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地区和政治中心地区缓慢。本文试图探讨布依族地区近代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以及布依族社会发展滞缓的原因,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青年谈情说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浪漫而自由,具有独特的格调和韵味。 吹木叶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寻觅知音的一种独特而广泛的方式。在布依族青年男女中,小小的一片木叶简直成了神奇的乐器。用它可吹奏多种曲调,表达丰富的感情。其声音嘹亮、悦耳、动听,且婉转悠扬。木叶可以在不宜对歌的场合和情况下,向恋人暗递信息,表述心声。在山水相隔的远外,木叶一吹,即可告知对方“我来了”,使对方也情不自禁地吹起木叶,以声相和,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4.
花糯饭是贵州省平塘县布依族民间食品之一,它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它与布依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一直为饮水犯愁的黔西南兴义县布雄公社大山脚大队布依族,汉族社员,在州、县民委支持下,完成了从7公里以外獭猫洞引水工程。60多岁的布依族瘫痪老人田景文高兴地让人带他到水龙头旁看望,嘱咐看水的社员一定要保护好共产党送来的活命水。这个大队是布依族、汉族交错杂居的山区。长期以来,饮水一直是两族人民的一大愁事,曾  相似文献   

16.
贵州布依族消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非常符合当下"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对贵州布依族三大土语区的调查,从消费文化的物质层、观念层、制度层发现贵州布依族消费文化特点,挖掘其内在的积极价值,为民族地区消费升级和小康社会建成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7.
红枫湖周边流域的布依族现主要集中在清镇市、花溪区和平坝县这三个地区。虽然布依族文化与汉文化差异甚远,但它们共同之处皆在于为了稳定内部社会。清王朝意识到布依族文化与汉文化在很多方面有冲突成分,因此治理之时主要采取渐进的改土归流方式。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是在布依族传统丧事的绕棺仪式中表演的哑剧性质的仪式性傩 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傩戏。它的巫术意识最为强烈和直接,它的表演本身就是一个让死者重获 生命的巫术仪式性活动,这在傩戏中是非常罕见的。其表现的性意识也是目前所见的傩戏中最为直白的,而且其表现形式更为单一和纯粹。它的面具的形式更具朴陋特色。如果说“撮泰吉”(变 人戏)①是一种“亚傩戏”,②那么,这种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则应该是一种“前傩 戏”了。  相似文献   

19.
在布依族聚居的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山寨里,很少找到不会绣花的姑娘,据《黔书》记载,布依族妇女“多纤巧而勤于织”。布依族的女孩子酷爱绣花,从七、八岁起,做母亲的便教她们绣花、织绵,十二、三岁就学上布机,主要精力用在针黹上。她们不论走亲访友,还是上山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空间生产理论的启发,结合对昆明市布依族流动人口日常生活的实地调查,本文揭示了布依族流动人口在日常生活中建构生存空间的物质性意义和文化意义,展现了布依族流动人口在自发迁移过程中的社会文化适应,指出生存空间一方面体现了以族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支持功能,另一方面,布依族流动群体生存空间的移动与全球化的资本压迫有关,生存空间存在附属性和脆弱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