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作为一种处于成长期的富有生命力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正逐步成为一种全国性、主体性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但公选制度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公选信息的不对称,损害了公选制度的公信力,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公选信息的不对称,主要是指各级党委及  相似文献   

2.
公开选拔、公推公选领导干部,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要求,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近年来,加大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力度,推行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已成为不少地方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干部工作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和公信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李从洋 《领导科学》2002,(22):30-32
最近,中共中央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把公开选拔作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方式之一写进了条例,这对进一步改革用人制度,加大公开选拔工作的力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各地公开选拔工作的大力开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专门应付公选的考试专业户,人们称之为"考手".  相似文献   

4.
公开选拔、公推公选领导干部,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要求,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近年来,加大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力度,推行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已成为不少地方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干部工作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和公信度的  相似文献   

5.
实现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制度化规范化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推公选是在公开选拔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将公开推荐与公开选拔有机结合起来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自四川省在全国首开先河之后,近年来,包括泰州在内的江苏省一些地方,也进行了公推公选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一选人用人方式,体现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符合干部制度改革的方向,具有鲜明特点和积极意义.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公推公选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干部任用条例》将近年来各地广泛采用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确定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可以说公选在我国必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综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公选工作,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越来越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赞扬。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当前的公选工作就已经相当完善了。事实上,当前的公选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问题之一:考试内容与公选职位的任职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对策:大力增强公选考试的效度《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统一考试是公选的第三个程序。…  相似文献   

7.
当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常态时,公选笔试成为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第一关和资格赛,了解公选笔试"考什么"、"怎么考",对于帮助各级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公选,充分发挥真实水平,实现以考促学、以学促干、以干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紧扣公选笔试测评要素 公选笔试测评要素主要解决笔试"考什么"的问题.测评要素着眼于"考能力,测素养"、"干什么,考什么"、"考得好,干得好",根据选拔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是反映考生素质特征的具体测量指标,如理论素养、公共知识素养、政策法规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个性特征等.  相似文献   

8.
丁发友 《领导科学》2005,(10):34-35
人们常说,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干部选拔任用一直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头戏”,它不仅事关政治体制改革,更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用好的制度选作风好的人,“5 1”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法制化。海选、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公推竞选乡镇党政一把手、公推公选县(市)长候选人等,无不践行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人才观。一、公开选拔[解析]公开选拔是面向社会选拔人才。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作为深化干部…  相似文献   

9.
<正>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从全国来看,一个时期以来公选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显然,这与当前的改革、与干部的使用、与激发干部的活力、与刚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等都是不相符  相似文献   

10.
<正>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人用人的方向和最终结果。2008年,江都市以公选后备干部为契机和抓手,进行了以公开选拔方  相似文献   

11.
新晃县积极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从1997年开始就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科级领导干部,并将公开选拔拓展到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以及干部职工的录用上。9年来,通过公开选拔,90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了领导干部队伍,337名优秀人才进入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从45.2岁降到41.3岁,逐步实现了干部队伍年轻化。一、基本做法不拘一格,确保公选工作的开放性。新晃县在开展公开选拔工作中,大胆突破了一些条条框框,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参选标准,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除要求报考人员具备《干部任用条例》要求的必…  相似文献   

12.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以其充分体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不少优秀人才通过公开选拔脱颖而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展示出较强的组织领导才能.但也有部分公选干部上岗后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时显得力不从心,有的甚至弄得人际关系紧张.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要解决公选干部走上岗位后工作不能令人满意的问题,除了在笔试、面试过程中增加考核领导能力、素质的内容外,把握好公选过程中的组织考察这一环节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地按照中央精神的要求,坚定扩大民主的基本方向,不断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为党的执政能力的增强奠定了人才基础。亮点一:“公推公选”、“民推竞选”等选人模式在实践中不断突破公推公选是公开推荐、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一种干部任用制度,它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考核、考试、面试、演讲、答辩等程序,公开选拔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候选人预备人选,再依法举行选举或任命。公推公选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体现  相似文献   

14.
崔裕蒙 《领导科学》2002,(14):22-23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干部选拔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能否全面、客观、公正、民主地做好公选考察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公选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郭全成 《领导科学》2003,(21):20-21
公开选拔是《干部任用条例》确定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公选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因而还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公选质量,实现公选效益的最大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公选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完善公选形式,避免冷热不均、能职不称当前,在公选工作中,多数地方采取的是分职位选拔的方式。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人愿意报考管人、管钱的实权部门,而对一些专业性较强或社会影响力较弱…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探索,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消除了过去一些地方存在的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因人设岗的种种弊端,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和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但是,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干部公选在给我们带来上述新变化的同时,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操作规程,在具体实施中也产生了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规避。一、规避公选职位的随意性。公选干部作为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种新的尝试,在初始阶段,为保证操作的成功率,降低试行的风险,各地在实际操作过…  相似文献   

17.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以下简称公选),是指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向社会采取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实践以来,经过不断改进,目前已成为我国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方式之一。一、目前公选中存在的问题(一)公选资格要求不规范目前,公选的职位公布都由各地自行操  相似文献   

18.
张彦军 《领导科学》2012,(20):49-50
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已经从直接任命转向民主推荐、竞聘上岗、公开选拔,干部管理也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践证明,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公开选拔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项有效改革,对于挖掘干部中的优秀人才、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优化和发展。一、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民主推荐执行不力。1995年、2002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  相似文献   

19.
尽快实现公选考试的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我国干部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几年来公选工作的实践,尤其是2001年全国地市机构改革中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办法的推行,为干部队伍带来了蓬勃生机,也为公选办法的完善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公开选拔制度(简称公选制度)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即"根据领导职位的条件要求,面向社会通过公开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检测手段,筛选出领导干部人选的制度(萧鸣政,2011)"。公选制度为选拔优秀领导干部,实现干部队伍优化提供了可能。同以往的干部选拔方式相比,公选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扩大了人才选拔的来源和范围。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