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术界一致认定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在其灭亡六国的最后一年,即公元前221年。其实,详证有关记载,秦灭六国的年代大可商榷:从齐襄王实际在位年数和秦灭燕之年来推断齐国灭亡的年代,从秦始皇议立帝号、议置郡县、北攻匈奴、南击百越诸举来推断六国灭亡的最后年代,均当比目前流行的说法提前一年,即公元前222年。  相似文献   

2.
关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年代问题,或从齐襄王实际在位年数、燕国灭亡之年、秦始皇议立帝号与议置郡县、北攻匈奴、南击百越等事来推断,确定六国最后灭亡为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其所论证与结论误。《史记·六国年表》以《秦纪》为经编纂而成,这是确定秦灭齐年代的标尺。其它文献与考古资料,与此完全一致,仍以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为是。  相似文献   

3.
李裕民 《晋阳学刊》2001,(4):103-104
提起秦始皇统一文字 ,几乎所有的论著、教科书以及博物馆的陈列词 ,无不给予高得无以复加的评价 ,谁也不曾说过它有什么缺点。在评价时 ,几乎毫无例外地强调六国文字异形的问题 ,还常常举出 7个奇形怪状的“马”字为例 ,似乎没有秦始皇统一文字 ,中国就会分化成为七种全然不同的文字 ,其后果难以设想。战国文字异形果真严重到这等地步吗 ?倘若我们深入思索一下 ,就会发现许多疑点。首先 ,战国时代是社会大变动、大发展的时期 ,生产力迅速提高 ,农业、手工业、商业大发展 ,社会制度大变革 ,科学文化进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什…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易大传》的著作年代,近人认识不一。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我相信《说卦传》以下三篇应是秦以前的作品。但是,《彖》《象》《系辞》《文言》则不能出于秦前,大抵《彖》《系辞》《文言》的三种是荀子的门徒在秦的统治期间所写出来的东西,《象》在《彖》之后。”李镜池《周易探源》:“《彖传》与《象传》——其年代当在秦汉间;《系辞》与《文  相似文献   

5.
有关秦始皇评价中一些问题的再探讨宋纹 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民本、仁政观念及其思维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积淀颇深。对秦始皇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往往漠视其客观功绩;对其残酷暴政导致国亡,却极为反感。故评价其功过一直不够公允,即重道德...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类大、中学校通行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以及常见的各种中国古代史论著,凡言及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秦始皇对祭祀制度的统一遗忘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历史上任何王朝的统治,可以说都包括“实”与“虚”两个方面。所谓“实”,即设置官吏、军队、监狱等一系列国家机器实体和制定种种法律条文,对人民进行压迫剥削;所谓“虚”,  相似文献   

7.
徐松的《西域水道记》是清代西北历史地理学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通常的记载以龙万育撰序的时间为依据,认为《西域水道记》刊刻于道光三年(1823年)。日本学者榎一雄最先考察出邓廷桢序文的署衔是判定《西域水道记》刊刻年代的标准,因此推测其最早的刻版印行年代是在道光十五年至十七年间(1835~1837年)。笔者根据《西域水道记》的引文内证,推翻道光三年说;又据徐松与李兆洛的通信外证,确证《西域水道记》最初刻成于邓廷桢任两广总督的道光十九年(1839年),它反映了徐松、邓廷桢等道光时期的知识群体敏感的学术经世意识。  相似文献   

8.
老聃年代考     
老聃的在世年代,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历代为此作了不少的考证。但是,由于论者大都未能跳出儒经崇拜观点所划定的圈子,所以至今问题仍然未得解决。笔者认为:现在我们研究此问题,应当首先重新审核史料,把《史记·老子列传》里面的记载审核清楚:哪些是比较可信和确凿的史料,哪些则不过是一些待考的传说。只有这样,老聃在世年代之真实情况,才会水落石出。笔者审核老聃即太史儋之说,是符合史实的。以下是本文所作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9.
夏商周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夏商周三朝的年代,即在公元前从何年到何年,现在恐怕还无人能说得出。因此常受到外人的讥讽。这真是我们研究古代史的人很难受的事。是不是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呢?我愿以耄耄之年再闯这一关。究竟能不能闯过去,这很难说,愿受方家们的批评指正。让我从西周说起。我们必须再谈武王伐纣的年代。关于这个重要的历史大事,我们又有新的发现。过去我们只知道公元前1045年甲子这天武王克商成功,但甲子这天在何月何日则说不出。今天我们知道在此年殷正二月二十九日,并且得到证明。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说<逸周书·世俘>篇并拟武王伐纣…  相似文献   

10.
李冰何时入蜀任郡守,历来有秦昭襄王时和秦孝文王时两种不同的说法.而论者多以秦孝文王在位只有三天,不可能有时间任命一个郡守为理由,取前者而弃后者.本文根据70年代出土的云梦秦简<大事记>的有关记载,考证秦孝文王在位时间一年有多,为父王治期年之丧而未改元,从而推测李冰极有可能是在这一时期被任命为蜀郡守的,并且,这也极有可能是造成传世文献出现异说的原因.至少,在没有更为可靠的证据以前,不应该轻易否定秦孝文王说.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是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前一三四年)对的策,这本来在《汉书·武帝纪》中说的明明白白,但《资治通鉴·汉纪九》却把它改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一四○年)。司马光还通过他的《通鉴考异》为这一改动进行辩解。清人齐召南在乾隆年间版印的官本《汉书》的考证中支持了司马光,清人沈钦韩在他的《汉书疏证》中也支持了司马光。这一改动、一辩解、一考证,使人们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历史误会:即认为董仲舒的对策引起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建元元年到元光元年这六年间的一系列尊儒术罢百家的举动,都是以董仲舒的对策为动力的。这个误解至今未消除。董仲舒对策之前就已经走  相似文献   

12.
于凤至深明大义,集中国传统美德与现代思想于一身,毕其一生协助张学良将军的事业,是20世纪中国杰出而非凡的女性之一。在张学良为东北三省易帜、全力发展东北地区各项事业等重大建树中,于凤至功不可没,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关于于凤至的生年,海内外历来众说纷纭,在汗牛充栋的著述中有1897年、1898年、1899年等说法。于凤至的生年问题,虽对评价这一历史人物无关宏旨,却表示着对事实本来  相似文献   

13.
本刊上期刊出的我们合写的《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一文,第二节的标题是“宋江的起义至晚应在宋徽宗的大观末年(1110年)或政和初年(1111年)”,这一节的全部论述,也都是为了证实这一论断的。我们做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南宋张守《毗陵集》卷十三《左中奉大夫充秘阁修撰蒋公(圆)墓志铭》一文。此文说:蒋圆死于宋高宗建炎四年  相似文献   

14.
作者曾经在湖北省进行社会调查,考察中国农村文化中亲戚之间的表婚规则。在对现有研究进行了严密的分析之后,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的一般交换模式为基础的结构主义论说并不充分,而父系血缘关系的研究视点则更能充分地阐明反对姑表婚的原因,揭示所有表婚形态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解决西周积年问题,要从西周始年入手。依武王克商年的天象和东周平均三年,定西周始于公元前1050年,西周共积280年。商代积年以文献所记的“六百”年为宜,始年为公元前1650年,盘庚迁殷前约350年或330年,迁殷后约为 250年。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1世纪,夏积年为431左右。要摆正历史年代学的位置,它不能代替历史学,历史学和考古学也不能排除它。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评述历史人物,总是以该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为背景,以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进行的。他的评价秦始皇,也不例外。 秦始皇所处的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变革的时代,那么,要探讨郭沫若对秦始皇的评价,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他对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观点。 关于奴隶制的下限,郭沫若前后有过三种不同的说法,最早认为:两种社会制度的交替在西周与东周之交,继后改定在秦汉之际。一九五二年年初,他在《奴隶制时代》那篇文章中,断然把奴隶制的下限划在春秋与战国之交。  相似文献   

17.
关于晚唐诗人赵嘏的登第年代,众说不一。夏承焘先生《温飞卿系年》“会昌三年癸亥八四三”下云:“赵嘏登进士。诗集八有和赵嘏题岳寺一首,无甲子。”缪钺先生《杜牧年谱》,“大和六年壬子(公元八三二年)”云:“赵嘏亦晚唐诗人,于会昌四年举进士及第。”其后“会昌二年壬戌(公元八四二年)”又云:“赵嘏举进士及云(《唐才子传》卷七《赵嘏传》)”前后自相矛盾。文学研究所新编《唐诗选》下册断言赵嘏为“会昌二年(八四二)进士”,显然是沿袭《唐才子传》。卞孝萱先生《元稹年谱》,则据  相似文献   

18.
秦国杜虎符,自1973年在西安市郊发现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先后发表多篇研究文章,对杜虎符的真伪、铸造年代等问题,提出了不少颇有价值的见解。目前,关于其真伪问题似已无争议,基本认定为真品。但是,对其具体铸造年代,尚有异议,没有取得一致看法。  相似文献   

19.
庄周、杨朱年代考冯金源庄周与杨朱在先秦思想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今人欲了解先秦思想史,先对庄、杨的在世年代及活动年代,有一个确实可靠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一、庄周的在世年代及活动年代甲、《史记·老庄列传》泛称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但又载明"楚威...  相似文献   

20.
<正> 谭嗣同著作中,诗是一个重要部分,但过去对它的研究工作做得很少。今人杨廷福曾撰文考定谭氏书启的写作时间(《谭嗣同著作书启写作年月考》,《复旦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亦未及诗作。认真的整理工作、包括考定作品的写作时间,往往是研究工作的基础,故特对谭诗的写作时间进行一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谭嗣同诗一部分收入他生前在南京刊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