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五年前戴望舒于北京病逝,胡乔(?)、卞之琳等在《人民日报》发表悼念文章,称他为“一个决心为人民服务的有才能的抒情诗人”。三十五年来,对戴望舒诗作的评价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被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有争议的作家之一。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争论的双方都把对戴望舒的评价与对西方现代派的评价完全拉扯在一起,他们过分看重了戴望舒诗作受欧洲象征诗派影响的一面,而忽视其独创性的成就。我们认为:戴望舒的诗歌之所以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决不仅仅在于引进欧洲的象征主义诗  相似文献   

2.
<正> 戴望舒是极富魅力的,不论是诗,还是人。他的诗中不乏精美细致、脍炙人口的佳作,而且,他总能够在人们尚未对他旧的风格产生厌倦的时候便推陈出新。同时,他的诗“是中国古典诗词在现代语言中的延伸,又是中国与西欧文化间的一座桥梁”(《生活的梦》苏洲娜·贝尔纳),是象征主义及其后裔现代主义的部分流派诗歌理论在中国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与中国现代都市诗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围绕<现代>杂志而形成的,以戴望舒为领袖和代表的"现代"诗派的诗歌创作,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可以划分为以戴望舒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风;以施蛰存为代表的"意象诗"派诗风;以徐迟、路易士、陈江帆等为代表的以现代都市生活为题材,趋于"知性化"的,在一定程度上与未来主义、立体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等诗派有关的诗风三大块.其中的第三种诗风素为理论界所有意无意忽视.它表征了中国现代都市诗的发生.中国现代都市诗拓展了中国新诗一个新颖广阔的题材表现领域,弥补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没有都会诗人"的缺憾,它与"新感觉派"小说一道,加快了"城市文学"追赶"乡土文学"的脚步,并对后来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立善 《日本研究》2004,11(4):51-56
白桦派骁将志贺直哉在日本近代文坛上有“小说之神”之誉。郁达夫称赞志贺的文学“文字精练绝伦 ,在日本文坛上所占的地位 ,大可比得中国的鲁迅。”1 他的一些代表作 ,对郭沫若、郁达夫等中国现代作家产生过积极影响。志贺文学的顶峰 ,是他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鉴于志贺的文学特质 ,《暗夜行路》可谓是一部志贺本人精神生活发展变化史。  笔者认为 ,从本质上解剖《暗夜行路》,既是探究志贺文学的奥秘及其心灵生活历史 ,也是索解白桦派文学乃至日本近代文学的人文意蕴和人性感受的关键。一、《暗夜行路》的创作过程  在日本近代文坛…  相似文献   

5.
论武者小路的《妹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本近代文坛上的白桦派的特色 ,小坂晋先生在《白桦派与志贺直哉》1 中概括为 :“一 ,以个性的成长为目的的内在一元观 ;二 ,相信宇宙生命意志的带有目的论性质的世界观 ;三 ,重视伦理价值 ,强调正义、人道和爱的人道主义文学观。”此外 ,针对白桦派的诞生与武者小路的关系 ,志贺直哉于《武者小路与我》2一文中写道 :“如今回顾 ,白桦派运动可以说是由武者小路一个人搞起来的。……如果没有武者小路 ,就不会有‘白桦派运动’那样的文学运动。”所以 ,武者小路被公认为是白桦派的发起人和“牵引车”。  武者小路自由奔放的文学 ,从其…  相似文献   

6.
明人万时华云:“今之君子知《诗》之为经,而不知《诗》之为诗,一蔽也。”①李泽厚和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虽然把握了《诗》之为诗的视角,但他们把中国古代美学的起点或定于孔子,或定于老子,均未对《诗经》所涵盖的审美心理作系统的阐论,这是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一大缺憾。其实,任何理论的起点既不可能是不可穷尽的无限,也不可能是十分精确的有限,它只能是一个无限与有限相统一的动态过程。不揭示《诗经》的审美心理,就不可能真实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起点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诗经》作为我国最…  相似文献   

7.
赋体源流概说张崇琛赋是介乎诗和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赋在一段时间内虽不为人们所看重,然它与诗、文、词、曲一样,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赋体文学也曾有过它光辉灿烂的一页。班固《汉书·艺文志》说:“不歌而诵谓之赋。”刘勰《...  相似文献   

8.
人道诗派     
进入大正时代,自然主义灰暗的人生观和“牧羊神会”惟美享乐的颓废主义遭到白桦派的强烈反对。白桦派高举人道主义大旗,提倡理想主义文学,此派诗人有武者小路、有岛武郎、千家元麻吕(1888~1948)。武者小路发表了《无车诗集》,有岛武郎大量选译了惠特曼《草叶集》。白桦派代表诗人千家元麻吕出身贵族却目光下视,他发表了诗集《我看见了》(1918)、《虹》(1919)、《夏草》(1926)、《千家元麻吕诗集》(1925)、《苍海诗集》(1936)等。千家的诗从白桦派人道主义角度,以朴素的爱来歌颂庶民的日常生活,诗行中热情洋溢,诗语平明,是诗人千家的特色。高…  相似文献   

9.
何宗美 《阅江学刊》2013,(6):98-105,132
以台阁体为明代文学之正统即“台阁正统”说,是《总目》明代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思想。台阁正统说,对明初以来直到明中期的文学坚持的是从宋濂到“三杨”再到李东阳的文学中心论,依此脉络在《四库全书》明人别集及提要所构建的明代文学体系中,台阁体中心以外的作家就不可避免地被四库馆臣作了淡化和边缘化的处理。《四库全书总目》虽然称茶陵为“派”,但并不把茶陵派看作一个独具创作风格的文学流派,而是把它归入台阁体在后三杨时代的一种代表。茶陵派归属台阁体之说,其可取之处是注意到了该派多数作家所共具的艺术风格及其渊源,但其缺憾和问题实非少有。《四库全书总目》所持的“立异起衰”说,与钱谦益的看法不尽相同,但都将茶陵派与复古派对立起来则是无异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浮生六记》的艺术特色,我们已在《北方论丛》1990年第1期上撰文论及了,但由于版面所限,此文未能对之作全面的阐述,有些问题也未能展开,因此总有“意犹未尽”之感,所以又撰此文以补缺憾,故名之曰:再论《浮生六记》的艺术特色。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此文所指的“抒情小说”乃是从广义上来讲的,它既包括废名、沈从文等人的“纯抒情”小说,也包括郁达夫、庐隐等人的浪漫主义、感伤主义文学。因此,我们是将《浮生六记》与整个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来作对比的,并且将通过这种对比来进一步阐述《浮生六记》的艺术特色。一我国古代文论历来重视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以诗而论,从陆机提出“诗缘情”说起,便为我国古代的文论家所接受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六朝以后。尽管各个作家(评论家)的具体看法不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功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良骏 《求是学刊》2004,31(4):98-105
五四文学革命已经有 85年的历史 ,功过是非 ,理应给予理性的学术评价。对于五四文学革命 ,既有“新儒学派”的根本否定 ,受“新儒学派”影响的传统文化维护派的指责与否定 ,也有“国学派”、“鸳鸯蝴蝶派”、“新鸳蝴派”等的挑战 ,他们的一些批评指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缺点与失误 ,往往不无道理 ,但相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伟大功绩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功绩有 :( 1 )以白话取代文言 ,完成了文学语言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 ;( 2 )揭开了中国“人的文学”的新篇章 ;( 3 )彻底扫荡了“鸳鸯蝴蝶派” ;( 4 )取法欧美文学的经验 ,实现了中国文学与世界的首次接轨。  相似文献   

12.
刘立善 《日本研究》2013,(3):112-117
耽美派作家反对风靡文坛平板无味的自然主义,极力逃离现实人生的泥淖,从氛围、心绪和情趣中寻觅避风港,赞美风韵女人肉体生命的律动,将颓废享乐作为精神逃亡的宿营地,借助官能快感打开精神桎梏,宣称恋爱和官能欢乐是人生目的。以绚丽的幻想美、官能美反驳文坛灰暗、矣技巧、平板的自然主义文学。《痴人的爱》宣告谷崎前期文学活动基本结束,由此转变文风,他告别“恶魔主义”。前期的谷崎是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者和描写现代社会风俗的高手,后期的谷崎文风慎重,题材转向古典美,进入古典主义时代。谷崎忠于个性化审美观,不迎合时局,不盲目跟风,不把文学绑在国策战车上,是他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现代派文学受到我国文学界的注意和研究,现代派文学作品的出版和评论逐渐增多.不久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山东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日本现代派文学——"新感觉派"代表人物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中译本;武汉《外国文学研究》开展了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我们认为,加强现代派文学作品和作家的介绍,将有利于现代派文学的研究工作.川端康成是日本迄今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作家,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在创作上,他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吸收了西方文学流派的创作手法、特别是英国作家J.乔依斯的"意识流"手法,并运用于创作实践,在一些作品中表现了颓废思想和没落感情.这篇文章着重分析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他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中国十四行诗的历史发展,至今没有人做过全面的描述。在中国新诗坛上,最早发表十四行诗的,是谁?也未见有过确切的答复。只有王力先生在他的《汉语诗律学》第五章第六十三节重,留下了这样简短的记录:“中国人模仿商籁,似乎以戴望舒为最早。”在这里,王力先生用了“似乎”二字,表明他也未敢肯定戴望舒是中国最早写作十四行的诗人。据我考查,现存戴望舒诗作,以“十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刊物,它倡导科学和民主、自由和独立,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其影响下,傅斯年“背叛”旧学派走进新阵营,由旧学营垒的得意门生转变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其文学主张、人生观念及编辑《新潮》践行的“兽性主义”,均与《新青年》强力的启迪影响密切相关.《新青年》的影响,无论对傅斯年个人还是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无论对促进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转型还是中国社会的现代型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840年以来的中国文艺的演化过程极为复杂多彩。文艺转型,即中国文艺如何从古典型转为现代型,是研究现代文艺史的重要方式之一。从这一方式看,中国文化的三种转型模式最具有理论意义。这就是建筑的意义转换,文学的形式转换和绘画的功能转换。关于建筑转义,我已经在《中国建筑文化三题议》一文①中有详论,这里就专门讨论文学和绘画的转型问题。中国文学的转型模式:“形式”转换中国文学的转型,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文学结构的等级变动,从古代以诗文为最高的诗、文、戏剧、小说等级制转为现代的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  相似文献   

17.
菊池宽是新思潮派主将,菊池受到人道主义影响,其文学观是“人生第一,艺术第二”、“为生活而写小说”。他的作品总体特色是揭示近代人理智的利己主义,以表现人生是文学本体的永恒使命。芥川主张反俗,提倡“艺术至上”,作品合乎知识分子的审美口味;菊池主张“人生至上”,《不记恩仇》等代表作拒绝幻想因素和神秘因素,结构粗犷豪放,旗帜鲜明反封建,审美取向舍乎普通大众的良知与正义感。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爱 国诗人。一九三五年,朱自清在《中国.新 文学大系·诗集》序言中说闻一多“是个 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抗日战争时期,朱自清在他的 《新诗杂活》中曾指出,闻一多“在抗战 之前,他差不多是唯一有意大声歌咏爱国的诗人。”一九四六年,闻一多壮烈牺牲之后,朱自清在痛悼老友时,再一次强调 《红烛》和《死水》的“特色之一,是那些爱国诗。在抗战以前,他也许是唯一的爱国新诗人”①。象朱自清先生那样稳健、持重的学者,用历史的验证,先后几次以“爱国诗人”的高度赞誉,评价闻一多在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9.
论渤海文学     
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渤海国,文学也一定是丰富和发达的,但是可惜,至今我们能够见到的渤海文学作品却是太少了。我们只能就唐代以来的一些历史古籍、文人著述和日本、高丽等有关渤海的史料来窥见渤海文学的一个概况。一、渤海文学与唐朝文学的亲密关系《渤海国志长编》卷十六《族俗考》第三《礼俗》载: 其国之士大夫多擅文艺。唐诗人温庭筠有《赠渤海王子诗》、韩翃有《赠渤海使王诞诗》。又,高元固及乌炤度、光賛父子,以宾贡入唐应举。乌氏父子皆登第。元固则谓:彼国得诗人徐夤《斩蛇剑》、《御沟水》、《人生几何赋》,皆以金书为屏障。聘日本诸臣如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用戏剧性的手法揉合了世界历史、地理、当时的新学理、新事物、世界局势、中国处境、梁氏的救国志业、大同理想,是一首元气淋漓,具有“史诗”特色的作品,很足以代表晚清文学的恢宏气度。该诗是其“诗界革命”、“新意境”、“新语句”理论的具体实践。诗中充满革新图强,反对列强侵略的思想,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又对未来中国充满希望,展示了极其辽阔的视野和壮观的气势,体现了他改良家的广阔胸怀,给人以大气磅礴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