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崇伯 《创新》2010,4(5):8-12
东盟国家近年在生物能源等新能源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推进措施,已渐成规模,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框架和配套扶持体系,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
吴崇伯 《创新》2013,(4):5-11,2,126
自197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相继发展纺织业,使东盟成为世界纺织服装重要生产出口基地,纺织服装业几乎已是东盟各国的支柱产业。然而,目前这一产业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东盟各国政府和行业协会纷纷采取新的策略,力推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我国应加强与东盟各国纺织服装业的合作,从而为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机会,同时将帮助东盟国家提升纺织服装业的技术,增加当地就业。  相似文献   

3.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苟颖萍 《社科纵横》2006,(11):26-2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等方面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引导和教育农民实现本身的现代化将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白积洋 《创新》2009,3(11):12-17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如期建成,这是中国和东盟深化合作、建立全面稳定合作关系的重要标志。与欧洲联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由发达国家构成不同,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要走出一条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之路,就要整合产业结构,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企业成为经济合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2):98-101
农民社会心理的现代化程度和水平,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中逐渐成熟,社会心理的现代性特征不断增强,但农民社会心理还是存在着诸多的困惑和迷茫,并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时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制度、重建乡土文化等来优化社会心理,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农民的终结。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由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的必然趋势,昭示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现代方向,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早发形态,西方式现代化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并非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关于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实践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能够跨越西方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马尔库塞陷阱”“库兹涅茨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开创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和新愿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参考和新选择。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8,(1):61-64
西方文化的实质是追求真理,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偏重对于大道的体悟。中国的道观念与真理性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道并不区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一种气与观念未分的状态。然而,当一个物的世界已经出现在中国人的当下生活中时,我们理应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这个崭新的世界。我们要确信的是,不仅道的生活是我们的生命根基,而真理的生活也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家园。而要使儒家思想适应这样的现代生活,就一定要完成儒家思想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陈冬华 《社科纵横》2007,22(2):10-11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伴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现代化理论也处于不断演变和发展之中。在中国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各个时期现代化战略的选择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现代化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启现代化的行动和路径,这是高质量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性战略安排,可以为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推动现代化进程考虑,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优化经济结构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包括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体系。二是转换增长动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现代化的收入分配体系,现代化的全面开放体系。三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涉及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现代化的政府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来由于全球化进程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进步和世界文化多样化入侵,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在重构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文化保守主义继清末民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再度兴起,是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需要,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深刻的危机意识。再度兴起的文化保守主义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挺立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启迪我们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并带给我们一种返归内质、开放融摄的文化建构方式。文化保守主义是保守更是创新,它将促进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区域气候治理合作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东盟十国具有相似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合作往来日益密切。东盟国家积极投入,共同参与气候治理合作,建立了合理有效的气候治理机制,开展的气候治理项目不仅局限于东盟内部,更包含了国际间的合作与协助。东盟气候治理合作开展以来,主要有实施力度有限、成效不明显、气候治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不足等问题。和平合作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唯一道路,和则双赢,争则双损。  相似文献   

12.
刘助仁 《创新》2007,1(1):97-102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何保障农业发展,公共政策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公共政策显得如此重要,世界各国尤的是大国其政治和经济体系已经发展了一种精细而复杂的公共政策,以推动农业发展。国外的许多经验对于我们解决农业问题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龚维玲 《创新》2009,3(9):22-26
广西是中国第三大侨乡,具有对接东盟国家的人文亲缘优势,有华人华侨300多万,大部分在东盟各国定居。广西籍华侨向以其自身的勇敢、智慧和勤劳,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新加坡等国家,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开垦山岭,开发矿藏,兴办工业,从事商贸和科技文教事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广西华人华侨为广西的建设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郑达  王琳琳 《创新》2009,3(11):22-26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在东盟五国开展研发投资和建立研发中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跨国公司的R&D投资弥补了东道国的研发资金缺口,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知识和R&D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道国技术进步。但同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科研机构和本土技术开发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使东道国企业在争夺市场和人才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5.
刘儒 《唐都学刊》2003,19(4):84-86
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战略安排上分为率先发展沿海和东部地区与继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两个大局"."两个大局"思想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依据,西部大开发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战,是一项长期、艰巨、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李世泽 《创新》2007,1(1):24-28
区域旅游合作的兴起标志着区域旅游竞合时代的到来。区域旅游竞合模式以旅游市场为切入点,将竞争与合作共同作为区域旅游发展两种并重的推动形式。在旅游交通、旅游资源、旅游客源、竞合机制等方面,广西具有实施与东盟旅游市场竞合模式的有利条件。为此,提出构建广西与东盟旅游市场竞合模式的对策建议:旅游产品互动是广西与东盟旅游市场的竞合基础;旅游营销互联是广西与东盟旅游市场的竞合核心;旅游政策互通是广西与东盟旅游市场的竞合保障。  相似文献   

17.
把"泛北部湾合作"放在东盟及其与中国关系的新发展背景下,作一个多维的审视,泛北部湾合作应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要在实现中国和东盟互利共赢的战略指导下推进。在经济合作的基本制度上,遵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原则和制度安排,借鉴GMS合作的一些做法,突出"泛北部湾"的特点、体现泛北部湾区域独特的合作优势,合作的内容可以尽可能广泛,提出能为东盟接受的行动方案或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鲁学武 《创新》2009,3(12):11-13
东盟国家保险业外资准入限制主要表现为:规定了高于东道国国内申请人的保险市场准入条件;限制外资机构形式:规定有限的开放地域和业务范围。在判断限制内容是否合法的基础上,我国应通过双边协议、区域性协议及WTO保险业开放规则约束东盟国家的一些不合理限制,并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引导投资企业正确应对限制规则。  相似文献   

19.
略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 《学术交流》2002,17(3):9-11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分析 ,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预见的目标———人的现代化 ,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After the 1990s, with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great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the world scenario, with ethnic clashes and national conflicts becoming all the more salient, making national identity a hot topic in reality and the academia.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a deep-going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e logic behind it is necessary, a discussion that covers the nature of both ethno-cultur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superior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to ethno-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logic behind national identity crisis. In terms of the need for social identity, globalization, while changing the power structure of the world, weakens the autonom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that of those which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are confronted with risks inherent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where a resultant structural imbalance undermines the state’s integrity and control, making national identity less appealing to ethnic groups. As a result, regional ethnic identity comes to the fore, leading to national identity cri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