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写农民,为农民写”为旗号,以“一辈子深入农村,写一辈子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忠实的代言人”为誓言,浩然被许多人记住了。  相似文献   

2.
《老年世界》2010,(13):30-30,36
雨天未赛 一天,老师要求男孩子们写一篇关于最近一场足球赛的作文。一男孩子写了几个字就放下了笔。老师问他:“你为什么不写了?”男孩说:“我写完了。”老师拿起他的本子,只见上面写着:“雨天,未赛。”  相似文献   

3.
金水 《华夏少年》2007,(10):27-30
简快导写 1.开头点题定位 是写一个让自己“佩服”的人还是写一个让自己“尊敬”人,首先要做出选择。“佩服”的意思是感到可敬而心服。一个人多才多艺,某些方面能力比你强才会让你佩服,所以,选择佩服的人,面比较广,可以是同龄人,长辈上级,也可选幼小的孩子;“尊敬”的意思是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  相似文献   

4.
杨学武 《老年世界》2007,(17):22-22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黄河大合唱》,许多人耳熟能详。可歌词的作者光未然即张光年当年写的初稿中,并不是“马在叫”,而是“驴在叫”。是著名诗人贺敬之看了他写的初稿之后,认为“驴的形象稍逊雅观”,建议将“驴在叫”改为“马在叫”。  相似文献   

5.
《华夏少年》2007,(10):86-86
问:怎样才能准确地从材料中抓住重点,抓住中写好作文? 答:哈哈,太简单啦!“承上详写”啊!怎样准确从材料中抓重点,抓中心?“承上”啊!开头“定”了“位”,中间承接着“定位”你就能从占有的材料中“准确”地抓住重点,抓住中心,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6.
1.洗手不干在体操比赛场上,罗杰问威尔:“你说,那些小姑娘为啥要在手上擦白粉?”“连这都不懂,这是洗手嘛。”罗杰惋惜地说:“那我们可白来了。”威尔惊奇地问;“为什么?”“她们洗手不干了。”2.多多写作文老师对同学说:“这次作文的题目是‘记一次足球比赛’,大家要好好地写。”多多写了半天写不出来。他就在作文本上写了下面几句话:“下雨,地滑,比赛延期。”3.零比零一场足球比赛只剩一分钟就要结束了,一位观众匆匆赶到看台,他问邻座说:“比分多少?”“零比零。”“太好了!一点也没耽误。”4.会心妙喻警察学校操场…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字如其人”“字是人的脸面”。不少老年朋友退休后,喜欢学习书法,但又苦于写不好。究竟如何才能写好字呢?临摹是其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华夏少年》2007,(3):88-88
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真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华夏少年》2007,(8):87-88
问:为什么说“想、说、写、读、改”是写好作文的五个重要阶段? 答:语文教学的老专家蒋仲仁先生,在给《作文通讯》的题词中写道:“想清楚了,说出来。说清楚了,写下来。写下来了,读给自己听,或者读给别人听。读不顺口的,改;听不明白的,改。”在这里蒋老师把写好一篇作文概括为“想、说、写、读、改”五个阶段,这实在是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10.
突厥 《老人天地》2010,(4):40-40
爷爷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则大清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刘墉抽到“生阉“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阉”便会被处斩。其实这两张“纸阄”写的都是“死”字,这是乾隆皇帝有意难为刘墉。如果换了别人,无论抽到哪张“纸阄”,都难逃一死。  相似文献   

11.
有评论说,某报纸报道地震时写人性的灰暗,而未能写够人性的美好,应该摘下“有色眼镜”。  相似文献   

12.
海珠 《当代老年》2013,(4):24-25
年近七旬的蒋继林是福建龙岩连城人,他自创的“太极悬空书法”,即用左手写反字,被称为“八闽一绝”。蒋继林从小就喜爱书法艺术,写得一手好字。1991年的一次“书友”笔会上,他看到大伙都在案台上写字,觉得没劲,就想到离了案台试试。有了这种想法,他开始练习“悬空书法”。起初,老蒋搬来两条凳子,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对于鲁迅研究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100年前,即1908年,鲁迅发表了《文化偏至论》,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核心思想。90年前,即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说出一个大发现:从“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史册上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慨叹“难见真的人!”这一呼声成为旧中国“铁屋子”的第一声“呐喊”。  相似文献   

14.
铅笔人生     
《伴侣(A版)》2013,(9):51-51
一个小男孩儿问正在写信的奶奶:“奶奶,您在写什么7”奶奶停下手中的笔对孙子说:“我在写你的事情,比我所写更重要的是我正在使用的这支铅笔。希望你长大后,也能像这支铅笔一样。”  相似文献   

15.
2月16日上午,外地某记者和家人从海南岛三亚市区乘坐6路车,上车刚投币两元,乘务员便提醒:“春节每人两元。”那记者问:“哪儿写着呢?”司机答:“这是潜规则,不用写,三亚潜规则多呢。”虽勉强掏钱补票,但这没有出处的抬价潜规则,却让这位记者有些郁闷。  相似文献   

16.
黄双利 《职业》2013,(35):99-100
本文着重论述在职高生作文水平低和作文态度不端正的现实状况下,如何引导学生写作文,走出作文的困惑。写生活是写好作文的最佳途径。诚实是前提,用心是保障,留心是源泉,写细是法宝。归根到底,在于“写实生活”,写出生活的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17.
文化宫     
《老年人》2002,(7)
避雷针“听说,不孝敬父母,会遭雷劈。”“没关系,楼顶装上避雷针就行了。”(赵光)拍案叫绝有位生物学家晚年时记忆力大为减退,但他仍然酷爱学习。一次,他拿着自己过去写的文章读,不禁拍案叫绝:“写得太好了。要是这些文章是我写的,该有多好。”(水手)不孝“我被不孝之子折腾得寝食不安。不生他,还好些。”“别着急,先前你爸爸也常这样说你。”(古月)白葡萄奶奶教孩子说“眼睛”的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说着,进了商店。正巧碰上售货员瞪着眼睛冲顾客发脾气。孙子对奶奶说:“你看,那个阿姨长了两颗白…  相似文献   

18.
编读桥     
《老年人》1995,(10)
编读桥“老人言”字字如珠我离休后,一直把《湖南老年》杂志当作晚年生活的伙伴,每期收到,一字一句精读。对“老人言”专栏,我特别感兴趣,总是读了写,写了又读。它是老年人生的总结,字字如珠。我把创刊以来刊载的“老人言”,一字不漏地用毛笔端端正正抄了两份,一...  相似文献   

19.
高翔 《华夏少年》2007,(12):36-41
习作要求 “啊!我发现了……”你一定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吧。这次习作,就请你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所写的内容不限,可以写平时观察中的发现,可以写学习中的发现,也可以写实验制作中的发现,只要是你自己的发现就行。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  相似文献   

20.
爆笑对诗     
驿路 《当代老年》2009,(12):45-45
语文考试常有诗句填空,难免会闹出一点笑话——“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有学生填“李白睡得香”……“三个臭皮匠”,下一句有学生竟然填“臭味都一样”……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下一句有人斗胆写上“给我六斗就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