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房价虚高,国家几次出台调控措施,房价却依然在涨: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而房地产开发却维持高额利润回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本文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对天津的房价走势分析认为,购房需求旺盛是重要原因。对购房需求进行分流,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中国楼市从“冰点”到“高烧”,房价“一击冲天”,社科院蓝皮书甚至断言:我国已经85%的家庭买不起房,广大公众已经呈现出面对高房价难以企及的局面。而面对疯狂上涨的房价,2009年底和2010年初国家已经出台了连续的调控政策,那么百姓如何看待目前的房价.又如何评价这些政策呢?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创新性交互效应面板分位数模型的设定,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算法,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与其他估计方法相比,该迭代算法有更好的有限样本性质,偏误较低且方差较小。由于个体效应及交互效应均允许与自变量相关,个体与时间的异质性得以更加灵活地表达,因此使模型具有更强的适用性。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我国房价的实证分析,并用迭代算法来对参数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表明,房价决定因素的效应存在异质性,且高房价地区的房价主要受到投资的影响,而低房价地区的房价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房价问题是当前理论和现实的热点问题。而地价是房价的核心构成要素。文章运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选用小样本,预测了近年的地价增长率。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一、听闻喜怒哀乐走近CPI CPI的表情复杂多变,它的涨跌变动向下影响微观个体,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上达宏观经济,也是政府决策者们关注的对象。而近几年对中国老百姓影响最大的就是房价,目前住房价格的上涨已经超出了多数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房价的大幅上涨与CPI的相对缓慢调整形成反差,这就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为什么房价的上涨没有在反映民生的CPI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宁夏房价持续上涨备受关注。一方面,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房价增长远超过居民收入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以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主的一些人肯定房价上涨。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经济专家和广大消费者认为应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从另一种角度计算房价收入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房价收入比是衡量居民住房消费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我国普遍认为房价收入比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文章认为仅仅用现在的房价收入比不能准确地反映居民住房消费的整体水平,而应该对房价收入比细分,建立一个房价收入比指标体系,不同的研究方面对应不同的房价收入比指标。文章选择了三个细分的标准,根据每一个细分的标准计算有关的房价收入比。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1998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4季度的商品住房价格指数和住宅用地价格指数分别代表房价和地价进行实证检验,结论一致表明房价和地价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房价拉动了地价,而地价推动房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9.
深入解析货币政策、股票价格与房价三者之间关系,有助于更好协调政策、经济增长与两类市场平稳发展。据此,本文基于价格超调理论,讨论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价格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动态影响机制。理论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直接抬高房价的同时,还会通过股票市场的超调效应间接影响房价。进一步应用随机波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从时变角度测算了货币政策对两类资产价格影响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第一,短期内货币政策对股价较之房价有超调效应,长期看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间接影响房价。第二,在经济扩张期、经济收缩期以及“新常态”时期三个代表性时点上,股价均对货币政策冲击产生超调现象,且会进一步向房价传导。第三,经济收缩期房价对货币政策的响应幅度要大于经济扩张期的响应幅度;经济“新常态”时期房价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响应小于经济“旧常态”时期。第四,股价作为中介效应通常是正向的,即股价对房价具有正向拉动作用。最后,引入传统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货币政策对房价传导过程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确实存在以股价为中介向房价传导的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政策,协调经济增长和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0引言近年来我国房价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同居民家庭收入相比,房价已经超出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而作为房价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地价,对房价的上涨究竟起到什么影响,在政府各部门、开发商和学术界之间存在着较大争议。特别是2004年我国土地实行全面的“招拍挂”制度后,房价与地价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房价差异的影响因素,归纳导致城市房价差异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实证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异是导致城市房价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交通便利性、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城镇居民富裕程度以及限购政策对城市间房价的差异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分析了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可知,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房价渠道的传导效率整体而言比较高,由此而知货币政策和房价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就业和产值两个视角出发,测算各城市就业集聚与产值集聚指标,使用面板回归衡量从2004-2013年十年间我国地级市层面的产业集聚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集聚与产值集聚都会促进房价和房价收入比的上涨,而且毗邻城市房价之间还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城市环境特征因素对房价、房价收入比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小学师生比、人均医院床位数以及每万人公共拥有公共汽电车数的增加对房价、房价收入比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绿地面积对房价、房价收入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市区人口密度因素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观点传真     
《四川统计》2008,(9):2-2
奥运会后北京房价将保持平稳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陈剑说,奥运会后北京的经济不会产生波动。他认为诸多因素决定房价在经过一段调整后,继续向前迈进。他说,奥运会筹办使北京房地产市场价值得到提升。奥运会后,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所具有的吸引力等诸多因素,让他认为奥运会后北京房价下降空间有限。他表示,在筹办奥运会7年间,北京净增常住人口200多万,而且奥运会推动了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轨道交通经过的地区,房价有所上扬,因此奥运会对房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房价、地价与租赁价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5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指数、土地价格指数及房屋租赁价格指数为样本,研究了中国主要城市房价与地价、租赁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证明了对房价过热城市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灵,而租赁价与房价的非相关性,恰恰说明目前的房价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程定尧 《浙江统计》2009,(11):20-22
当前,浙江商品房销售面积上升、销售价格波动较大。本文从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房价收入比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浙江商品房价格的合理性。建议采取科学规划城市,使房价合理化;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等措施,推进浙江房价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IV-2SLS方法实证分析房价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收入水平与人口流动推动了过去的房价上涨,但收入水平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弱,而人口流动的影响最显著;预期收益增加会引发房价上涨,对东部、西部和中部的影响依次下降;土地财政依赖对东部、西部地区房价的影响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少年抚养比的下降和老年抚养比的提高是导致房价持续上涨的人口结构因素,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老年抚养比增加对房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从婚姻状况看,未婚率能够部分解释房价上升,东部沿海地区离婚率增加使房价飙高;房地产交易环节税对房价上涨的贡献率大于房地产持有环节税,即引导房价理性波动更需要从调整交易环节税着手。  相似文献   

18.
《统计与社会》2007,(1):14-15
2006年的系列宏观调控手笔过后,2007年房地产走向有着太多悬念。 房价是大家关心的重点。12月初,央行发布(2006年金融稳定报告》,首次以专栏形式对房价下跌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作出预警。有专家因此预测,房价将从明后年起明显向下转折。  相似文献   

19.
文章构建了包含人口年龄结构、预期房产收益率、利率的房价决定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在对1998-20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11个省份人口年龄结构“四分法”数据、7个省份人口年龄结构“五分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总抚养负担的下降是房价提升的重要推力,其中少年抚养负担对于房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而老人赡养负担对于房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预期房产收益率是推升房价的重要因素;利率对于房价的影响系数始终为负.  相似文献   

20.
在2005年东胜房价经历了近11个月的暴涨后,2006年东胜房价的走向便格外引人注目。从2005年初的商品房均价1300元/m2左右,一路攀升到如今的1800元/m2左右,一些较好地段的房价甚至超过了2000元/m2的高位,东胜房价的暴涨的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而暴涨的房价一方面使很多潜在的购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